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铁血守护者剧情解析 > 第23章出国门(第1页)

第23章出国门(第1页)

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记住了自已连队是远征军第66军新28师82团三营步兵1连,远征的意思,就是要出国打仗。我们的任务是守住抗日的生命线,滇缅公路。

由于我是连长的勤务兵,好多事情,他们开会的时候,我基本都知晓,所以我比李高人他们得到的信息多。有时候,连长还会和我分析当下的形势。

随着越南失守,日军继续侵略,转向缅甸。

缅甸地理位置重要,对抗战形势意义重大。日军若占领缅甸,将切断中国交通线,削弱物资供应和对外联系,给中国军队带来更大困难。

反之,若缅甸坚守,将成为中国抵抗日本的重要防线,牵制日军兵力,为中国提供后方基地。

因此,守住缅甸对中国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和军队加强与缅甸军事合作和援助,派遣部队和顾问前往缅甸,争取国际支持。

缅甸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不愿其落入日本之手,滇缅公路对中国的生命线至关重要。当英国请求派兵入缅时,国民政府应允并征调“中国远征军”协助作战。

战争来得是那么的猝不及防,就在二月底,张连长从团部接到的任务是:28师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同古,粉碎日军的正面进攻。

我终于换上了新式军装,一套颇具德械风格的装备。这套军装,不仅是我作为一名士兵的荣耀象征,更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

从德国进口的M35头盔,坚固的钢质和独特造型,展现强大防护力。草绿色野战服透露坚定气质,展现为国战斗的决心。

军装其他部分均为国货,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国造7。92弹盒弹容量高,一格可放三弹夹,优于德造弹盒,提升国军备弹量至95发,远超德军65发,增强战场生存机会和战斗力。

士兵除步枪外,还配备两枚M24手榴弹,置于帆布袋内,挂于胸前,由细布条连接固定于背后,方便快速取用并保护士兵。

在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中,军服无法进行专业缀绣。为区分阶级和身份识别,军官与士兵军服配有胸标和臂章。胸标标明部队番号及姓名,边框颜色代表军衔:红为将官,黄为校官,蓝为尉官,黑为士兵。此设计便于指挥管理,增强士兵归属感和荣誉感。

我仔细端详了自已的胸章,上面写着“列兵,陈活”。再看李高人的胸章,写着“上等兵”。我们都没有佩戴臂章,因为战时按照规定不能佩戴。

张连长向我们解释道:“一旦我们走出国门,我们的饮食将由英军提供,到时候,你们就能享用无穷尽的白面馒头和牛肉。”

一提到吃,大家都不禁兴奋起来。伙头兵老常更是欢欣鼓舞,他胖乎乎的身体上顶着一个大头,那个大头上除了头发,其他地方都是麻子,而这些麻子因为长期油腻,闪着光亮。他笑着说:“这下好了,平时总说国内的食物不好吃,这次让你们尝尝外国的货色。”

这时,一个闷声闷气的声音响起:“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每顿都有肉吃,我就心满意足。”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机枪手刘二小,他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身高体壮,有一身力气,随时随地都能扛起一把机枪。

刘二小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那时,大家都认为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小日本,简直是易如反掌。

挥师出征当日,张连长让队伍唱着远征军军歌出营门: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远征军健儿浴血拼杀上战场。枪,在我们肩上,血,在我们胸膛,庄严的军旗在炮火中飘扬。宁死不后退,宁死不投降,日寇强敌不敢挡,不敢挡!

在我人生中,从未见过如此震撼景象:飞虎队飞机编队盘旋,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地面车辆穿梭如流,演奏战争交响曲。

壮观场面令人难以置信:上千辆车组成钢铁巨龙,延伸远方。车队含重型装备和后勤保障车辆,满载勇士和盟友,共同抗敌。

车辆多从缅甸来,英国红头大卡车显眼。它们跨越艰险,为我国抗战事业贡献力量。这些车辆如生命线,输送抗日力量至前线。

我的心给着沸腾,血像着火一样。

大家在有序的指挥下,依次上车。沿着滇缅公路,出保山,渡怒江,过龙陵,越芒市,直奔国门畹町而去。

不日就到了畹町,我见车停下来了,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过了一会儿,连长让大家都下车。

我下得车来,只见沿路两旁是穿着各式服装的少数民族,面前有桌子,桌子上摆着茶水、瓜果、点心,还有不少布鞋之类的,热情地招呼这些这些即将走出国门作战的热血青年。

远处矗立在畹町桥头的巨幅画像上,蒋总司令全身戎装,脚蹬马靴,腰挂佩剑。面对南边那片狼烟四起的丛林,他那只极度夸张的右手,凌空一挥,直指前方,巨臂之下是两行斗大的字:还我山河,收复缅甸。

远征军出征,蒋介石远在重庆,虽不能来,但是他的巨幅画像代表总司令本人为官兵壮行。

就听有人说:“自元朝成吉思汗后,多少年来,中国人只有在自家门内受人欺负,现在终于也跨出国门,到缅甸打鬼子,中国也有今天。老朽不才,集我傣喇哈族寨中所有,为壮士们募来一杯水酒,愿你们跨出国门,扬我国威。老朽在国内等候你们凯旋归来的好消息。”

李高人对我道:“这老头有点道理,傣族不是这云南最大的族吗?为什么这个老头说得这样穷?还特妈的集寨中之所有。我呸,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说的就是这种人。”

我小声对李高人说:“你不要乱说。”然后我给他普及云南的少数民族。

在讨论民族识别和归属问题时,存在复杂现象。有些人自称“傣X”,但“X”不代表地名或方位,因此可能并非真正的傣族。

对于这个老人,可能来自依附于傣族的小民族,但坚持自已民族身份和文化特色,值得肯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