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段时间李元景不打算继续住在长安了,不过王小意还是被他留在了长安。
&esp;&esp;两个人年纪还太小,过早的接触成人生活,对他们自身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
&esp;&esp;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就算没有怀孕,对身体的发育还是有些影响的。
&esp;&esp;这些事情李元景没办法去左右整个大唐,但却可以从自我做起。
&esp;&esp;而接下来这段时间,他要忙的事情也有不少。
&esp;&esp;手中拿着刘虎调查来的结果,有些毛糙,但却比自己的要求详细了不少。
&esp;&esp;比如说郑家,或者说几大世家在赚钱方面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esp;&esp;排列首位的是粮食,世家在长安都有粮铺,天下各州,也几乎被几大世家各自瓜分,很少有入侵其他市场的案例发生。
&esp;&esp;排列第二的是放贷,作为最大的地主之一,世家的放贷一点也不比乡村老财善良多少,放贷是他们执行土地兼并的主要手段,其效率之高,代价之低,远远超过了直接拿钱去买地。
&esp;&esp;刘虎甚至还找出了一个实际案例,贞观元年,岐州乡下一个土沟村的孙老汉秋末耕种的时候借了五十亩地的粮种,双方约定借钱期限为一年,到期归还十贯钱。
&esp;&esp;正常情况下亩产约为一石多一些,按照当时的粮价,一石粮食能卖三贯多。
&esp;&esp;但是收购价却被压的很低,地主乡绅又不准百姓私自卖粮,必须卖给限定的人。
&esp;&esp;也就是说孙老汉需要拿出十亩地的产出才可以还上这一笔钱,但天不遂人愿,贞观二年发生了大旱,加上少量的蝗灾,导致粮食产量骤降,地中的产出孙老汉自家都不够吃,更不要提还钱了。
&esp;&esp;然后利滚利,短短三个月时间,孙老汉的五十亩耕地就成了郑家名下的土地,五十亩地的粮种,一年时间换回了五十亩地,这样的交易比比皆是。
&esp;&esp;最终刘老汉一家苦不堪言,觉得生活无望,被迫迁至边境,但是这一家人并没有走到边境,而是饿死在了途中,惨遭另类灭门。
&esp;&esp;排列第三的则是布匹,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是生绢,普通百姓用的就是这一种,价格随着灾年也上涨了不少,目前四百钱左右一匹。
&esp;&esp;除了这三个最赚钱的,郑家还开有当铺,杂货铺等店铺,几乎涉足了所有他们能看的上的行列。
&esp;&esp;李元景深深的皱着眉头,事实要比他想象的更难。
&esp;&esp;虽然嘴上说起来挺容易的,比如说让粮食产量增加,以此来打压粮价,推动官仓提高收购价格,允许百姓将粮食卖给官仓,这样能最大限量的减少世家手中的存粮。
&esp;&esp;比如说开个钱庄来放贷,只要少量的利息,以此来挤压世家靠放贷这条财路。
&esp;&esp;但这些事情都不容易,也不符合自己的初期目标。
&esp;&esp;李元景把目光放在了布匹上面,世家的底蕴不是自己能比的,刚开始盘子铺的太大,只能是闲自己死的还不够快。
&esp;&esp;杨里已经从科研工作中解放了出来,根据李元景的指示,杨里搞出了曲辕犁,然后桃子被程处亮摘走了,自己只拿了两百贯的赏钱。
&esp;&esp;虽然心里面不断的妈卖批,但表面上还是要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