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灭宋大将张弘范 > 第三八六章 帝国的奶牛(第1页)

第三八六章 帝国的奶牛(第1页)

王跃返回开封时候,西北那群军阀们联名要求恢复丞相制的奏折,已经送到了赵桓的手中,后者当然不会有别的选择,然后皇帝陛下经过一番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恢复丞相制度。

同时以中山王为丞相。

并由王丞相负责改组朝廷制度。

实际上朝廷制度也必须得改,毕竟这时候的朝廷也很尴尬。

虽然因为王跃这段时间不在京城,所以那些官员还有一定权力,但地方上却是王跃留下的那些公田法推行总管说了算,后者有权调动驻防的军队,更是受到民兵的绝对支持,虽然本身不是什么朝廷官员,就是王跃留下的,类似于他的私人助理性质。

但地方官得听他们的。

而朝廷在这段时间实际上什么也干不了。

王跃返回京城后,他们就更是成了摆设,但这个摆设却占用大量财政支出。

必须得改革了。

至于王跃……

当然是谦虚地推辞啦!

但皇帝陛下很懂事地再次下旨。

然后王跃再推辞。

然后皇帝陛下亲自登门,到中山王府劝说,而且四民大会的代表们同样上门劝说。

最后中山王终于接受。

至于那个魏王也同样勉为其难地接受,但以河北为魏王封地还是太夸张,所以在魏王的坚持下,只是以大名府为封地,而大名府的北京撤销,本来就是当年真宗御驾亲征时候的临时设立,后来因为辽国的威胁,不得不始终维持,以作为河北的核心要塞。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大宋已经没有北方威胁了,这个北京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撤销北京,以北京皇宫为魏王府,但河北东西二路和京东东路官员由魏王府选派。

类似平西王。

反正河北两路和京东东路早就已经是他的地盘,就连地方官员也都在上次扫荡河北期间换成了他的人。

现在就是把现状明确下来而已。

总之大宋朝就这样进入了王丞相的时代。

然后紧接着就是朝廷的改革,三省全部裁撤,以丞相直辖各部,但原本的六部数量大幅增加,职权细分,以大理寺主管审判,御史台单独出来改都察院,依然主管监督检举,必须得明白,这个制度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个风闻奏事导致了御史们不需要负责任。

他们可以编故事坑政敌。

明朝御史们自己雇人散播谣言,然后根据谣言弹劾某政敌是惯例,而且把这当做成名的手段,然后也就变成了一群只知道狂吠咬人,却不需要在事后负责任的疯狗。

但这不是都察院没有价值,事实上都察院必不可少。

不仅仅是都察院,御史巡按制度同样有必要,八府巡按永不过时,总之都察院监督检举,大理寺审判,而刑部主管刑狱,三法司制度明确。

三衙,枢密院,统统撤销,然后设立大都督府。

大都督当然就是王跃了。

大都督府下设各部,什么参谋部,后勤部之类都有,反正都是王跃的绝对亲信。

就是地方上麻烦些。

但这个可以先不改,继续沿用旧的制度。

毕竟南方的公田法大多数还没完成,还有陕西和河东两地的特殊情况,还有魏王地盘上的特殊性,这些可以在以后慢慢解决,现在就是先解决朝廷的,地方上得等公田法全部完成再说。

另外还有就是科举。

这个同样已经必须得解决了。

要知道自从王跃当权以来,大宋朝还没搞过科举,这些年朝廷和地方上补充的新人都是王跃直接提拔起来的,而这些人肯定不包括南方,这样为了能够安抚南方的年轻人,一场科举势在必行。而新的科举肯定分科,文农工兵医商一共六科同时取士,各地举人选拔同样分科考试,只要识字的都可以参加,除了文科以外,其他对文采什么的没有太多要求,能文理通顺就行。

但专业知识必须足够强。

这项改革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大宋朝的读书人知识面还是很广的。

尤其是那些很清楚自己文采不够,按照过去制度很难考中,但新制度却很有希望的,他们实际上是支持这种改革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