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奥运明星的故事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去了,只因为它的配色设计之美在全国都非常少见。现在大街上的公共汽车多数都被涂上了花花绿绿的广告,广告用色都是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看久了会产生视觉疲劳,让本来就浮躁的都市生活更加烦心。如果全国的公共汽车都能做到这么赏心悦目,人们行走在路上的摩擦必然会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和谐舒心,我们的政府机构又何乐而不为呢?”

——西蔓博客

透过东方广场一间办公室的透明玻璃看下去,车水马龙的长安街和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尽收眼底。某个夏日的黄昏,夕阳不经意地点缀在这间办公室的花盆、沙发以及书桌上,色彩明亮而温馨,散发着芬芳。这间办公室的女主人叫于西蔓。她的西蔓色彩是全国第一家专业色彩咨询机构。

2001年1月,她的新书《西蔓美丽观点》问世,短短3个月已经再版4次,“我没有想到能得到大家如此的厚爱和认可,深感‘美丽警察”称号下的责任重大。有不少朋友反映新书中对男士朋友形象的建议太少,我打算再写出一本新书献给关注形象的男士朋友们。”她被爱美的人亲切地称为“美丽警察”

于西蔓是个有远见的女人。尤其是对色彩。尤其是对中国。

谈起她的工作,于西蔓说就是把色彩的知识及文化传播给广大人群,鼓励中国人先从个人的形象范围做起,然后再延伸到企业,甚至,延伸到整个城市或整个国家。“我的客户大体分两种:一类服务是普通的个人咨询,为顾客提供个人色彩诊断及建议参考、个人款式风格诊断及建议参考等;另一类服务是针对企业的,提供企业的色彩营销,可以是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橱窗设计的色彩主题,甚至是一个城市在建设上的色彩规划等。”

从1998年回国创办这家公司开始,于西蔓就成了积极的色彩“布道者”。

一、奥运会发现美丽

1999年,在国内色彩市场上摸打滚爬一年多的于西蔓,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突然有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让她感到万分惊喜:当时的北京奥申委办公室找到她,于是她成为了北京申奥进程中城市改造专家组的28位专家之一。

2000年前后的北京,申办奥运会进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而作为有希望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北京,城市改造、城市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每天都是推土机的轰鸣声,每天都有新大楼拔地而起。

“也许当时奥申委在媒体上发现了我吧,我的色彩理念太超前了,当时国内还没有色彩观念。”回忆当年往事,于西蔓一脸自豪,“北京奥申委把我们这些专家召集在一起开会,有建筑、照明、民俗、美术等方面的专家,但色彩方面的专家却只有我一位。”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也是申办2008奥运会的主要城市,有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太重要了,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脸面,还直接决定申办成功与否,于西蔓谈起了当年给奥申委提议的情形:“北京是什么样的颜色,这是人家来北京最直观的印象,北京的色彩会告诉世界,北京是什么样的,崇尚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而北京每天都在搞建筑,假如把北京的城市建筑想象成一个油画,是不能任由建筑者随意涂抹的,必须精心设计色彩外观,才能给人以美感。”

“就像世界上每一个大城市一样,北京需要有自己的主色调。”它应该是由政府出面组织专家进行1—2年的考察,根据四季色彩的变幻对比、四季空气明亮度的对比、绿化在每个季节鲜亮程度的变化……考证许多东西后作出选择。”“这个专家组应该有建筑学家、历史学家、人文学家等,当然也要有色彩顾问。”“现在离那天还有3年时间,我们得抓紧点,能够让北京在2008年看起来更好!至于我,我愿意无偿地去做这件事!”

于西蔓: 五彩人生 七彩世界(2)

二、源于那年那梦

“还记得有次在餐厅里见到一位老太太,特别震动。那时候我也就二十五六岁,没见过比我妈妈还好看、还会打扮的人,那老太太的穿着品位让我很羡慕。当时我想,我也挺爱美,要学着打扮可能更好看。”

“人不可能同时坐在两把分开的椅子上,天职,永远都是最适合你的椅子。我认定,色彩咨询顾问就是我一生的天职”。

年龄很小的时候,于西蔓就对美有特别的神往。出生于东北的她在文工团大院长大,这使得小时候的于西蔓特别爱美。但那时候她赶上的是一个没有色彩的年代,人们并不敢大胆地以色彩来表现自己,而她则尽可能地去发现搜罗颜色好看的衣服来穿,1987年,于西蔓经过严格的考试被公派去日本航空公司研修。1年后,她考取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研究生。和大部分留学生一样,于西蔓当时也异常艰难,高昂的学费、让她头疼的数学……

然而,不同于大多数留学生的是,艰苦的学习并没有让她放弃生活之乐。在学习之余,她挤出时间去参加化妆、插花、丝巾系法的学习班,并将很多钱花在买时尚杂志、丝巾、时装上。别人都觉得她这样做不可思议,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正是这些唯美的“奢侈”,一点一滴地积淀成她日后色彩事业的坚实基础。

美丽的梦想积聚起来,就成了人生的追求。1998年,她回国创业。她被众多媒体称之为“中国色彩第一人”。她把国际上流行的色彩咨询业引入中国,为个人、产品、企业,乃至一个城市,寻找与其匹配的色彩风格规律,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

“女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适合相夫教子,有的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燃烧。我是后一种人,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拿破仑说过,当你到了一个不熟悉的城市,你就要研究它以期占领,因为战场永远和梦想一样辽阔。”

三、找到自己的颜色

这么多年,每一天她都觉得这个职业真好。“我现在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下去也有更多的动力和韧劲。”她说:“我可能是公司里精力最充沛的人、最爱笑的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想办法克服,白天嗓子累哑了,晚上还要给各种媒体写专稿,最近还集结出版了《女性个人色彩诊断》、《中国人形象规律》等五本系列丛书……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还是精神抖擞,因为工作让我有成就感。”

“布道”起步过程很艰难,当时西蔓还和手下的员工开玩笑说:“如果没有顾客上门,也没人打电话来咨询,你们千万别急着辞职呀。”她并没有像别的企业那样采用广告攻势开拓市场,而是先作了几场色彩理论的演讲,告诉人们怎么找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第一场大庭广众之下的演讲是在王府井的世都百货,“西蔓色彩工作室”的大招牌早就摆出来了。准11点,她打扮利落走上台,却发现台阶前一个人都没有。拿着麦克风,她进退两难,当过大学老师留过学,但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大街上卖鸡蛋的,必须自己吆喝。好不容易她开口了,对着假想的观众演讲。3分钟后来了三两个人,10分钟后有了一小堆人,过了半小时,台前挤得水泄不通……演讲结束后,掌声很热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她腿一软,趴在桌上眼泪就掉下来了。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