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眼前的男子,或许她早该明白,他再怎样残忍冷情,她都有着不忍。
所以,才会动容。
所以,最终,会让自己输到没有似毫的余地。
是的。
对其他人,她都能狠下心,而对他,始终是不同的。
难道,仅源于,他是她名义上的夫君吗?
还是,她对他的感情,和对别人,本身就不同呢?
当满脑都是这个念头时,她问出这句话,连她自己都收不住口。
“朕允诺你的,何时不当真了呢?”他的眸华收紧,她不会看到。然,这句话,他终究说得带了几分悲凉的意味。
“襄亲王府上月是否真的失火,其间原因真和您无关么?”
既然问了,为何不问个清楚明白呢?
银啻苍曾利用这件事让她彻底断去所有念想,但以她如今对银啻苍的了解程度,按银啻苍的禀性,应该不会蓄意制造这起失火。
其实,这一问,她真正想问的,还是那日,他不予否认的那件事。
“你一直在怀疑朕?”他合上本敞开的衣襟,转身,背影对他,“醉妃是否怀疑,襄亲王也是朕所害?”
果然,他是明白的。
“皇上您不曾否认,不是么?”
她的心,生生漏跳了一拍,他终是要承认了吗?
承认了,也好。
她不是对他不够狠心么?
承认,即是成全。
“是,朕上元节那晚是去过街市,可,襄亲王之死,与朕没有任何关系,王府失火若是朕所为,朕不会连夜命人,妥善将王妃安置在母后宫中。”轩辕聿冷声说完这句话,半侧了脸,眸光似凝着她,又似乎只凝定她不知的某处,“醉妃,朕非出尔反尔之人,只是你,实是让朕失望。”
他终是离开。
绿荫下,仅剩她一人,斑驳的树影,落在她的脸上,参差地疏离。
可,心内,却得了些许的清明,或者说,是释然。
原来,只要他说,她就信了。
相信一个人,总比再多一份怀疑的折磨要好。
但,她却是让他失望了。
失望的,或许,不仅仅源于这份她的怀疑。
更源于出尔反尔这四个字,她在他的心里,何时竟应了这四个字呢?
她站在绿荫里,没有立刻随他而去,直到他的身影消逝在她的视线中时,她才走出这片绿荫,目可及处,没有他的身影,亦没有银啻苍的身影。
包括那泓湖泊,如镜平滑。
她犹记得,听到步声时,她望过去,看到,银啻苍似乎是往湖里走去的,接着,是轩辕聿霸道地阻了她的视线。
可,现在,那片湖里,分明是没有一个人影的。
难道,是响尾蛇的余毒发作?
这么想时,她脚步急急地奔至湖边,那里,除了,一双褪在湖边的鞋子,和一件银色的纱袍外,再无其他。
仅证明,他确实下了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