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薇娓道来 > 第11部分(第2页)

第11部分(第2页)

我突然领悟了他的“难得随意”是一种表象随意与深层审视的叠加,战略轻视同战术重视的叠加。阎老就是在这种叠加中一辈子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行万里路。套用他写的一首歌词: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如果没见过他长啥样,偶尔遇见阎肃,绝对认不出。混在一块,他与众多北京人无任何区别:一身朴素装束、一副憨态可拘的容颜、一个北京式的“招牌”笑相、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平实、开朗、热情、健谈、语速慢、反应快、话题多、心眼少、思维敏锐、谈天论地、洋洋得意、爱管闲事,活脱脱京城普普通通又极具特色的“北京大爷”。可他那些作品,大气、稳重、睿智,渊博的学识渗透在干净的文字里,精妙的思维闪现于平凡的章句间,立意不仅仅局限乡土环境,境界明显高过世俗生态,却又坚决不端精英架式,拒绝一切晦涩式的故作高深,底蕴深厚,通俗易懂,深得京味文化之精粹。这个“北京大爷”与“文化学者”两种人格特质相叠加的阎老,创作出一首首韵味浓郁的歌词,让我们明白了真正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单单矗立在宏大场景中,也常常闪现于街头闹市、胡同里弄、寻常巷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领略意境丰盈的多重叠加(3)

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够那红墙碧瓦太和殿,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同阎肃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前些日子还到他家玩,刚进大院就见他拎着塑料袋下楼倒垃圾。他每天规律地生活着,有松有紧、有忙有闲、有张有弛。千万甭担心他身上各种层面、有形无形的叠加会制造一堆沉甸甸的重量。相反,每一对叠加物彼此亲密接触后,立刻发生人格领域的“化学反应”。一缕青烟,袅袅而起。

“爱好”刺激生命无穷动(1)

北京魏公村某小区一幢普通居民楼内,电梯依然上上下下,传统的步行楼梯却有了它久违的踩踏者。不同的是,上楼人每两步的时差明显较长。她身子有点蹒跚,步履有点趔趄,一手撑腰,另一手扶着栏杆,丈夫半开双臂围护着她身体,偶尔帮衬一把,却被她用手断然挡开,区区几十阶,对她却不啻十万八千里。我相信,如果楼梯有生命的话也一定不忍卒看,恨不得主动收缩自身长度。事实上,楼梯只能永远静默,承载着一个希望!

爬楼者是蒙古族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老师,她每天都要强迫自己做这样的康复训练。1998年4月,在“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大型演唱会的现场,德德玛突然感到舌头僵硬不听使唤,紧接着一阵眩晕,眼前模糊得只有观众黑压压的头在晃动,勉强坚持唱完后,瘫倒在地,不省人事。日方诊断说,她将全身瘫痪。

打击因毫无先兆而更具杀伤力!接下来她将面对与患病前迥异的生存境况:主观能动的身子变成被动受限的躯体,失去常人最宝贵的自由。一宗宗生活细节上的具体麻烦,会如白蚁般切切地咬噬着她以及相关亲属的精力。就算生理障碍尚不至逾越她的心理忍受底线,演员身份的德德玛,也不得不接收一个足以对其意志构成“颠覆性”的事实:再没机会重返舞台唱歌了。

无疑,正常人遭遇瘫痪之灾后,从事的工作必将被迫中断。但把唱歌也草率地看成一种谋生职业,未免平庸了些。千万别过滤掉“现实”本身沾着的“理想”光芒,紧盯蛋糕反而忽视了精美的奶油。艺术职业,是艺术家兴趣爱好有所附丽的羽翼,我更愿把歌唱当作德德玛老师悦已悦人、愈演愈烈的兴趣,穷其一生追逐、向往的爱好。

如今又意味着什么?切入要害,点中死穴,享受“爱好”的权利被剥夺,这张优质的“兴趣之皮”被硬生生扯了下来,谁能忍受那鲜血淋淋的残酷呢?何况,横祸恰恰分秒不差地坠落于德德玛演绎自己爱好的唱歌途中,更让结果弥散着一股悲剧气息。她漫长的后半辈子,日常行动受阻能借助轮椅;事物不能自理可叫人代劳;身体机能下降会由医生把控。但对唱歌的欲望长期积郁在心,“爱好”找不到释放渠道,只剩空落落的心情无依无着,幽灵般飘来荡去,这一切到底如何舒缓呢?

