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恶咒不死是谁的技能 > 50 卫鞅计诱公子昂 少官北上奇袭岸门50(第1页)

50 卫鞅计诱公子昂 少官北上奇袭岸门50(第1页)

(魏·大梁城外)

公子昂心情沉重,自马陵一败,庞涓自尽,列国皆翻脸。好不容易卑躬屈膝稳住了死对头齐国,不想魏国自己又后院起火:秦国公然违背盟约向魏宣战,赵、韩趁火打劫,魏将三面受敌。

楚国已向齐国开战,没了田忌、孙膑,齐国已连失两城,节节败退,自顾不暇也就绝不可能援助魏。

这好比一盘棋,一步步逼大魏后退乃至身陷囹圄。是谁在布局,谁才是幕后弈手?时局纷乱,如同迷雾蔽日…

如今魏王任自己为主帅、魏错为上将军,率大军御秦;魏章北上抗赵;穰疵南下抵韩。自己曾跟随庞涓作战,也与魏错共战襄陵。

无论从治军、部署、计谋、实战应变乃至在军中的威望,公室出生的自己和魏错,与庞涓相去太远。

难怪诸国一闻庞涓身死,无不弹冠相庆。临行前王兄与魏昂推心置腹,将庞涓留下最后的五万魏武卒精锐交给自己,魏章、穰疵的军队皆为杂牌军各两万,魏王自留一万老弱疲兵护守大梁城。

王兄在宗庙前说家底交给臣弟他才放心,并在祖宗牌位前立誓:若能战胜秦国,必封君魏昂。可自己一点都不开心,魏国沦落至此,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若当初支持惠相、季大夫休养生息,劝阻王兄、前太子少动兵戈,同意庞涓继续压制秦国…又岂会有今日之难!

以后的国策定要调整,但当下需要一场胜利稳住人心、稳住大魏。

刚战前誓师,自己将斟酌了一整夜的誓师讲稿在三军前慷慨陈词,晓以大义动之以情,奈何大军依然士气低落。

魏齐之战中齐国技士战力不强,齐国取胜乃庞涓求胜心切使然。然秦国不同,多年前第四次河西之战已显实力不凡,如今或更有长进,想要取胜绝非易事。

此去许是凶多吉少,可自己身为公室贵胄,魏王臂膀,只能迎难而上,挑起大梁!

(魏·河西·少梁城)

卫鞅大军从咸阳城西北出发,经一百多里的云阳山地,又沿洛水经重泉、洛阴一路北上,旬月后到达河西核心地段。秦军仅用两日突破该区域魏长城,不日便来到少梁城下。

多年后秦军再次来到少梁城,少梁城的城门已加固了不少。守城将领龙贾此时已近八旬,须发皆白。

这次与卫鞅大军相遇,龙贾决定坚守城门,绝不出城应战。龙贾心里也有底气,昨日已接到军报:公子昂、魏错大军正向少梁城对岸汾阴城进发。

(少梁城外·秦军军帐大营)

秦军大帐灯火通明。此次伐魏,卫鞅为统帅,公子少官为大将军,司马错为裨将军。公子少官与司马错等众将正商议何时攻城,如何部署,卫鞅却独坐帅位,正按棋谱摆弄一疑难残局。

突斥候来报:魏国大军公子昂部已到河东汾阴城外安营扎寨,与少梁城隔河相望。“再探,情报务必准确!”卫鞅不动声色道。

“报,墨家弟子求见大帅!”,“传!”。不一会儿,一粗布麻衣,头戴斗笠的墨者入帐。来者取下斗笠,果是车桓部下。

“禀大帅,此车堂主让辛芷交予大帅。”,卫鞅接过墨家火漆密令“辛苦辛厢主专程送信!”,说完亲自递一碗清水与辛芷,“多谢大帅!”辛芷一口饮下。

卫鞅将密函打开,上书“魏军分两部,大部到了河东汾阴,一部继续北上。”。卫鞅拿密函给少官、司马错看。

回头对辛芷道“有劳厢主继续打探北上魏军动向。”,“诺!”辛芷言罢,戴上斗笠,立即消失在夜色中。…

“你等有何想法?”,公子少官回答道“少梁城城防约八千,公子昂分兵,看来是不想与我军决一死战,这样部署也算稳妥。”,卫鞅问“另一部魏军将在哪里驻扎呢?”。

众人看着泥版地形图,裨将军司马错道“应是岸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