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真如大王所说,两百万亩也没什么用,关中原本就有广惠等渠,可灌溉近万顷,再增加两万顷也依旧杯水车薪,以臣之见,还是赶紧学泰西人向海外迁移。臣出去走了这一趟,才知道外面的土地多广阔,富饶,南洋土地皆一年三熟,虽然土人耕种不得法,但一年之收获依然胜于江南。
自大明南下,南洋堪称沃野万里。
且多数都是人烟稀少,纵使有人也不过是些未开化野人,以大明目前之百战雄师,一旅之军足以灭其一国,若以一军之众南下,南洋无可敌者,之前莽应龙作乱朝廷至今未能讨平,只是因那缅甸路途遥远。但那是自云南进军,臣此行中途经沙廉,此地既莽氏之后背,距离东吁仅仅四百里,且一路无山川阻隔,有河流通航直抵东吁。
沙廉一带虽臣服莽氏,但却与其族类有别,乃之前大古喇宣慰司遗民,对大明忠心尚存。
缅甸可一战灭之。
单单东吁之地,就足以容整个陕北人口。”
天启身旁的李之藻说道。
这位用了近三年时间,远航数万里的老人,不但没有被海上风浪摧毁,反而看上去更有精神了。
更有侵略精神。
事实上他后面有人,在杨信公开了自己的土地政策后,南方士绅们已经迅速由扩张的反对者,变成了坚定的扩张主义者,而目前大明还称得上敌人的,也就是建奴和缅甸。建奴已经跑到倭国去了,根本不需要再讨伐,甚至黄台吉连汉城都抛弃,只保留釜山一带小块控制区,这时候朝鲜国王已经回到汉城,不过整个汉城几乎变成鬼域。
据说最终统计之后还剩四百户。
实际上整个朝鲜目前重新统计的户数不足四万。
在镇南王组织下,大批援朝民兵已经开始向朝鲜迁移,预计今年就能迁移过去一万户,镇南王的口号是十年内,让朝鲜恢复二十万户。
当然,民兵不归朝鲜国王管。
那么剩下还有讨伐理由的,也就是缅甸了,包括云南的黔国公也支持,不过沐启元已经死了,他被镇南王的政策激怒,要带领云南的忠臣义士讨逆,他妈也是个狠人,不想自己的一堆儿女孙子孙女都被这个脑残害死,所以一咬牙给他灌了杯毒酒,现在的黔国公已经是他儿子沐天波,只不过今年才十岁,沐家实际上老太太说了算。
他家当然支持向缅甸进攻,到时候抢到的地盘可以挑块好的,然后向杨信请求做自己的封地。
天启看着杨信。
“陛下,南洋虽好,就是这瘟疫颇多,陕西人去了恐怕不用打仗,先得病死近半。”
杨信说道。
“老朽并非说要将陕西人向南洋迁移,咱们这次讨伐缅甸自然还是要用云南两广的兵,但却可以用这一战,使得国内军民皆知南洋富庶,打完必然要留下人驻守,这就可以从两广福建云南迁移民兵过去。更何况要海运大军征缅,沿途必然要建设军港,这样沿途还可以迁移一部分民兵,咱们已经有了西贡,但海运士兵无法航行太久,需先至北大年,那里已经有不少大明商人。
再至龙牙门。
此处正可立军港控扼海峡,原本旧港宣慰司就在其南边。
再至棉兰,此地亦富饶,再至亚奇,此地人口颇多,再北至海中一大岛,此地为倮人所居,此地虽不甚富饶,但却可补给淡水,而且岛上也颇有些奇珍异宝之类。
臣以上所说间隔皆在千里左右,非已有之港口既富庶可移民之地,一处先驻上一旅民兵,就在两广福建各地招募,无非给些银子补偿,陛下再赐予些封赏之类,总会有人动心,只要他们去了,而且定居下了,那这些地方的富庶自然会吸引更多人自己过去。
咱们再从陕西迁移民兵填充他们留下之地。
镇南王既然总说恢复太祖之业,太祖是如何移民实边的,镇南王总不会不知道吧?至于瘟疫之类也没那么可怕,咱们有的是医生药品,那些泰西之人根本不通医药,至今有病还放血治疗,或者饮符水,甚至以白糖为药,这样都敢远航数万里开拓疆域,咱们大明百姓为何如此金贵?
泰西人各国虽不似大明冬季严寒,但英格兰,丹麦诸国也差不多近于淮南,他们都能到夏季比广东更加炎热之天竺,建立一个个贸易站,从未害怕过什么瘟疫,我大明就为何惧怕什么瘟疫?披荆斩棘终归是要死人,可死了的人可以为后世子孙争来一块沃土,可惜当年郑和下西洋之时,未能效仿泰西人殖民之法为大明开拓万里疆域。
若从郑和时候就如此,那这东方哪还轮得着泰西人。
郑和下西洋时候,他们连可以绕道好望角都不知道,更别说美洲,郑和死的那一年,他们还以为摩尔人的沙漠就是世界的尽头,到咱们这里只能沿着陆地一直向东。
我们错过了当年。
但我们不能再错过这一次了。
再晚这个世界就没我们的份了,泰西几乎所有能出来的国家,都在拼尽全力向外抢夺一块块殖民地,连瑞典人都在向我们这里。”
李之藻说道。
古二爷派出的提前了的哥德堡号,已经到达舟山并停泊那里,实际上这时候各国使节都到了,只不过按照规矩,他们都得先到南京去,然后乘坐运河船北上进京觐见大明皇帝。至于最早到达的奥地利使节,这时候已经返回澳门,大明皇帝陛下随随便便赏赐了他们些赐物,但这些赐物已经足够让他们激动的颤抖,他们将在今年秋天乘坐葡萄牙商船返回。
“瘟疫之类的确麻烦,但终归可以解决,朕会下旨医学院,对南洋常见的疫病研制对症良药,莽氏作乱至今已近一庚子,若再不讨平朕何颜见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