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是难为你了。朝中有你这般忠心耿耿朝气蓬勃的臣子,真是我李世民之幸事。”
这话说的罗彦心里有些发虚,连声称不敢。
看着李世民脸色逐渐缓和,罗彦这才谨慎地问道:“陛下,方才打赌的事情,你不会反悔吧?”
罗彦问这话的时候就像是小孩子试探大人一样,让李世民一阵好笑:“既然打赌你赢了,那我也不会反悔。只是,这件事情还需要我好好考虑一番。你什么时候随军出征,担任什么职司,这些事情都需要安排好了。”
望着罗彦,李世民有些感慨地说道:“你的能力,才是真正让我犹豫不决的原因啊。”
说完也不向罗彦解释更多,走到千军前面,高声说道:“今日演武,朕非常开心。你等的表现不枉我这三年来承受的压力。想必你等也听说了,不久之后,我大唐便要出征突厥。战场上的你们,杀敌立功是你们应该做的,我要求的是,但有大战必有尔等,尔等出阵大战必胜。你们,能不能做到?”
“战必有我,我必克敌。”也不知道是喊了多少年的口号,但是而今听起来,依旧觉得热血澎湃慷慨激昂。
连罗彦都忍不住说了一句:“要是到时候我掌这支兵马,必将那颉利擒来献给陛下。”
虽然身边的人都觉得罗彦有些吹牛,不过转过身来的李世民却一脸开心地说道:“对,就是要你这样的志气。”
一行人在李世民愉悦的笑声中回到了太极殿,开始面对永远也看不完的奏疏。
时间转眼就到了十月,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筹备和计划,出征突厥的事情终于正式确定了。这天朝会,当李世民听过朝堂中众官的奏报,一脸严肃地对殿下说道:“突厥先前与我和亲,本为姻亲。然阴助梁师都这般逆贼,更是屡犯劫掠我边境百姓,实为姻亲所不取。自今日起,我大唐对突厥宣战。”
听到李世民这个一句话,群臣脸上都是一紧。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当然了,面色严肃,但是内心都充满了期待。
“命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入突厥腹地……”一系列的任命下来,六路大军悉数由久经沙场的大将军率领,而且悉数交付便宜行事之权。
李世民的手笔不可谓不大,好多事先不知道计划的大臣一时间都惊呆了。
这样的手笔,比开国初期数路大军攻伐大唐周边诸豪杰的情形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李世民此次征伐突厥的决心。待旨意宣读完毕,李世民对殿中接旨的数位将领说道:“此番大战,倾尽大唐所有物力。若是不能一战而定,一旦形成对峙之势,大唐就要重蹈前隋大业年间的覆辙。众位将军,大唐,就拜托你们了。”
话不可谓不重,以李靖为首,登时拜道:“必不令陛下忧心,我等必将那突厥尽数灭了,以显我大唐神威。”
满意地点点头,正当李世民要宣布退朝,让群臣各自回去准备的时候,忽然见李靖上前一步,央请李世民:“陛下,微臣此次出征,深感责任重大。然近年来劳于军务,精力多有不济,唯恐有一时疏漏,颓丧了北伐大计。因此臣还想向陛下要一个人,以辅助微臣。”
李靖这话让别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李世民已经将张公瑾分配给他做副手了。这样一说,明显是看不起张公瑾咋滴?
“哦,到底是何人?可是你那得意门生苏定方?他不就在你所率大军之中担任将领么?反正我已经给了你便宜行事的权利,这个不需要征询我的意见啊。”
“苏定方虽然勇武,也跟随微臣学了不少的兵法。但是和我所要的人比起来,还差了不少。”
“不是苏定方?难道是侯君集?”
“也不是潞国公。”
“那你说说,到底是谁?满朝文武,我实在想不出能够让你如此看重的人了?”倒不是李世民有意忽略程知节尉迟恭他们几个。越是大战的时候,越要注意后方的稳定,而程知节他们几个,正是领了这样的重任。在大军征伐期间,严加镇守大唐境内。
“微臣想要的人,便是陛下近臣,中书舍人罗彦。”
“什么?”不仅是李世民,只要是在这朝堂上的,没有一个不惊叫出声的。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合着要的就是这位啊。
当初罗彦请求随军出征确实引起了满朝上下的关注。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抱着一副看戏的心态来看罗彦上蹿下跳的。谁都知道,征伐突厥这样的大事,李世民越是重视,就越不会强加干涉军务。即使是如今率军的主将,那都是兵部和十二卫的将军共同参议才有的结果。
谁想到,到最后还真是让罗彦这家伙如愿了。
“代国公,罗彦是不是到你府上求你了。早知道你让他求我啊,求我我一定让他去,虽然我说话不管用。”惊讶过后,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这里头有黑幕。向来好事的程知节站出来,也不管李世民在场,张口便如此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