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宋帝国征服史 笔趣阁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陈五眼皮一跳,森然道:“斧头架在颈上,谅他们不敢说谎。”

“不必如此。要说熟知城中内情,不是有个更好的人选吗?”

陈五闻言,想了一想,突然恍然大悟,“啊!可是三当家?”

赵瑜哈哈一笑:“正是三叔。那观音庙平日里人来人往,香火不断,再加上三年中又跟着原来的住持穿门入户,县中的动静有什么是三叔不知道的?”

陈五再次站起身,道:“此事不宜迟。某这就去请三当家。”

“还是我去吧,”赵瑜也站了起来,伸手把陈五按回座位,“五哥你也辛苦了一早上,都没歇着。现下正好吃点东西,歇一歇脚。”透过窗棱,越过城门,赵瑜望向西方的地平线,“等到了午后,怕是要忙起来了。”

注1:宋代的驿传分为三等: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快;日行四百里。而后急脚就成了指代快速传递书信者的名词。

注2:宋代的秀才不同于明清,只要去州府参加选拔贡生考试的读书人就可以称为秀才。其实仅相当于明清时的童生。

注3:宋代在县设置知县、县丞、主簿和尉等职官。而昌国产盐,所以还有盐监。

至于胥吏、节级,分别是低级文员、武官,没有品级。

注4:巡检司中,巡检以下,每一百土兵,“立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各一名,押官二人,长行九十三人”。昌国巡检司额兵两百,自然有两个都头。

第六章 战前(下)

巳时初。观音庙。

赵瑜站在正殿后的禅房前,高声喊着:“三叔可曾醒了,侄儿有要事相求。”

连唤了几声,禅房正中间的方丈【注1】内终于传出声音,“瑜哥儿吗?你且等等,马上就好。”

赵瑜心中讶异,这方丈中刚死了人,而且还是至善和尚亲手杀的。虽然海盗们不忌讳这些,但他自己的房间应该是干净的,何必睡在死人房中。

又过了半晌,正当赵瑜等得不耐烦时,至善终于出来了,阳光一照,他便眯起了眼,容色疲惫,却不像睡过的样子。赵瑜忙迎上前去,正待开口,却从他身上闻到了一股阴湿的泥土味。

‘原来如此,’赵瑜低头行礼,心中一声冷笑,‘难怪当日答应得那么爽快呢。死鬼住持藏起来的香火钱,怕是都落在了这老东西的手中了。’他却也不拆穿,拉着至善,自把事情分说了一通。

“这事容易。”至善和尚听完便说,“此等好汉,城里也就两个,三叔却都认识,也一起喝过几次酒。如果去劝一劝,说不定还能拉他们入伙。”

赵瑜想了想,最后还是摇头:“还是算了,现下却也没时间收服他们。直接砍了吧。”看着和尚三叔脸色怏怏,赵瑜忙解释道,“大战当前,变数还是越少越好。像捉到的那些文武官吏,等官军来了,照样要在城头上杀了祭旗。”

赵瑜咬着牙,牙缝中透着丝丝寒气:“此次进城太过顺利,见血太少,说不定会让些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不杀几个有份量的,这城可不定能镇得住!”

巳时已尽,日将中天。

钟鼓楼上,赵瑜脸色铁青,陈五的神色也煞是难看。

“什么都没有!?”赵瑜恶狠狠地问道。

赵文缩着脖子,小声道:“什么都没有。”

赵瑜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凑近了身子,盯着赵文的眼睛:“偌大的县库啊,怎么可能都空着,好歹有点什么吧?!”

赵文不敢看赵瑜,头越来越低,声音小小的,“的确什么都没有。”

赵瑜一**坐回交椅,手撑着额头,一副颓然模样,浑身上下冒着失望的气息:“这怎么可能?”

陈五的声音比海上能让人血脉冻结的北风更冷上十倍:“那要问问章知县了。”

赵文头猛一抬,双眉倒竖,眼里都是血丝,牙齿磨得嘎嘎响,“俺去把那狗官提上来!”

赵文咚咚咚的冲下楼去,赵瑜、陈五在楼上却抓着脑袋。这却也难怪他们会如此失望和生气。cn。

赵文前面奉命去接收县库,本想着这库中是兵甲如林、粮草如山、丝棉成堆、茶酒满屋。待他打开库门一看,不成想竟都空着的。赵文不死心,搜遍了每一间库房,却见里面干净得连老鼠都没得跑。

等赵文终于灰心丧气地回来禀报,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赵瑜其实并不是很在意库中是否有粮草,反正他也只要守一天;也不在意那不翼而飞的丝帛银钱,毕竟是意外之财,得之固幸,失之为命;但他最在意的兵器甲胄都失了踪,却让他怒气勃发,难以遏制。尤其是弓弩,没有这些远程武器,怎么守城墙,是舀了烧滚了的油用瓢泼,还是飞砖头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