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爌一看,就知道这是耿如杞在夸大其词。别的或许不清楚,但是前些日子吴自勉还给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写了一封信。其间称流贼兵不过数千,乃疥癣之病。
流贼此去山西的主要目的是劫掠求食,并非有什么其他想法。
“陛下且宽心,臣之前也去信给延绥总兵吴自勉,询问陕西流贼到底什么情况。他给臣的回信中说流贼兵不过数千,也缺少兵器铠甲,还有部分老弱。”
“想必耿如杞也是关心则乱,又或许是下面的官吏为了减少自身罪责,故意夸大其词。如流贼果真有十万众,为何陕西到现在也未有一城丢失?”
韩爌这一番话说的是有理有据,由不得崇祯不信。
“爱卿处江湖之远,仍忧心社稷安危,朕心甚慰。好吧,朕这就下旨给耿如杞,令他严守各县城,关隘。以防流贼扩大。”崇祯想了想,又觉得流贼总这么放任不管也不行,“明日早朝就议一议这剿贼的事情。”
当崇祯皇帝还在头疼的时候,陕北此时已经一片银装素裹。
“这天真是怪异的很,一个夏天都没下过几滴雨,到了冬天雪又下个不停。”李朋朋穿着个短袖蹲在窑前,不停的翻看着刚刚兑换出的《初级版赤脚医生手册》。
这还是个意外收获。
当初那五个铁匠里,有一个小时候是跟着家里学医的,结果没学两年,家里出了变故,就变为了官奴,被发配来榆林卫打铁。
现在好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都不需要去县里请大夫。那铁匠光荣转职成了碎金镇的赤脚医生。
窑里烧的已经是第四炉玻璃了。前三炉烧出来的玻璃不能说失败,因为无论从纯净度,还是从大小来说,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此时玻璃。就连李自成和李锦看了都说是稀世珍宝,奈何李朋朋他就是不满意。
高二河也不知道社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玻璃。
不过前三炉的玻璃也没浪费,李朋朋找工程队的人搭了个两百余平的温室,房顶和窗户全部用玻璃,到了出太阳的时候就变得非常温暖,还在里面栽种了许多系统兑换出的蔬菜,主要是韭菜,因为这玩意儿割完了就能继续长。
碎金镇打造出的第一个小煤炉也被放置在里面。
这屋子怎么看怎么新奇,不单是玻璃屋顶和窗户,冬天也能种菜,才是闻所未闻。
温室周围天天都有人围着看热闹。
“开炉咯。”高二河指挥着几个学徒用木棒撬开厚重的炉门,一股热浪袭来,瞬间让周围温度提升了几十度。
“取出来,快。”随着坩埚被夹出,倒入了一个个模具当中,液态玻璃随着重力在模具中慢慢铺平,长时间的冷却后就形成一块块方形玻璃。
巧夺天工啊。
一众工匠围着渐渐冷却的玻璃,啧啧称奇,这次烧制的玻璃纯净透亮,没有一丝一套的杂色。
“好!干得好,过年给大伙加餐。”李朋朋对着大家许诺道。
“高师傅,下一步就是要在玻璃还热着的时候做成各种器型,这和瓷器不太一样。还需要你们多多努力啊。”
高二河连连称不敢,哪敢让社长叫自己师傅,并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社长期望。自打第一炉玻璃出炉,玻璃厂的伙食里就三天两头见荤腥。人人干劲十足。
现在整个碎金镇都知道保安队和玻璃厂是最好的去处,保安队多拿粮食不说,还天天有荤腥。玻璃厂据说未来会发工钱,而且伙食虽然不如保安队,可也比外面的人好多了。
其次就是工程队,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之下,这群人仍旧在工地忙碌着。
这是在建水泥与钢铁工厂,也就是高炉,在焦炭制造出来同时,《水泥的制作与使用》也被解锁了。
他翻阅了一下,觉得这玩意儿现在根本造不出来,难点有三处。
第一,温度。但是这个难度已经解决了,使用焦炭的高炉可以达到2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烧制石灰岩只需要16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