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想到这儿,她不禁扪心自问:“这些年,他对我的忠诚付出不比任何人少,所以我真要放弃他吗?当初我为什么会选择他,因为他像条忠心耿耿的狗,可这条狗咬死了太多的人,倘若把他留在身边我就是一个恶主人,如果把它好好处理,我不过是个养条恶犬却懂得大义灭亲的好主人。唉,他回不来了呀。可作为主人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当她痛下决心也给周兴铺好路之后,她以最轻的罪名弹劾周兴,因为有了她的暗箱操作等她把弹劾放出去,立刻就有人跳出去给周兴求情。
她这明里放火,又暗里救火的伎俩,则天皇帝自然看得很清楚,为了不让大家都太难看,则天皇帝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周兴从轻处置,将其贬到了地方任职。
她刚把周兴的事处置妥当,贺兰敏之又抛来个烫手山芋给自己处理。
因为各国对贺兰敏之的钱庄实行的那一系列打压政策,让各国挤兑危机越演越烈,导致原本充足的储备银被兑换一空。摆在贺兰敏之最好路莫过于明哲保身,放弃兑现承诺,卷走一大笔银子隐姓埋名的继续过富贵日子。
可贺兰敏之却不甘心耗费数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他一边安抚着挤兑的各国百姓,一边到处奔波借银子填补空缺。他实在走投无路,才厚着脸皮登门向李令月借银子周转度过危机。
当贺兰敏之灰头土脸出现在面前,李令月便猜到他此行地目的,可她却故意不捅破这层窗户纸,任由贺兰敏之没完没了的说着最近的倒霉事,她则默不作声的喝着茶仔细听着。
贺兰敏之见自己说了老半天,李令月也没有半点要慷慨解囊帮自己度过危机意思,他心里很不痛快将脸色一沉,重重放下手中的白玉茶盏,一甩衣袖起身道:“打扰了,先告辞了。”
其实,李令月一直在心里琢磨着,贺兰敏之在各国开设的钱庄可有数百家间之多,要想扑灭这场火可不是一点点银子可以解决问题。
再则贺兰敏之没了昆仑奴兵团的支持,又与各国君王积怨已深。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如今不管砸多少银子下去,都是石沉大海。在这样的极端恶劣的形势下之下,与其费尽心力去保住钱庄买卖,还倒不如趁着还有银子傍身之际赶紧脱手,再谋后路。
正因为李令月知道,贺兰敏之这趟来借的肯定是笔巨款,而且极有可能有借无还,她心里才会有这么多顾虑。可她偏偏又受了贺兰敏之诸多恩惠,倘若在贺兰敏之遭受灭顶之灾的之际袖手旁观,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当她思虑至此,又见到贺兰敏之大动肝火,她在心里一权衡,只好温言细语道:“都这些年了,你还了解我的脾气吗?我不喜欢拐弯抹角,有什么难处大可以说出来,只要我有的,对你绝不会吝惜。”
听到这话,贺兰敏之终于转怒为喜,他来到李令月身旁坐下,亲昵的拉着她的手,柔声道:“有你这句话,就算为你死我也甘心。”
李令月娇嗔道:“瞧你!好端端的说什么活啊,死啊的,多不吉利!你想要我怎么做?”
贺兰敏之稍稍理清思绪,方才开口道:“钱庄的生财之道无非是将别人存进来的钱,以高额的利息出借给需要的人。其实,以我多年积累的财富,就算把发行出去的竹块银全都兑付成也现银也绰绰有余。可事情坏就坏在这场挤兑危机来得太过迅猛,让我措手不及,一时半会出借银子又收不回,而那些刁民又不分青红皂白的吵着要兑现。我东借西借已经填补了一些资金缺口,可还差五十万两,你能在三天之内替我筹到这笔银子吗?”
听到这个令人咂舌的数字,不禁瞠目结舌的李令月在心里骂骂咧咧道:“什么?五十万两?这混蛋是当我公主府有金矿啊?这混蛋还真敢开口!可既然话都说出去了,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替这混蛋筹啊!今年我是犯太岁了,怎么竟干这种倒贴钱的赔本买卖!”
面对五十万两的过分要求,她心里虽在泼妇骂街,可脸上却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对贺兰敏之轻描淡写道:“好吧!不过,得多给我几天时间。”
贺兰敏之连连点头同意,喜不自胜的将李令月拥入怀中,不断在她耳边说着感谢的话,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李令月只能一个劲翻着白眼,表达着心里的极度郁闷之情。
--0---0---小--说---00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正在这时,外面的丫鬟进来传话说一个叫花子正在府外吵着嚷着要求见李令月。
李令月趁着丫鬟传话的当口,推开正在耳边说着肉麻情话的贺兰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