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杨明的叫什么 > 第15章 培训班(第1页)

第15章 培训班(第1页)

过了年,杨明就虚岁二十了,重生近四年多来,通过自己努力,生活方面终于在新的世界打下了一定基础。

琉璃厂那个废品收购站离他居住地不远,以前是这附近唯一的废品收购点。大名鼎鼎的“荣宝斋”就在它东边路北一百米。

闲聊时曾听徐红玲说过一嘴,他就上心了,专门去看了看,确实破烂不堪一个地方。院子不算小,大概五六分地样子,主要是地势低,一下雨院子里积水严重,现今连看守的人都撤了。

至于王东方说的大红门地块,他没听说过,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但他知道那地方后来在三环里,买了绝对划算。

一直到春节前,王东方都没有消息给他。杨明知道国企就是这样,事情拖着很正常,特别是这种事情,领导轻易不会吐口。

过年期间,杨明去看了老邻居们。搬走后,以前那些龌龊事都不提了,再说他提着礼物来的,每家都对他客客气气,告辞出门时还拉他吃饭。

老邻居们客气的举动,他都推了,杨明主要是来看刘长有的,杨建军说他身体不好,严重到已经卧床不起程度了。

刘家人用了杨明家原先厨房做饭,刘玉贵住到了外间,房间看起来大了不少。

刘玉贵领着杨明到里屋,一见刘长有,杨明心里震惊不已,斜躺在床上的刘长有,骨瘦如柴,脸色苍白,一年多没见,竟然病成这个样子。

杨明拉着刘长有:“刘叔,怎么不去住院,在家里哪有在医院方便啊。”

刘长有喘口气,有气无力说道:“哎……厂子穷啊,我这样的好几个,反正都这样了,拿点药,在家躺着慢慢养吧,不给厂里和国家增加负担了。”

杨明嘱咐了几句,和刘玉贵出了里屋,来到院子里,杨明皱眉问刘玉贵:“刘叔说厂里还有和他一样的病人,估计和厂里环境有关,石棉本身就是有害物品,你在那儿上班还是要小心。”

刘玉贵掏出烟,给杨明一支,杨明犹豫着接过来,点上抽了一口。上辈子是个烟鬼,这辈子本不打算再抽,可生活实在太无聊,这些天他渐渐又开始抽起来。

“我姐正给我跑动,看能不能换个单位,其实厂里领导,工人们都知道这病是怎么得的,但……有什么办法呢。”刘玉贵无奈说道。

正说着话,田红梅和刘玉凤从街上回来了,见杨明来了,田红梅热情拉住他的手:“石头,你可回来了,这一搬家啊,你就没怎么再回来过,以后要常回来看看,毕竟这里是你的家,邻居们也常念叨你们爷俩。”

刘玉凤拉开屋门,扭头说道:“石头,进来看看,这里可是你曾经住的地方,看看姐收拾的怎么样。”

杨明进屋一看,外屋还是做饭地方,没什么看头。刘玉凤带着他进里屋,杨明看墙是刮过大白的,醒目处贴着几张香江男明星画报,床上用品干净整洁,透着一股淡淡清香。

“挺好,比我住时候干净多了,姐是个雅人,桌子上还有熏香,真不错。”杨明找不到屋里有什么亮点,实在不知道怎么夸了。

外屋田红梅张罗做饭,杨明出来说道:“田婶儿,我得回去,家里就我爸在家,他那身体您也知道,可别忙活了。”

回到家,杨建军问刘长有病情?杨明叹息:“不好,听他喘息声就知道肺有问题,是职业病,他心里也清楚,养一天是一天了。”

过完年,上班后杨明就去找王东方,问他出售收购点有没有什么消息?

王东方说领导还没答复,听领导意思是看今年预算情况,如果真要出售,最多是琉璃厂那一处地方,大红门那处估计不会考虑。

杨明心里明白这事儿急不得,放了包烟在王东方桌子上,就离开了。

84年,杨明重活4年多,慢节奏的生活他已经适应了,觉得这种生活真的挺不错的,特别是食物,纯绿色食品,口感那真叫一个好。

上班没几天,他发现隔壁招待所夜间很多房间都亮着灯。

吴金全来聊天时问他是不是住人了?他随口说是个培训班,都是些年轻人,好像培训《红楼梦》讲座什么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