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宋帝国征服史 笔趣阁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海上湿气大,这铁甲不时时擦,很快就会生锈。童招讨赏赐下来的器物,可不敢损坏了。”夏三矛继续解释道。

熊将军一笑起身,他久随童贯,所得赏赐无数,夏三矛的小家子脾气,他自然无法体会。他举目环顾,周围艟舻云集,千帆竞流。有两浙残存的队伍,有淮南东路的水军,还有福建来的船只,以及原浪港寨的叛逆,百十条战船散布海上,甚至看不见首尾,如此阵势,区区衢山岛上的余孽,怕是一看就会吓晕。

远远的,有几根烟柱冉冉而上。自从两个时辰前,这些烟柱一直伴随在船队周围,这种烽火报信的策略,也亏那些海盗想得出来。不过就算被发现也无所谓,他只希望衢山岛上的叛匪余孽不要望风而逃,至少能留下几个,至少能让他问明白章渝究竟是死是活,那张烧糊的脸,却是怎么也无法分辨出真伪如何。

申时初。

巨大的帆蓬把船头笼罩在黑影中,遮蔽了身后的斜阳。殷红的余晖倾在海面,如火如血,一如即将展开的战事。

赵瑜侧头而望,赵武的三国号早已赶了上来,正并排行驶在他座舰‘水浒’的左侧,船艏外板上画着的眼睛【注1】清晰可见,不知这对能分辨海路的神眼能否同样看清他们的胜利之路。

衢山岛上几处山头的轮廓已经出现在海平线上,而官军船队的后列正在视线刚及的远处隐约浮现,最多再过两刻,便能追上他们。

战事即起。

为防东面的敌军听到随风而来的号音,赵瑜没有使人吹响号角。一名旗手站在船艉舵楼上,双手各持一面战旗,舞出赵瑜的号令——全军战斗准备。

一队队兵士手持山寨的神臂弓从舱中钻了出来,开始在两侧船舷列队。四具旋风砲早被固定在甲板上,石灰罐、毒烟球一箱一箱的堆在砲架旁。几桶湿沙、几十块湿毡都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如果船上起火,就要靠着它们。

赵瑜套了一身鱼鳞铁甲,其他兵士也都穿着鲨鱼皮铠。粗糙的鲨鱼皮不但是不但是美食,而且硝制后,坚实程度只略逊于牛皮,不在纸甲之下。半年来,岛上捕来的鲨鱼无数,制成的皮甲,浪港军中几乎人手一套。

赵文回舱中了,没有战力的他在甲板上只是累赘,但陈绣娘却手持桦木弓,穿着件黑色皮甲,从舵楼下的客舱中走了出来,站到了舵楼顶上。

赵瑜回头瞟了她一眼,没多话。这时候多一份战力就是一份战力,是死是活,就看她运气了。

官军的船队近了。眼前的海面上密布着一片黑影,至少一百艘。赵瑜眯眼细看,却不由哑然失笑。那支由不同船型的战船凑合成的舰队,前后距离拉得太开,首尾难顾,且不成阵型,都在向衢山岛被烧毁的港口挤去。

“天助我也!”赵瑜大声吼道。

唰的一声,赵武的三国号上放下了裙蓬、侧帆,船速瞬间提高,千五百料的大型战船在海上狂飙突进。转眼间就追上官军船队最后的舰只。

船头上赵武弯弓而立,在敌军惊慌的号角声中,射出了开战的第一箭。

注1:几乎所有的福船船艏两侧都会花上一对眼睛,传说中只要有了这双眼,在海上就不会迷航。

PS:明天就是本卷的最后一章,还有新一卷的第一章。请诸位多投几张推荐票,以资鼓励罢。

第一章 三年(上)

政和三年三月二十一,壬申。 【西元1113年4月8日】

已是仲春。

清明刚过,半月来的绵绵细雨终于有了止歇。云破日出,屋檐上尚滴着水,

春日的阳光已从云层缝隙中洒了下来。

苦熬了十几天,明州城南丰邑楼的掌柜李二顺终于可以松了口气,他从窗口把头收回,低声骂着:“狗日的,终于来客人了!”

一个中年汉子骑着一匹黄骝马在楼前跳下,后面跟着的两个随从打扮的一老一少,老的五十多,小的只有十三四,也各自牵着一匹黑骡。三人风尘仆仆,主人身上的衣料看起来价值不菲,两个伴当穿得也甚是齐整,但布料都皱皱的,当是浸了水后又晒干的痕迹。

见生意上门,门口的杂使小二忙迎上去,一阵点头哈腰,满脸堆笑:“敢问三位客官,用饭还是住店?”

中年汉子没搭话,只上下打量着这座三层高的酒楼,好一阵,方操着福建口音,笑道:“五年没来,这丰邑楼倒还是原样。”他一看小二,问道:“掌柜的还是姓李吗?”

小二眼睛一亮,陪笑道:“原来是福建来的老主顾。不瞒官人,原来的老掌柜,几年前浪港反贼围城的时候受了惊吓,等童太尉剿灭了贼人后,他便告老回乡了。现在的掌柜也是姓李,却是原来的三堂升上来的,也许官人还能记得。”

中年汉子点点头,随手把马缰交予了小二,叮嘱道:“我这马儿是河西良驹,不比寻常驽马,净水好料只管上,莫慢待了。这几日若照料的好,赏钱不会少你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