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朱门风流百度百度百科 > 第32部分(第1页)

第32部分(第1页)

和小四捏在一块似乎不那么容易。

三人往上房请了早安,恰逢张辅还在,张赳就被张辅独自叫到了里屋耳提面命。尽管隔着一层门帘,张越却还能听到里头那低沉的喝斥声。待到张赳出来,他原以为张辅紧跟着会盘问他昨天出门的事情,却不料张辅掀帘出来,没事人似的向他和张超点了点头,径直出了上房。

正当他迷惑不解的时候,王夫人却信手拿起了桌案上的一份帖子,笑吟吟地递了过来:“今儿个保定侯家的小侯爷,也就是你们的大姐夫做生辰,你们三个一起过去贺一贺,礼物我都已经让人备齐了,到时候让荣善陪你们去。虽说这次不是什么整寿,可受邀的勋贵子弟很不少,你们正好可以结识些朋友。”

PS:这没有推荐还真是上上下下的感受,早上一起来掉到第十二了……大家推荐几票吧,让俺至少安稳些挂在榜上,谢啦!

推荐一本书《宦海风流》,已经七十万字,很肥了。难得的是在一片YY大潮中这本书却写得很质朴,文字情节都很好。注意,是架空历史不是现代官场文,只是书名比较具有误导性而已。

童子行 第六十七章 生辰宴

张辅如今虽然以英国公之尊隐隐为武将之首,但在永乐初年,他却不过是信安伯,那时候爵位还不如保定侯孟善。之后孟善镇辽东,张辅征交趾,再见面时孟善已经是须发皆白,不多时便去世了。眼下袭封保定侯的乃是孟善嫡子孟瑛,而孟瑛嫡子孟俊和张晴的婚事还是张辅孟善当初一力促成,因此两家交情可谓莫逆。

这一日是小侯爷孟俊做生辰,武安侯、永康侯、成安侯、隆平侯、新安伯等等都派人来贺,各家年轻子弟云集一堂,把保定侯府特意辟出来的一个小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这其中最年长的不过二十出头,小的只有十二三岁,各自凑着熟识的圈子谈天说地,那声音便是隔着几层院子都能听见。当下人通报英国公府派了人来时,一群公子哥都围着今日的寿星翁打起了趣。

“这下可是你的小舅子们来了!”

“咱们这些人当中,就数俊哥娶妻最早,而且嫂子贤惠!”

“就是就是,家有贤妻,这小日子真是神仙似的,怪道你不在外头鬼混!”

在一片调笑声中,孟俊忍不住连连咳嗽,好容易方才脱出重围。到了外间,看到管家引着三个少年过来,他便匆匆迎了上去,看也不看那礼单一眼,却是笑嘻嘻地在张超肩膀上砸了一拳,冲张越点了点头,旋即方才拍了拍张赳的脑袋。

“按理岳父的案子如今尚未有准信,我这时候过生日多有不妥,再说又不是整寿,我原本不想闹腾,还是英国公说一定要操办,我才给你们下了帖子。小四,有英国公在外奔走,又有我爹过问,你不用过分操心,只需安心在家等消息就好。里头都是我的朋友,没什么逢高踩低的人,倒都是可以交往的。若是处不惯,你们也可以去陪你们的大姐说话。”

张越来之前还寻思孟俊这时候过生日实在有些没心没肺,这会儿人家说是英国公张辅的主意,料想别有深意,他方才释然。见张赳那绷紧的脸色稍稍放松了些,张超更是挤出了一丝笑容,他就开口替两人答应了,然后跟着孟俊踏进了院子。

张赳瞧见满院子闹哄哄的景象,却是没心思和这些人厮混,略一冒头就自去了后头找姐姐张晴说话。张超虽然也很想跟着去,奈何他如今和张赳正闹别扭,于是索性就和几个人攀谈了起来。他原本就是豪爽豁达的性子,却是和这些武将子弟对脾胃,不多久就熟不拘礼地称兄道弟。而张越却是被孟俊拉着一路认人,饶是他记性极好,一圈下来也不禁头昏眼花。

此时离生辰宴开席还有好一会儿,孟俊瞅了个空子和张越来到一边,笑着问他记住了多少人。张越惟有苦笑摇头,目光却在那一个个或粗壮或瘦弱或年长或年少的人当中穿梭,最后方才感慨了一声:“这还只是姐夫你的朋友,若是今儿个再有其他人,我是无论如何都记不住的。”

