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电视剧清代十二帝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这部书在“陵寝规制及内葬人物”部分明确记载:“谨按:皇贵妃园寝,中建宝城,奉安皇后、纯惠皇贵妃。宝城后,奉安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三十四位,均各券。”

在“神牌位次”部分记载:“皇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七月十四日薨,是年九月二十八日入宝顶奉安,未入享,无祭。”

一位堂堂大清皇后死后受到的待遇竟如此不堪,而且官书和档案对此讳莫如深,只字不提,不能不让人深感疑惑。那么,乌喇那拉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后,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从侧福晋到皇后

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佐领那尔布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二月初十日,后妃常

第四部分 “死无葬身之地”的皇后(2)

比弘历小7岁。雍正年间,她被选中秀女,雍正帝将她指配给弘历做侧福晋。弘历即位后刚一个月,便于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将她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娴贵妃。

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十一日,弘历的嫡皇后孝贤皇后病逝,中宫皇后的位子出现空缺。当时,弘历38岁,正值中年。皇太后对于后宫无皇后之事非常关心,亲自为弘历选定娴

贵妃乌喇那拉氏为继后。为这件事,特地给弘历降下一道懿旨:

皇后母仪天下,犹天地之相成,日月之继照。皇帝春秋鼎盛,内治需人。娴贵妃那拉氏,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人亦端庄惠下。应效法成规,即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予心乃慰。即皇帝心有不忍,亦应于皇帝四十岁大庆之先,时已过二十七月矣,举行吉礼,佳儿佳妇,行礼慈宁,始惬于怀也。

贵妃之宝(徐广源提供)

皇太后的旨意,弘历不能违背,但在孝贤皇后死后不久就急忙册立新的皇后,又于心不忍。于是弘历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将娴贵妃晋升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管理后宫事务,称“摄六宫事”,等过了27个月的孝贤皇后丧期后,再举行册立皇后礼。

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五日,正式册立乌喇那拉氏为摄六宫事的皇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初二日,举行了册立皇后之礼。从此,乌喇那拉氏登上了皇后宝座,这年她33岁。

后妃氅衣乌喇那拉氏自正位坤宁以后,皇帝无论江南巡幸、盛京祭祖,还是木兰秋狝、皇陵展谒,都令皇后伴驾同行。乌喇那拉氏嫁给弘历20年来,虽然很受宠,但还没有生过一男半女。她被立为皇后刚一年半,就于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第二年生下皇五女。乾隆二十年(1755),又生下了皇十三子永璟。乌喇那拉氏在5年内,连生了2男1女,这足以表明她自立为皇后以后,比以前更为受宠。那么,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这位红极一时的中宫皇后失宠,竟使乾隆帝不愿与她死后同穴呢?

乌喇那拉氏个人小档案

姓氏:乌喇那拉氏出生:康熙五十七年(1718)二月初十日

属相:狗父亲:那尔布

丈夫:乾隆帝弘历子女:2子1女

入宫:雍正后期封娴妃:乾隆二年(1737)九月二十四日

封娴贵妃:乾隆十年(1745)正月封皇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七月

二十三日初一日

册立皇后:乾隆十五年(1750)八最得意:被立为皇后

月初二日

最痛心:失宠卒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七月十四

第四部分 “死无葬身之地”的皇后(3)

享年:49岁入葬:乾隆三十一年(1766)九月二十八日

陵寝:裕陵妃园寝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万依、王树卿、刘潞著《清代宫廷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