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密信上所写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前几日有敌军来袭,不过已经被击退了。只是这一战之后,汉寿城也被打得差不多,根本就不能驻防,所以汉寿城的太守才请求带领汉寿城的守军退回武陵来。蒯越在看完密信上的内容之后,脸上却是阴晴不定,抬起头望向了自己的兄长,犹豫地说道:“兄长,这密信所写,似乎……”说到一半,蒯越又没有再说下去。
而蒯良却是突然哈哈一笑,说道:“没错!依我来看,这封密信本就是一个圈套!”
“圈套?”庞季和曹寅此刻那心里就像是一只猫在没命地挠一般,他们没看到密信上的内容,又不敢随便开口问,只能是看着蒯家兄弟在那里跟打哑谜一样的对话。所幸,蒯越见到庞季和曹寅的模样,也算是体谅他们,直接一摆手,便是将密信又递给了他们,同时挥手让那名送信的军士退了下去。庞季和曹寅接过密信,凑到了一遍,同时抬起头望向了蒯家兄弟,庞季说道:“大公子,这汉寿城当真是解围了?”
“哼!解围当然是解围了!”蒯良虽然脸上还是一副笑意,但眼中却是闪过了一丝寒光,哼道:“只不过这汉寿城的城门只怕也是被攻破了!”
“攻破了?”庞季和曹寅不由得一惊,却是有点摸不清头脑,这密信上不是说了敌军已退嘛?听得蒯良这么说,两人还以为自己把密信上的内容给看错了,连忙低头再看了一遍。没错啊!的确是写着敌军已退啊!两人满脸狐疑地相互看了一眼,转头望向了蒯良,却是一脸的不解。
而蒯越在听完蒯良的话之后,低头沉思了片刻,却是眼睛一亮,当即便是击掌说道:“兄长,我明白了!这密信有诈!”
“有诈?”曹寅一愣,问道:“二公子,难道这封密信不是汉寿城发出的?”
蒯越摇了摇头,眼中也是同样闪过一道寒光,冷笑着说道:“这密信既然是用飞鸽传书,那就肯定是从汉寿城传来的!只不过这写信的人嘛,却未必是汉寿城的太守!”
蒯越这么一说,也算是说得很明白了,庞季和曹寅都是恍然大悟,庞季连忙再看了一遍密信,抬头说道:“大公子,二公子,莫非,这密信是敌人所书?”
“不会错了!”蒯良点了点头,说道:“这飞鸽传书虽然机密,但若是那汉寿城的太守被敌人给生擒了,想要从他口中挖出这个秘密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这么明显的计策,竟然也敢拿出来卖弄,对方也太瞧不起我蒯子柔了吧!”说着,蒯良少有的露出了自傲的神情。
曹寅此刻也是隐约猜出了其中的关节,连忙问道:“大公子,二公子,莫非,这是敌人所用的一个诡计,想要让我们上当?”
这次回答的是蒯越,他点头说道:“不错,我刚刚看这封密信的内容的时候,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倘若汉寿城当真是守住的话,没有理由会直到这个时候才给我们发出密信,这是第一个漏洞!其次,汉寿城对于我们蒯家来说,本来就只是起一个哨岗的作用而已!就算汉寿城的城防再怎么不堪重用,却是根本没有关系,蒯家从来就没有寄希望凭借汉寿城来挡住敌人的攻击!所以这密信上所说的,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破绽!不过说来惭愧,这一点,我却是刚刚才看出来的!”说着,蒯越对着兄长便是一拱手,自承自己的确不如兄长眼光毒辣。
蒯良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说道:“很明显,对方是想假借汉寿城守军的名头,潜入武陵城,进行偷袭!只不过,我又怎么可能会中这种粗陋的诡计?哼哼!我可不管这些敌人是什么来路,不过这次我要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蒯越的眼睛一亮,忙是对蒯良说道:“兄长,你的意思莫非是想要将计就计?反过来将这支敌军给吞下?”蒯越这么一说,让有点跟不上他们兄弟俩思维的庞季和曹寅眼睛一亮,吃惊地望向了蒯良,之前蒯良还是准备死守武陵,怎么突然又改变主意,想要主动出击了?