我猜,德老师也有过短暂不理智的纵情发泄:抱怨、愤懑、狂躁、易怒,以极端的方式麻目焦灼。不过,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歌唱“爱好”,既是搅得思绪翻云覆雨的“金箍棒”,又是保持内心镇静的“定海神针”。暴风骤雨过后,她将过渡到对以往光辉岁月、美好感觉的深深缅怀:一次次演出场面,一番番登台景象,一轮轮精彩歌唱,一回回出色表现,在脑中给自己反复播放从艺生涯的纪录片。由于深爱唱歌,自然爱上了掌声、喝彩、鲜花;爱上了节目单、麦克风、演出服;爱上了光影重叠的动感地带、视听交轨的奇幻空间、声色纵横的绚烂舞台。这大量附带元素像散落在海滩上的珍珠,被自己用丝线般的歌声串起。

任何刻骨铭心的“爱好”,总有一段浑然天成的渊源。

我们共同来想想德德玛小时候的家乡生活情景,蓝蓝的天,青青的草,白白的毡包和奶酪,牛羊游移就像珍珠撒,骏马奔腾有如彩云飘。轻风阵阵,所到之处,将植物的小脑袋低低地压下,微波细浪便在这片无垠的毯子上传递开来。这些极其简单的生态组合不仅制造出一种亘古不变的永恒,更为“原生态”艺术的勃发提供了最苍茫的视野,最干净的疆域,最清爽的气息。于是,琴曲更加悠扬了,笛声越发脆亮了。有琴声、笛声的地方就有动人的歌声!德德玛每天纵情地撒欢在这片热土上,心门敞开,感官启动,随意一个翻身俯仰即能博得“自然”的灵悟,草原少女的歌唱之梦,正悄悄编织。乘着歌声的翅膀,德德玛乐此不疲一路飞驰下去。夜幕降临,天黑了,星星闪银辉,明月总相随,追梦人已醉,牛羊落边陲,少女踏月吟唱不忍归。

“爱好”刺激生命无穷动(2)

大草原赠予了她浪漫的希望和与众不同的气质,更是她“爱好”滋长的温床。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她要把这份独特的草原情怀带给更多人。正如她的自述:“我是一个贫苦牧民的孩子,来自内蒙古大草原深处,带着对民族歌唱艺术的执著追求,怀着对家乡故土的眷恋,1982年我来到日夜向往的首都北京,开始了崭新的艺术人生。”从此,她的歌唱家道路开始了,演唱了许多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是蒙古人》、《我从草原来》、《草原夜色美》、《小黄马》……以浑厚醇美的女中音,浓郁的民族风情感染了无数观众,享誉海内外。

这段从歌唱到患病的日子,德德玛活了几十年,唱了几十年。世界上最幸福的体验莫过于干自己所爱,圆自己梦想,在没有压力的宽松环境中,任心底最自由的声音绵绵流泻,冲刷干净一切“不情愿”的因素,跟着最真实、最强烈的良性感觉一路畅通!我想,“爱好”的申发机制虽无法参透,但它肯定是某种与基因结缘的血液气质,然后才谈得上兴趣培养。一旦内因巧遇客观环境、外部诱因,爱好随即浮出水面,正所谓:爱好本天成,妙遇偶得之。一旦被个体认知后,就成了人类拿得起,放不下的情结。为什么有科研者为一个实验放弃休息,收藏者为一件器物倾尽资财,探险者为一次穿越无视生死?正是这个情结赋予了他们无穷无尽的生命潜能。

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德德玛的后续行动了。坚持爱好的惯性、获得再生的向往、对浩浩舞台重新释放自我的渴念异军突起,对抗麻木的四肢百骸和虚脱的自信。她叫来老伴,商量对策,拟定计划,宣布自救。这位马背上长大的草原女儿,凭着坚强的毅力与病魔顽强抗争,每天半天练歌,半天治疗。为锻炼腿部肌肉,家在13楼的她不坐电梯,坚持一步一步爬楼梯;为锻炼不听话的手,坚持练习夹蚕豆,从几颗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