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书院乃是京城,甚至是整个凤朝最好的书院,也是凤朝历史最悠久的书院,只因六艺书院完全由孔家掌管。
孔家?哪个孔家?!
就是那个孔圣人的家里。
每一代六艺书院的山长皆为孔家嫡枝子弟担任,这里聚集着凤朝最杰出的老师,最完善的教学设备,最科学的教养方法,比历代朝廷开的国子监还牛逼。
六艺书院是出了名的严,考进去的门槛严,对学生的管理严,对学生的成绩严。一旦你有两次没有达到老师规定的成绩,你就自己卷着铺盖,滚吧!
至于想要花钱进去的,那更是两个字:没门。
六艺书院的山长,是出了名的六亲不认,一旦当上山长,不过是皇亲国戚还是孔家族长来说情,都不认。因此想要进六艺书院,只能是自己硬考进去。
虽然每一年六艺书院只收几个学生,但是去报考的人,还是多得要命。因为每三年一次的会试殿试,六艺书院至少都有一人牢牢的霸占着一甲的一个位置,而且从六艺书院出来的人,个个都是文武全才,个个都是国之重臣。
但是六艺书院有两个古怪的规矩,一是不收有在其他书院读过书的孩子,二是不收十岁以下和二十岁以上的人。当年林老爷就是因为考功名和守孝的原因没有去考六艺书院,引以为一生的憾事。
现在嘛!老爹没有完成的事,自然要让儿子上了,他也看了林海的学习进度和聪明劲的,十岁去考六艺书院应该不成问题。
因为六艺书院考试出题,都是主考官根据孩子的年纪随机出他这个年纪的题的,林老爷对于林海很有信心。相信他一定能行的。
不理会林老爷的yy,这边林海正面对这个新夫子。
张夫子一来自然先是抽查林海的学习情况了,结果很满意,看来他的上任,并没有误人子弟乱教孩子。而且张夫子发现林海很有耐心和毅力,他可以因为一个字没有写好,自己安安静静的坐在书房练十遍百遍,直到练好那一个字才好。
面对都要整本背诵的四书五经,林海也不觉得,张夫子没有言夫子的活力,没有言夫子教得好,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将文章解释一遍后,就让林海自己背诵,林海哪里不懂了,再去问他们。
第一卷少年英才 第二十三章 亮瞎别人的狗眼(上)
很快的时间就溜走了!八月乡试过后,言夫子给林家来了一封信,说是自己考上举人了!
也没说什么想来林家住的话,只是说想让林家帮个忙,先在京城里给他找一个住处。要知道之后的会试可是全国各地的举子上京赶考,这住处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摆在面前了,来晚了,不说客栈的上房,就是柴房也没位子了!
林老爷看了信,也没多说话,只是让下人将林家在外城的一座三进的屋子打扫出来。这是当年林老爷买来以防万一的,虽然后来平安度过去了,但是因为那屋子的确很不错,也就没有买掉。
很快的阳春三月就到来了!
三月初九,乃是会试开始的日子。为了保证会试的顺利举行,国家机器从初九三更天便开始了运转。三更天,整个皇城戒严,通向礼部贡院的主通道全面戒严。除非持有准考证的考生,一律不准通行。
林家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手笔,整整有十八个举人参加会试,虽然比起苏州所以林家举人的基数来说,这十八个人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但是也因此,林家上下也就一大早就忙活起来的。
吃了点东西,把东西准备妥当,林老爷便要林家的福总管领着十八个林家子弟出发了。
这一考,便是九天八夜,不到时间,谁都出不来。因此福叔看着几位侄少爷和几位侄孙少爷进场后,就让人驾着马车回来了!
而林家子弟带着长辈的期望,祖辈的荣光,世代公卿的骄傲,昂首挺胸,进入了考场,这将是他们仕途的开始。
会试比乡试和府试要难一些。府试和乡试主要考基础文化知识,靠的是记性和对经义的理解。会试则不同,考中进士,一下步就能直接做官。遇到英明的皇上,谁都不愿意选拔出来的都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因此会试的试题,更偏重于对当前制度的认知,以及一定的工作能力。
林家子弟虽然之前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但是林老爷给他们找了一些人突击了一下后,凭着林家的家养,会试还是很容易的,就是名次上可能有点问题。
等到会试结束的这一天,老早林老爷就让福叔派人赶着车子去礼部贡院,占领最好的位置。
看着一个个衣衫褶皱,发髻松散,双眼通红,胡子拉碴,浑身臭味的举人老爷们一个个的走出龙门的时候,就是那些赶车的车夫都不得不承认,这真不是人过的日子,这些人也都不容易啊!这哪是考试,简直就是直接在烤人呢!
接着林家的小厮发现林家的少爷们出来了,连忙上前去接着扶上马车。又接出来一个,陆陆续续的,总算都全了,几辆马车开始往回走,都不敢赶得太快,因为整个时候里面已经是一片的呼噜声了。当然还有附带品就是臭气熏天。
等小厮们七手八脚把这些抬出来都醒不过来的爷们抬到房间,帮着洗澡,洗头,换衣服,收拾完毕,已经满头大汗了,可是这些个人,还是一点都没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