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不通。
人家都是招蝴蝶,怎么自己会招蛾子呢?
这边山脉分布着好几个村落,情况大同小异。
村里有水有电,会在固定的时间下山赶集,和外界保持沟通。
此前,有记者对村里的情况进行报道,发现他们村子最大的问题,在于食物来源。
附近村落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以打猎为生。
近现代,他们可以捕杀的动物越来越少,加上很多动物成了保护动物,导致村里人一度陷入贫瘠。
上次采访之后,专家为他们规划了新的耕地区,还送来许多可以在高海拔种植的作物。
易景臣到来时,当地已经能够自给自足,却依然保留打猎的习惯。
很多小孩学会走路之后,第二件事就要学会进山打猎。
只是现在的打猎,基本以玩乐为主,狩猎工具威力比较小,顶多只能打几只野兔子。
易景臣过来的第三天,跟随他们进山打猎,看所有孩子灵巧的上蹿下跳,感觉自己心脏受不了。
好家伙,要知道他们一旦失手,下面就是深渊,滑下去不死也得残。
再瞅瞅那帮小孩,不愧是新开的账号,有新手保护期。
此次易景臣来访,主要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教育。
当今时代,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都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认知。
这里的小孩,爸爸没读过书,爷爷没读过书,祖祖辈辈都没读过书,没有人给他们灌输‘必须读书’的观念。
即使镇上的希望小学不收费,还给他们管饭,孩子们也不愿意去。
他们呆在山里自由自在,为什么非要被关在学校?
易景臣赶来之前,陆续来过几位记者,当地扶贫干部和学校老师,也挨家挨户走访动员,收效甚微。
这里的人,领地意识特别重,对于他们描述的大城市、高薪职业、美好未来,没有向往,更不懂读书有什么意义。
易景臣到来之后,没有白费口舌啰嗦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而是用了整整五天,陪他们一起玩耍,跟小孩们打成一片。
先体验他们的生活,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
易景臣年纪小,四舍五入尚处于青春期,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
设身处地想想,自己生活在大自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突然从某天开始,有许多素未蒙面的陌生人,用高高在上的姿态说自己愚昧、可怜、冥顽不灵。
——一身反骨的少年,怎么可能听他们的话?
易景臣
始终觉得,贫穷未必等于不开心,他们没有资格擅自同情这群小孩。
他把自己摆到和孩子们同等的位置,跟他们玩了好几天,慢慢展示自己学过的知识。
比如用一块凹面玻璃,点燃一片树叶,告诉他们这个叫放大镜原理。
孩子们看到树叶被玻璃点燃,觉得新奇。
听到易景臣讲得头头是道,更加新奇。
终于,有个小孩问出那个致命的问题,“学校好玩吗?”
“我觉得那些学校里的人,每天都过得没有意思。”
“嗯,如你所见,学校是个无趣的地方。”易景臣没有过分吹捧学校,为它虚假宣传。
他目光环顾一圈,认认真真告诉所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