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在海云庙,听温益卿将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当时她还心有疑虑,不肯全信。
但是仔细一想,的确是有迹可循的。
破绽最大的,就是当初她在宫内给华珍使绊子,出宫的时候华珍负气丢下的那句话。
另外就是赵世禛……
原本郑适汝也不信,堂堂荣王竟会去喜欢什么娈童。
如果真的是她,一切倒是可以说得通了!
连同本已经隐居的晏成书突然又收了个关门徒弟一节,都有了完美解释。
除了这些,还有“舒阑珊”惊人的才华。
不管是在太平镇,一路上京,在京城还是翎海,这个崭新的名字好像随时都跟传奇挂钩。
如果是计成春的女儿,如果是她认识的姗儿,那还有何疑虑可言呢?
只觉着顺理成章。
但郑适汝毕竟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她是绝不会步入华珍所说的窘境的。
幸而目前有个现成的大好机会,可以让她利用。
龚如梅对于荣王的心思,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只不过赵世禛对龚如梅却是冷冷淡淡,这女孩子天真单纯,并无心机,又因为郑适汝在人前恁的端庄大方,私下又善解人意,体贴入微,手腕玲珑之极,就给了龚如梅一种错觉。
龚家跟东宫的关系自然不必说,在龚如梅看来,太子妃更是个盛德怜下,且又无所不能的人,她正是苦于得不到赵世禛的回应,心里难过无处诉说,私底下便向郑适汝吐露了不少。
殊不知郑适汝面上虽然体贴应酬的无微不至,但除了对她格外不待见的人、比如华珍公主外,郑适汝对谁也都是这幅知心知意的模样。
龚如梅把她当作可倾诉拿主意的人,实则郑适汝才不管她的事,只把龚如梅当作一个有点意思的小孩子,随意敷衍而已。
只是从温益卿那里听说这惊天消息,郑适汝自然要眼见为实,如今正好可以拿龚如梅来过桥。
正巧昨日龚如梅去荣王府又吃了闭门羹,少女便到东宫哭哭啼啼的。
若在以前,郑适汝只会说些听着熨帖人心实则毫无实际主张的话,可今日自然不同,她便给龚如梅出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