蒯良点了点头,嘴角一咧,笑着说道:“不错!若是对方正大光明的来攻打武陵城,我说什么也不会主动出击,绝对会死守武陵城,来和他们对耗。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对方既然想着要算计我们,我又怎么会对他们客气?他们要用计引诱我们,那就必然会露出更大的破绽,只要抓住了这个破绽,自然能够轻松获胜!更何况,现在我们已经算准了他们的想法,而他们对我们却是一无所知,正是有心算无心,这一战我们是必胜,必胜的仗,我们为什么不打?”
听得蒯良这么说了,不仅是蒯越,就连庞季和曹寅也是充满了信心。庞季毕竟年纪偏大,沉稳许多,那曹寅却是满脸狂热,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说道:“大公子英明!经过这一战,说不得我们还能够捞得不少好处!对方可是能够一口气攻陷汉寿城的军队!无论是兵马还是粮草都肯定少不了!”曹寅现在可是完全站在了蒯家这条船上,蒯家越强大,他的好处就越多,自然是期待着蒯家战无不胜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计
接下来的安排对于蒯家兄弟来说就极为简单了,蒯良已经判断出来,对方肯定是要假借汉寿城的守军名义,进入武陵郡的范围内,然后想要趁武陵郡守军不注意,偷袭武陵城。不过这样一来,对方肯定是要快速行军,而很多地方就顾及不到,比如说,侦查!
蒯良立马就是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派出兵马埋伏在从汉寿城到武陵城的必经之路上,只等对方赶至,便是伏击敌军!若是顺利的话,一举将敌军给击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做出了决定之后,那就是具体实施的方案了,鉴于对方能够一口气便将汉寿城给攻陷,可见对方的兵马绝对不在少数。为此,蒯良很果断的派出了武陵城内所有的守军,至于统领兵马的,当然就是蒯良手下唯一的一名将军黄祖了!就连黄祖这些天一直在操办的水军水寨,也是停了下来。考虑到黄祖此人性情急躁,蒯良想了想,最后还是让自己的弟弟蒯越跟着黄祖一同去伏击,估计也只有他们兄弟俩能够压制得住黄祖的暴脾气了。
这一来,时间可是有些紧了,从密信传来的时间看来,这封密信应该是一天前传出的。而敌军既然想要突袭的话,只怕现在已经是起兵往这边赶来了,所以蒯良也是连忙派人把黄祖召来,同时吩咐了一下蒯越需要注意的事项。蒯良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的才智绝对不逊于自己,只是缺少一些经验罢了。这件事交给蒯越来办,蒯良也放心不少,又仔细交代了一番后,便让蒯越和黄祖带着兵马急匆匆地上路了。
从汉寿城到武陵城,按照路程来算,就算是再快,那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恐怕等到明天就会有消息传过来了。蒯良站在城头遥望着城外渐渐消失的大军的踪迹,满意地点了点头,便是转身走了。对于这次出兵,蒯良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就等着蒯越得胜归来的好消息了。
转眼间,一天一夜就这么过去了,可是蒯良预想的好消息却是一直都没有传过来,甚至是什么消息都没有。这让蒯良心中不由得开始打鼓了,难道出了什么意外?不!不会的!我的计策绝对不会出错!绝对不会!
和蒯良平时谦和的外表不同,其实在蒯良的内心,那是极为自傲的。也难怪,蒯良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是已经成为荆襄两大世家之一蒯家的家主,被荆襄的名士称为天才的智者,种种荣誉都套在他的身上,蒯良说到底,也只是个年轻人,又怎么会没有点傲气?虽然内心深处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安,但蒯良的那份骄傲却是拒绝让他相信自己的计策有误,所以蒯良还是强制让自己冷静下来。
可是又过了一天一夜,蒯良没有等到蒯越得胜的消息,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