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前途有什么可担心了,人家日后可是有大造化,要封妃的。
林海笑道:“这有什么好可怜的。你也不看看那史夫人是如何养二房的姑娘的?不过是才出手多久的小孩,金堆玉砌不说,竟然连女先生都备下了,就等着她长大了来教导她,连教养嬷嬷都是宫里出来的,这是什么打算你还看不出来吗?”这不就是想让贾元春进宫的节奏嘛!
“天……”孔嘉宜捂嘴了嘴,在她看来只有家族的子弟不长进的才会想出这样的法子,来确保家族的繁华。可是贾家竟然在这么早的时候就打起了这样的算盘,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要知道,贾敏当年有入宫的资格的,但是贾代善没有让贾敏入宫。而现在的贾家虽然贾代善已死,有些不如以前了,但是也还没有落到这样的地步呀!
这简直是,希望家族的男人都是纨绔子弟的事,就是一般想让女儿进宫的人家,也不会做到这种的地步,这史夫人的头脑还不是一般的不正常呀!
“行了,都是别人家的事,听听就好了!费那么多的心思干什么。你放心,咱们家的小宝贝我是不会让她进宫的。”皇宫可是一个吃人不眨眼的地方,林海又怎么舍得自家女而去过那种生活了!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228章 新鲜出炉的林大人
贾家那边哀声一片,林家这边可算得上是欢声笑语了!
原因无他,林海又升官了,不过这次的升官有些不一样,从翰林院调出来了!升为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这可是正四品的实职。
都察院,是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作为监察制度的主要实施者,都察院在维护封建统治正常秩序和保障封建国家机器平稳运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说白了,都察院就是找人茬的。
而右佥都御史也就是所谓的言官。
何谓言官?
言官是监官和谏官之合,又称台谏,通称言官。官职虽小,却是代表天子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在查官的官,而且对天子的过失可以直言规劝甚至封还圣旨的人。皇上都能当面直言相劝,旁人还拿什么架子摆在言官的面前呀!
要说林海,只从考取了探花之后,就一直窝在翰林院,这翰林院是内阁的后备力量不假,但是能真混上去的却少之又少。林海虽然在翰林院升官升的快,可以说得上是他们那一届升官升得最快的人了,但是翰林院的官职好听是好听,但是却都是虚职,比起有些官职底的却手握实权的人来说,却大大的比不了了!
好在林家的底蕴够厚,林老爷还在朝廷上活跃着了!因此林海才可以不急不躁的在翰林院呆着,若是家里没人,或许就要想蒋起之前那样着急了!
饶是林海心里有数,宣德帝要重用自己了,也没有想到他会放心自己,将自己空降到都察院去。
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秩正七品并分道置监察御史,每道设御史三至五人不等,秩正九品。以后定制,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下分十三道,共有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正七品。
其职守为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在京受命巡视﹐在外巡按地方,监督州县。考课官吏,纠劾违法行为,整肃风纪。科道官职司风纪督察﹐谏设议政﹐事关吏治﹐故有明一代﹐对科道官的选拔﹑考核﹑迁转非常重视。
科道。何为科道?
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都给事中、给事中们就是科。
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就是道。
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两个衙门全加起来不到三百人,督查凤朝近十余万地方官吏。
科道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小官,六科都给事中仅是个正七品、一般给事中只有从七品,跟个县令差不多。监察御史也是正七品,他们官阶虽小。却可以弹劾一、二品的大员。
自古等级森严,向来都是由上而下的监督,只有高官监督、制约下官,以贵制贱。但是皇上却别出心裁,于百官之外,独设科道。“以卑临高”、“以小制大”、“内外相维”,有事可以直陈天子。
“位卑”则因官小,所以爱惜前程的念头就小了。不会因为“高官厚禄”而有颇多顾忌,也不会像官场“老油条”那般处事,对违法乱纪姑息迁就,敷衍推诿,“权重”则因有能整饬吏治之威重。所以能充分发挥其监察作用。
所以科道可不仅仅是拥有舆论能力,那是在皇帝面前。在下边。科道官可是实权甚重,颇受地方官吏看重和忌惮。
林海一出翰林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