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方面,框架效应是很常见的。人们总是由于语言表达的不一样,而对同一事物,同一种意思表示,生发出不一样的感觉,从而作出不同的选择。一个人在回答朋友的计划与打算的时候,一般不会说“希望你不要失败!”,而是说“祝愿你成功!”。一个人在问朋友“我还要还你多少钱?”的时候,显然比他问朋友“我还欠你多少钱?”更为友善。
在经济学上,特别是在营销方面,框架效应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在实际上相同的两种价格或两种销售方式,当消费者感觉某一价格或某一种销售方式所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或感觉某一价格或某一种销售方式更划算,而另一种不那么划算的时候,他们就会针对它们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心理评价、决策思维与个人态度。举例言之,有两个零售点,一个零售点在售卖某几件时新小商品的时候,买一送一,单件价格为2元;另一个零售点在售卖同样几件小商品的时候,没有开展买一送一的活动,单件价格为1元。由于框架效应,部分消费者倾向于第一个零售点的售卖方式,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所以感觉买一送一让他们占了不少便宜。对于这一部分的消费者来说,第一个零售点的售卖方式更能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第一个零售点将“买一送一”的大字招牌树立在零售点门口的行为就是一种利用框架效应来吸引眼球、制造售卖热点、激发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销目的的手段。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专往事——遭遇敲诈
新生的时候。一个不认识的别班的同学忽然走到寝室:你有饭菜票吗?我回答:我有!干吗?——你拿来给我吧!是那种平淡而波澜不惊的口吻;同时伸出一只手。当时我就心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我又不认识他!我也不是他爸爸。莫名其妙;居然向我要饭菜票。我颇为疑惑的打量着这个人:我自己要用啊!可马上就发生了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情况。那人居然还生气了!他脸孔一板;红脖子扬起;凶光毕露。
吓得我赶紧打开自己抽屉;将里面的饭菜票全部拿出来;再加上手中的一两块;一共四五块;对视着他那板着的脸孔;恼怒的眼神;表白交代:就这些了!可是这人却回答了一句:嗷!是吗?就走了。留下一连串的想象和空白。
后来才知道自己遇上了新生多半要遇到的问题;敲诈勒索!手段简便直接的很;面对面的要钱要物。不给就找麻烦;打人!
中专往事——曾经的诗人:我
*一————于1998年中专毕业时写在同学的毕业纪念簿上:
《尝试》
自己有几根*
别人是不知道的
自己虽然也不知道
但数了数
就知道了
*二————于1998年中专毕业时写在同学的毕业纪念簿上:
《拼搏》
自己有几根*
自己数了数
告诉别人有几根
别人不相信
叫他自己来数一数
他就清楚了
《无题》给女班长的赠言:
从前,我以为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
男人刚强,女人软弱
有一天,我发现
自信的女人同样刚强
而有的男人,却做了软弱的女人
《离别》
那一时刻
就此凝滞
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