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寨的这群小孩子自小一起长大,虽然性格不同又经常打打闹闹的,但感情却极好。
不管哪个出事,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得了的大事。
尤其是想到曹元和阿罗就在他离开的这不到半日的时间,可能就惨遭毒手,魏封的心情顿时焦急起来。
想着,魏封也不多问,只是跟着秀花,一路策马狂奔,直到雁水渡口。
此时渡口,人来来往往的,与平日里一样。
没人知道可能到来的祸事,雁北王一统北方这些年,孟商部族多年再无大举进攻,有的几次扰边也被雁北的种种势力打退了回去。
这样短暂的平安假象,掩盖了天下仍然未平的现实,以及厉晋阳统一孟商部之后,对中原可能造成的威胁。
渡船由远而近驶来,秀花听着船家的船歌,心中突然起了悲凉的情绪。
这时,魏封在后面低声说道:“秀花,雁北王的人。”
秀花没有回头,只是点点头。
方才他们过来的时候,秀花就留意到渡口有许多闲散之人。
看着闲散,但却举手投足之间,都隐隐带着沙场征战多年的素养。
大公子既然势在必行,一定会控制渡口。如今出现在码头的这些人,只怕都是敌非友。
魏封暗中靠近了秀花,挡在了秀花的身后。
秀花却一动不动,只看着雁水下游。
就看她赌对没有了。
***
码头上的那些人见秀花和魏封只有两个人,相互之间使了个眼色,有几个人就暗中握住了兵器,想要突袭二人。
就在这时,秀花突4然笑了:“来了。”
魏封顺着秀花的上了目光看向下游,只见一个挂着萧字大旗的画舫从下游的雁嘴峡绕过来,缓缓向渡口驶来,船头站着一个长须老者,拱手施礼道:“渡口那里,可是少当家的?”
秀花催那上前一步,笑道:“小女正是姚家寨姚秀花,请问先生何人?”
那老者笑道:“老夫郑丘,乃雁北王府的校书郎官。今日奉王命办事,路遇少当家的,实乃缘分,还请少当家的上船一叙。”
说着,那船已经到了渡口。
秀花下了马,拱手道:“既然如此,小女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罢,对着魏封使了个眼色,便一同上了画舫,共同渡江去也。
只留下渡口的那些伏兵,彼此大眼瞪小眼。
郑老先生怎么会突然出现?什么意思?难道是雁北王知道了大公子的计划?
这时,其中一个人对着身边的人道:“快回府,告诉大公子这里的事情。”
***
画舫上,秀花对着郑丘道:“今日多谢郑老先生解围。”
郑丘摆摆手,道:“不必谢我,是二公子托我帮助二位渡江罢了。”
说罢,上下打量了秀花与魏封一番,道,“雁北王府与姚家寨毕竟兵匪有别,不过二公子恳切求我,姚家寨在雁北又素有威名,老夫不忍见雁北再起战火,才出手相救。”
秀花心头一紧。
郑丘这样说话,倒是透漏出来了不小的信息。
大公子确实要对姚家寨下手了。
秀花至今没有与萧伯浩打过照面,但仅看这人这几天的所作所为,就知道此人心狠、果决、仔细。
想着,秀花拱手道:“敢问老先生,二公子可与您说过,雁北要出何事么?”
郑丘捻着胡须,笑道:“妄测之语,老夫并不信……老夫在雁北王府多年,深知二位公子的个性。”
就是说知道,但是不信喽。
秀花心中颇为不以为然,这老者,虽然肯出手相帮,但未免太过自负,不能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