“哦。你真地都记住了?”孟俊眼睛一亮。旋即伸出巴掌在张越地肩膀上重重拍了两下。“不错不错。怪不得你姐姐老是赞你胜过小四。我这些朋友大多是功臣之后。不是小侯爷便是小伯爷。但再过一些年。这个小字迟早得摘去。到时候五军都督府里头便是他们地天下。你哪怕要走文官之路。和他们混熟了也没有坏处。”

张越怎么听怎么觉得孟俊话中有话。仿佛流露出一种刻意安排地感觉。心头不禁暗惊。待到一群人闹哄哄地开了宴。却也不排什么座次。于是。他才一坐下。左右两边便笑嘻嘻地坐下了两个和他年龄相仿地少年。他起初还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们随便闲聊。但不多时就觉得两人很有些趣味。最后就把心中地疑虑抛到了九霄云外。

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生辰小宴孟俊这个寿星翁多喝了几杯脸色酡红;张超被左右几个性情仿佛地人灌了个半醉;张赳虽年少。可他本不愿出来。再加上和邻座地宾客都不熟。这会儿也就一杯一杯往嘴里灌。不多时就是酩酊大醉。倒是张越左右座地两位极其讲义气。替他挡下了不少劝酒不说。还带着他半路逃了席出来。

这两人一个是房陵。乃是富昌伯房胜地孙儿。只是那富昌伯爵位并非世袭。他父亲只得了一个指挥使之职。因此虽和这群勋贵子弟厮混。却从来都是属于末流。另一人名叫孙翰。其祖父孙岩曾随太祖渡江。又是靖难功臣。封了应城伯。结果因为私杀千户谪交趾。前几年才刚刚复爵。也不算是功臣中地拔尖人物。因这一层缘故。两人都有意从文。

房陵十六岁。孙翰十五岁。因为家里地关系。两人都得了一个荫监生。可以越过秀才这一关直接考举人。此时便拼命游说张越留在京城到国子监读书。这个说国子监中都是饱学鸿儒。那个说江南之地人杰地灵便于游学。到最后见张越不松口。房陵索性神秘兮兮地眨了眨眼睛:“张老弟。江南除了是文华之地之外。可还是最有名地烟花之地。你要是留下……”

张越深知这会儿接下去两人必定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遂连忙举手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考虑。约好了年后跟着两人去国子监那里看看。他这才得以脱身。遂悄悄溜了去看张晴。

这姐弟相见,喜悦之余张晴又是好一阵唠叨,倍感亲切的他一面听一面点头,同时也没忘了逗弄着两岁大的小侄儿。直到听见某一句话,他方才坐直了身子。

“公公昨日晚上对我说,爹爹此次性命无碍,顶多是免官去职,如今唯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谪放异地。爹爹虽说如今还在盛年,可若是到了边地还不知道会吃怎样的苦头……三弟,你能不能回去求求英国公,探听一下爹爹在锦衣卫诏狱中究竟怎么样了?这事情我不敢对小四提起,就怕他情急之下又闯出什么祸事来。”

祸事……这小子昨天就险些闯出了祸事!

情知昨日的事情张晴不知道,张越不想让她知道了担心,就索性隐去了这一环,只说英国公张辅曾经透露过张信在狱中安然无恙没吃过苦头——而事实上,除了他之前收到过的那封信上证实了这一点,昨天那锦衣卫百户在送了张赳回来时也曾经透露过这一点,他是早上方才从王夫人那里得到的消息。

眼见得张晴得了消息喜极而泣,他慌忙出言安慰,心中却渐渐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先头送那封信的人,莫非也是锦衣卫?

PS:再次周推第十了,拜谢大家推荐点击支持!

童子行 第六十八章 信物

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是张灯结彩准备迎新年。尽管重生之后还是头一回不在开封城过除夕,父母也不在身边,要办的事情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准信,但眼看着英国公府上下忙忙碌碌,王夫人亲自往芳珩院送来了好些年下的东西,从新衣到摆设到饰品到点心吃食样样不缺,甚至连秋痕琥珀的新衣裳和打赏也都早早预备了,张越还是打心眼里感到一股暖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