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齐人之福几个女 > 第42部分(第1页)

第42部分(第1页)

陈星讲的这些话就是老年间流传下来的真知灼见而已,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已经没有了这些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了。攀上比下,崇洋媚外者比比皆是。显然这个戴眼镜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就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样的人倒是更适合在古董界混。他这样的人如何是陈星的对手。

( )

第九十八章徐渭《墓表赋》

看到自己的弟子吃瘪了,郑大年不得不站出来说:“看到没有,这个就是境界。不要看阿星比你们小的多,又没有你们的学历高。但是阿星在古董行里混的时间可比你们长多了。这下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了吧。以前我让你们去研究清朝的康雍乾三代铜钱的变化,你们还老大的不乐意。现在你们知道师父的良苦用心了吧。我就是怕你们好高骛远,只有适合你们的研究对象,对你们来讲才是无价之宝。”

郑大年的一番话更是让两个徒弟无地自容,恨不得找条缝钻下去。

两个人大学毕业,意气风发,恨不得立刻就能够在古董上有大发现,现在终于傻眼了。原来两个人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的知识,还不如在古董市场上的学问。他们哪里知道,陈星是重生的。当然比他们牛了。

郑大年并没有继续教训自己的徒弟,而是惋惜地说:“可惜了,阿星有昆吾刀这样的宝贝,居然不让它去参加城隍庙会。我们研究怎么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啊。三把昆吾刀哪怕是有一把落到我们手中也好的。这样的东西可是非常的难得的,我们只是知道陆子刚的昆吾刀是后来制作的,但是是什么人制作的,是不是陆子刚自己制作的。用什么样的金属制作的,这些都是千古之谜啊。”

郑大年的心思当然陈星是一清二楚了。但是想让陈星把昆吾刀捐献给国家去研究。怎么样研究,还不是把昆吾刀跟大卸八块。

陈星当然不会这样做了,他说:“不单单是昆吾刀,而且就连唐刀这样的兵器是怎么样做出来的,现在不是一样无法研究出来。想当初在抗战时候的大刀队,用的到不过是仿制古代唐刀而铸就的兵器,就让鬼子吓破了胆。要是现在能把唐刀的铸造方法研究出来,也是一大贡献啊。”

陈星的这些话无非就是告诉郑大年,你们研究所里没有研究出来的东西太多了。目光不要老盯着我地昆吾刀。我是绝对不会把昆吾刀让你们拿去研究的。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

实际上现在真正的唐刀也是寥寥无几,要不唐刀的价格在古董市场上就不会居高不下了。

郑大年确实是垂涎陈星手中的昆吾刀,但是,他心中清楚,到底自己和陈星之间是有隔阂的。这一次仗着自己是陈青山的上级,代表组织来和陈星谈判,这样才算是把那件徐渭的《草书千字文》给弄到手。其实要不是老所长快要退休了,郑大年是那个非常有可能转正地人。他才不会为研究所出面向陈星借《草书千字文》。

为了自己有足够的资本转正,他这才勉强的厚着脸皮来找陈星的。

尽管如此他还是带着两个徒弟来,免得到时候自己一个人来尴尬,现在看陈星一下子把昆吾刀的事情推死了,郑大年当然不会自讨没趣。

为什么郑大年那么急切地向陈星借了《草书千字文》?

