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当湖十局视频讲解 > 第77部分(第1页)

第77部分(第1页)

秀伯对祝待诏如猿拜月,心向往之,便肯求焦春带他去北京拜见祝子山大人。

焦春为了巴结日本海关,特意悬赏三千两白银,为秀伯征募对手。

秀伯从杭州一路杀来,越走越失望。他承认中国棋手杀法强悍,但他没法借鉴效仿。他不可能把中国的座子棋搬到江户的御城棋上去。而他使用日本规则,根本就没遇上对手,不值得他去学习。

日本的围棋,虽然早就废除了座子制和还棋头,但他的进化之路依然坎坷崎岖。和中国棋手一样,他们早期也热衷于搏杀乱战。

中国古棋发展到黄龙士的时代,高手们走出乱战的局限,开始有了全局观念,其中以黄龙士的成就最高。之后又有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等人的不断追求探索。但这仅仅是个别顶尖高手的个人领悟,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体系。一旦这些天赋异禀的高手身故,棋艺就会形成断档,后人再也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这和棋手靠秘技谋生的生存环境有关,或许,也和座子棋本身的缺陷有关。

和黄龙士同一时期,日本出现了一位划时代的棋艺大师,本因坊道策。同样的,他也领悟到大局观念,不再靠盲目的搏杀争胜负。他革命性的发明了“手割”,也就是子效分析,为推动围棋艺术的发展立下了不世之功。

中国古棋的提高和发展,靠的是个别顶尖棋手的开拓和推动。而日本围棋数百年香火旺盛,靠的是四大门派师徒传承,绵绵不绝,一代一代的积累。最终在近代赶超中国,并且把中国棋手远远甩在后面。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棋手,靠的是天赋和个人努力,才能成为高手;日本靠的是整体力量和科学的理论体系,把普通人也能训练成为高手。

当然,在秀伯这个时期,道策的大局观和子效分析才刚刚有了雏形,并没有完全成熟,对棋艺的提升效果还不显著。

秀伯已经看透了中国棋手的底细,只是一味好强斗狠,对子效的理解也仅是强或是不强,完全没有大或小,轻与重的概念。

他今晚忍住厌倦,肯陪华安安下棋,是顾及祝待诏的面子。

但是,他哪里想得到,面前的这个对手,才是他的天然克星。

他和他的师傅以及师傅的师傅,他们所处的位置,是攀登棋艺高山的起点,而华安安,已经走过三百年历程,处于高山的半山腰。

无论是布局、定式、局部变化,他所掌握的知识,全部处在华安安的火力射程之内。如果说中国古棋的强悍格斗法对华安安还有所抑制的话,他和华安安处于同一个知识体系内,别说反抗,连逃的机会都没有。

华安安猜得黑棋,执黑先行。日本和中国古棋相反,执黑先行。

利用自己对角部变化的透彻了解,华安安在三个角部的小目定式中,两处大占便宜,一处稍占便宜。秀伯见势不妙,赶紧守住一个无忧角。

四个定式一走完,棋已经没法下了。秀伯角部亏损,全局配置不当,除了强行挑起乱战,已经没有路可走。

他石像般的表情,像雨中的泥一样完全走了形。

华安安瞅了一眼马表舅,露出一脸的坏笑。

秀伯万没料到,在这里遇上了最强劲的对手。他犹豫不决,举棋不定,表情痛苦极了。

华安安不满地对焦春说:“你让他快点,我还等着回去睡觉呢。”

焦春看不懂棋的好坏,但能看出人的心情好坏。他轻声对秀伯疙疙瘩瘩几句,秀伯脸一红,强行发起挑战。

华安安落子如飞。他不必乱战,仗势欺人就可以了。

一会工夫,双方下出百十手棋。秀伯棋势大差,几乎达到剖腹谢罪的标准。

沈老四用扇子捂住嘴,谁也看不见他的表情,但能看见他的两个耳朵都笑红了。他是懂棋的。

秀伯的两个随从神情沮丧,连棋谱都没心思记了。

秀伯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折磨,往棋盘上搁下两颗白子,表示认输。他瞪起眼睛,疙疙瘩瘩说了几句,央求焦春再让他下一局。

焦春面露难色,疙疙瘩瘩回复他,下棋很费钱的。

秀伯从太师椅上跳下来,冲华安安和焦春连连鞠躬,要求再下一局。盆景遇上高手,顾不上矜持了,枝叶失色,泥土撒落满地。

焦春对华安安说:“兄弟,这位秀伯说,刚才下棋太快,太大意了,要和你再下一局。”

沈老四说:“下棋当然可以,你的规矩,一局三千两。”

焦春腆着脸说:“三千两是上一局的规矩,这局五百两如何?”

沈老四刚要还价,华安安心想,我的目的是摧毁秀伯的信心,不让他给祝领队再找麻烦,今晚免费陪他到天亮也行啊。

他拦住沈老四,痛快地说:“五百两就五百两。兄弟穷惯了,不嫌少。”

秀伯对焦春千恩万谢,重新跳回椅子上坐定,木屐都忘了摆正。

这局,轮秀伯执黑先行。他稳下神,思索半天,走出双目外布局。

华安安欺负他对定式研究得还不透彻,再次玩起定式大战。不过,秀伯这次冷静多了,总是思索透彻才落子。

沈老四和马修义看得哈欠连天,找了张凳子坐下,耳边听着棋子的脆响,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