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朱门风流百度百度百科 > 第36部分(第1页)

第36部分(第1页)

童子行 第七十六章 释放

锦衣卫掌的是侍卫侦缉之事,旗下却分成两个系统。比如张軏担任的锦衣卫指挥佥事,便是专管宿卫不问侦缉。洪武帝朱元璋在兴大狱把功臣几乎诛戮殆尽之后,旋即就裁撤了锦衣卫,算是把鸟尽弓藏演绎到了极致。而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之后为恐天下不稳百官不服,于是不但重立锦衣卫,而且另设北镇抚司,专司侦缉诏狱,南镇抚司反倒只管军匠之事。

于是,朝廷之中盛传一个说法——若是下了大理寺监,好歹还有个念想复出的机会;但倘若是入了锦衣卫那诏狱,生死荣辱便只在别人一念之间,得有把牢底坐穿的觉悟才行。

单单是这几年,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之中就死了一个解缙,关着一个杨溥,眼下蹲在里头的文官少说就有几十个,倒是武官难觅踪影。毕竟有名的武官大多是靖难功臣,安分守己,只寻欢作乐安享富贵,不耐烦管国事。

这会儿,张越就站在北镇抚司那座阴森森的院子前。尽管不是单身一人,尽管他自忖自己还不够格和这个恐怖的地儿扯上关系,但某种感觉仿佛顺着脊背溜上来,仿佛他只要一吸气,一股腐臭中带着阴寒的气息就会沿着口鼻冲入五脏六腑。

紧张的并不是他一个,张赳的脸色比死人好看不到哪里去,甚至没法安然站在原地,而是不停地走来走去,握着拳头又放开,时不时还神经质地唠叨着什么。一向胆大鲁莽的张超起初还能踮着脚往那院子中张望,及至看门的两个锦衣卫朝他投来了阴恻恻的笑容,他立马就消停了,干脆紧挨着张越站着,低声拿着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问题骚扰身旁的堂弟。

“三弟,你说大伯父在里头会不会被人拷打?”

“听说诏狱当中阴暗潮湿,大伯父在里头至少有一个月了,会不会消瘦得不成样子?”

“你说这谪交趾政平州可是要立即动身?这刚从牢狱里头放出来,总得好好休养几天吧?”

“三弟,这都快到中午了,怎么大伯父还没放出来,不会要变卦吧?”

饶是张越先头心中很是笃定,这会儿被张超左一棒子右一棒子的问题砸上来,不禁暗自大感吃不消。而张赳虽说离着有些远,却一直竖起耳朵听两个兄长说话,脸色更是愈发白了。于是,当小巷的另一头传来一阵车轱辘的转动声时,三兄弟连同几个随从都如同惊弓之鸟一般齐刷刷地扭头看去,心中颇有些惊惧。

这北镇抚司的地盘只怕是连飞鸟都不愿意进,边上的民居几乎都是不住人的,他们在这巷子中已经等了一个多时辰,除了进出办事的锦衣卫,连个鬼影子都没有,这会儿来的又是谁?不会是前时刚刚确定要放人,如今又来什么钦使要变卦?

然而。等到马车近前。那上头传来了一个熟悉地招呼声。一群人立刻就心定了。张赳几乎是一溜烟地奔了上去。掀开车帘就钻进了车厢。而张越和张超则是并肩迎了上去。

“大姐。你怎么也来了?”

马车上地人正是张晴。她轻轻把车帘揭开一条缝。露出了泪痕宛然地脸。还有一个正腻在她怀里地张赳。她对张超和张越微微点了点头。这才解释说:“我听说爹爹今天能放出来。便死活求了公公和婆婆。想来见上爹爹一面。相公又求了情。这才得以出来。锦衣卫诏狱又岂是好地方。不知道爹爹……”

见张晴垂泪。张越心中也颇不好受。这一回大伯父张信虽然逃得大难。但却要远赴交趾。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归来。他劝解张赳地时候说什么张攸也在那边可以多多照应。但瘴气、水土不服、土人叛乱再加上地处偏远。张信仍是危若累卵。而祥符张家这次是倾全家之力救张信一人。花费巨量钱财。最后虽然侥幸成功。可张信地工部右侍郎之职却买不回来。

“出来了。大伯父出来了!”

张超地一声嚷嚷让众人顿时精神一振。连忙循声望去。此时此刻。两个身穿锦衣腰挎绣春刀地锦衣卫小校押着一个中年人出了那北镇抚司大门。恰是张信。不过是月余不见。他看上去就苍老了好些。身上衣服虽还齐整。但走路竟已经有些步履蹒跚地老态。

当瞧见张信用手挡在额头上,眯起眼睛望着天上那一轮红日的时候,已经从车上蹦下来的张赳再也难掩心头激荡,疾步冲了上去,一把搀住了父亲的左边胳膊,哽咽了许久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狠狠咬着嘴唇。

张信这才放下了右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脑袋,见不远处还站着张越和张超,马车上的张晴赫然探出了半边身子,所有人的脸上都满是喜悦和关切,他便微微点了点头,牵扯嘴角挤出了一丝笑容,心中却是生出了劫后余生之感。

他左边的监房中关着的就是杨溥,即使在那种阴森的环境下,此人竟然还读书不辍,他虽敬佩,却自忖没有那样的心志勇气——更让他感到惊惧的是,他仅仅是下狱月余,杨溥却已经在这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中关了两年多。

倘若他被关上两年,他会如何?这是一个他一想到就会心惊肉跳的问题。

张信在儿子的搀扶下缓步走着,渐渐离那北镇抚司大门远了。然而,在即将走完那段并不漫长的路途时,他却忽然转过了头,恰恰看见了那大门口的一个人影。一时间,他的瞳孔猛地一阵收缩,胸口亦不自然地上下起伏。尽管那人面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亦朝他点头示意,但这并不能驱除他身上的那缕阴寒。

张越也看到了那个不期然出现在北镇抚司大门口的人影,更一下子认出这就是上回自己在国子监撞上的那个袁千户。张信慑于那缕莫名笑容的时候,他也同样觉得对方在冲自己微笑,因此他心里那股别扭劲就别提了。

这个莫名其妙的家伙究竟是敌是友?

PS:继续求推荐票,谢谢大家!

童子行 第七十七章 家产

太平里位于南京城通清门附近,西是皇城,东是府学,最是交通便捷之地。这一带多半住着六部官员,单单是侍郎就有好些位,因此也常常被人称为侍郎里。沿街两侧矗立着豪宅座座,正门成日里拜客不断水泄不通,后门处也是车水马龙生意兴隆,恰是外地官员来南京城的必到之所。

废中书省而尊六部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来的宗旨,如今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之后虽然设立了文渊阁,提拔了一群低阶文官参赞要务,毕竟并没有撼动六部堂官的实权。即使是迁都之事已经板上钉钉,这太平里仍是一日赛一日地繁荣昌盛。

然而这些天,太平里却仿佛挂起了一股阴风,西街一座宅子和东街两座宅子的大门口都贴上了锦衣卫的封条,一下子有三位侍郎进了锦衣卫诏狱。虽说工部刑部礼部在六部之中向来以又苦又累又不讨好著称,可侍郎仍是正三品高官,如今说下狱就下狱,着实让人心悸。

于是,当有人看到张府门口的封条被撕去,更有人看到一个疑似张信的身影踏进了那座仿佛尘封了许久的宅邸时,整个太平里的住客顿时起了不少骚动。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登门造访是不可能了,各家的主人们只能派出下人在张府附近乱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