那是因为城隍庙会说话就要召开了。郑大年也没有时间踅摸另外一件可以去参加城隍庙会的古董。

要说是城隍庙会,那绝对是北京古董界,乃至是民众之间的一个盛世,就像是早年间的人在春节期间开庙会地一般无二。参与的人还是很多的。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开始,一连三天,都是热闹非凡。与正月十五的的元宵灯会以前以后,共同的构建成了春节的一道民间传统文化地大餐。

这一届的城隍庙会是在潘家园举办。条件算是得天独厚了一般的人都是赶热闹在庙会的外面溜达,体味一下那重重的年味。喜欢古董地人则会向潘家园的古董市场转悠一下,现在这天南地北的古董聚集到潘家园,一般的时候可是没有这么全的古董。

而真正的重头戏就是上午十点开始地珍宝鉴赏会才是城隍庙会地重头戏。据说这一次的城隍庙会连电视台地都来直播了,是作为一个本市的文化领域的一个重头戏来抓的。

陈星还想赶在十点之前在潘家园古董市场上找到点什么好玩意,因此不到八点早早的就赶了过来了。

陈星没有想到的是,他感觉到自己来到够早了八,但是还有别人比他来的更早。基本上这个点潘家园的摊位上已经摆满了古董了。

而且陈星一进门。在非常显眼的位置上就看到了梁子这个乐呵呵的和几个新疆的古董商贩神侃,讨论着这一次有电视台参与,城隍庙会上的古董的价格怕是要比往年翻上一番了。梁子这个时候还甚为自己没有古董参加这一次的城隍庙会而感到惋惜。

看到陈星过来,梁子连忙招呼:“陈爷,这次该着你发财了吧,经过城隍庙会的炒作。你的黄金松树可就是天价了吧。”

果然和陈星想的一样。让郑大年知道了自己的松树就是黄金松树以后,整个古董界都会知道这个消息。今天和陈星熟识的古董商贩和玩家在路上有这样问了。

梁子这一问是第九个。陈星谦虚的地说:“十多年才有那么一次。不容易啊。瞧见四爷没有,前两天我见他生意都没有做,满世界的踅摸古董,也不知道他踅摸的怎么样了。”这两天还真没有见到过牛四,陈星隐约的听人说牛四下乡上货去了,不知道是真是假。

梁子听到这里哈哈一笑说:“你就别提这茬了,四爷为这事正和他老婆生气呢。他下乡去上货,但是没有想到心太急了。结果中地雷了。一千多块钱算是打了水漂了。”

所谓中地雷,就是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而上当受骗的就是那个中地雷了。这些都是古董界的行话。牛四这一次下乡显然是打眼了。

埋地雷的靠着什么让人上当,当然是靠着买古董的人的急切地心理了,你要是有个三个月两个月的时间和那农民耗着,一般就算是仿制的在高明的古董看了三个月,一个牛四这样比较有经验的古董商贩也是不可能走眼的。

但是偏偏的这一次牛四是希望能够捡漏,心里实在是太着急了。这才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所以。买古董最忌讳的就是心理着急,这一急就容易出差错了。越是好东西就越要看仔细了。

梁子想了一下说:“刚才我还看到这个家伙了。他今天没有摆摊。你去西边找找,可能就在那一块踅摸什么东西呢。”

看来牛四还是不死心,一心地想找一个能够参加城隍庙会的古董来。陈星和梁子寒暄了两句就向西边转悠去了。

这个时候的古董市场虽然是人多,但是并不显得拥挤,因为在这里玩的人大多都是知道规矩的,古董市场地人要是一旦乱了起来,造成的损失可是比一般的市场要大的多。

而且损坏了古董地赔偿问题也是一个难事。人一乱起来的话,谁把古董给踩坏了也是不容易确定的。

所以,古董市场上人虽然多,但是一摊一摊的秩序井然。就是偶尔的有几个不懂事的人也会很快的被大家给教育地懂事了。

有一个一方显然比别的地方要更是热闹一点,陈星好奇之下就凑了过去。却发现两个熟人都在人群之中的。一个是牛四。一个就是包打听。包打听第一个看到了陈星,陈星的黄金松树可是古董市场比较热门的话题,松鹤延年,百年谜题啊。

包打听凑过来问:“陈爷。问你个事,你那松树在鉴定会上排到了第几天啊。”这个城隍庙会上排在第几天出现,也是有讲究地,一般的来讲,越是重要的古董就越是排在后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