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前去吃早饭时,正好碰见谷慈与卢子洵从二楼下来。沈清和的房间就在他隔壁,谷慈出门时与他遇见了,便一路聊了几句。
沈清和有些警惕地拉过谷慈的手,径直去了厅堂。卢子洵觉得有些好笑,一转头看见方竹卿沉思的模样,更是忍不住微笑。
四人是旧相识便坐在了一桌,稀罕的是所有人都来了,包括几个没见过的船工。谷慈有些不解,一问才知是郭华君把大家召集来,提出要问话,毕竟除了自己人之外,对其他人的底细一概不知。
惠娘皱了皱眉,不满道:“郭公子这是拿我们都当凶手?再者,凭什么是由你来问话?”
“就凭我的表舅是刑部的六品主事。”郭华君眉飞色舞,睨了周围人一眼,“在座不过都是庶民,我可是官家出身,于情于理都应由我来主持。”
谷慈默默看了沈清和一眼,喝了口茶,没说话。
见众人都不回答,郭华君昂着头坐在椅子上,俨然傲成了一只不会开屏的孔雀。等吃完饭后,便搬了两张桌子,像模像样地开始问话了。
沈清和对此没有什么抵触,反而很高兴。他并不喜欢问话,通常这些事都是交给衙门的人去做的,在大理寺时也由寺丞担任,是以郭华君问话时,他便站在一旁听。
最早来的是何信夫妇,江东人士,因为濯城有亲戚去世便赶来祭拜,这趟正是回家去的。何家并不富裕,坐马车会稍稍便宜些,但刘氏身体不好,受不了颠簸,故而选择了这艘船,甲板上风大,也不怎么走动。
先前说是闹鬼的老妇叫褚秀英,从前是个神婆,后来儿子考中了举人便开始挥霍。其余人的理由大概相似,要么是探亲要么是打工,问完后便只剩下沈清和四人以及船工。
郭华君像是没看见他们似的,开始问起了船工的出身。
谷慈微微蹙眉,目前嫌疑最大的仍旧是方竹卿,此人显然是故意把他们留到最后的。
惠娘虽然心有不满,但只好道:“我并非本地出身,家乡在濯城附近的清水村,三年前遭遇了土匪,全村被洗劫一空,只有我侥幸逃出,所以来了船上。”
魏蒙说是住在她的隔壁一村,情况相似,也是被土匪害得无家可归。二人皆是孑然一身,也算相依为命,便一同留在船上打工。
谷慈闻言,不禁回忆起昨夜惠娘脸上的凄哀神色。
问到曾贺云时,郭华君的眉毛又扬了起来,“你是哪里人?”
曾贺云抬头看了他一眼,低声道:“濯城人。”
“蒙汗药是你下的吧?”
问前面几人时都没提到案子,不止曾贺云愣了一下,旁人也很震惊。
“不是我!”曾贺云猛地站了起来,面色难看到了极致,“酒缸就在这里,谁都可以下药,为什么偏偏怀疑我?”
郭华君挑眉道:“那你为什么眼神躲躲闪闪?”
曾贺云不说话了,干脆坐在那里闷着头。
沈清和默默收回视线,想想后道:“看到这样的审讯手段,我想我可以把赵捕头提拔成笨人了。”
谷慈点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郭华君也没有一口咬定他是凶手,就这么转向余下的船工。其中一个昨天守着甲板,就是先前谷慈觉得眼熟的那个,一直戴着草帽,皮肤黝黑,相貌亦是普普通通,名唤张然。
“昨日宋檀出事时,你并不在这里,能否说明一下去了哪里?”
张然答道:“我是在甲板上看风向的,有人来换班之前自然一直呆在那里。”
“可有人证?”
张然偏过头,不屑道:“甲板上那么多人,总有人看到我。”
郭华君问完了船工,搓了搓手转向方竹卿这边,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下,头一个点了卢子洵,勾了勾食指。
卢子洵对他的冒犯并不生气,微笑着说了大概的情况:他是濯城的商人,此次去江东拜访故友,还捎了一些字画。
大概是因他太过配合,郭华君一脸狐疑道:“那你为何没有带下人?”
卢子洵摊开手,指了指对方身后的小厮,“我能照顾得好自己,为什么要带下人?”
这一言把众人都逗笑了,郭华君气得红了脸,冷冷“哼”了一声。
他显然很不悦,不悦的结果便是将怨气发泄在沈清和的身上。
“你与这位姑娘还有那个小子,是什么关系?”郭华君讪笑道,“看你们都这么年轻,指不定是有什么不光彩的关系吧?”
沈清和十分坦然地坐在他对面,抬手指向谷慈与方竹卿,“这位是内人。这位是弟弟。”末了发问道:“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