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龙在做出火药后,就开始制作火镰。陆子龙到了“鹿部落”之后之所以被称为是“鹿神”,除了他惊世骇俗的出场方式,更在于他轻而易举的解决了“鹿部落”的火源问题。
“火源”在原始部落中太重要了。首先火能御寒,帮助原始人渡过漫漫的寒冬。其次火是原始人黑夜里驱赶虫蛇野兽的最有利工具;
再次火能将食物烤熟,吃熟食易于吸收,使原始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营养,同时火也杀死了很多食物中的寄生虫和细菌让原始人减少了疾病;
更为重要的是“火”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刀耕火种,增加了产量;而青铜、钢铁等金属工具的发现和制作都离不开火;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来说“火源”就是原始部落的生命。
但是在原始部落,“火”是很难长时间保持得住,总会发生意外情况使火种熄灭,就比如陆子龙降临“鹿部落”前“鹿部落”火种意外被洞内的水浸湿熄灭。
陆子龙后来也交给大家钻木取火。虽然钻木取火在这个时代是比较有效而且简单的取火方式,但是真正的操作还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钻木取火需要选用非常干燥的,易于燃烧的木材,比如干榆树,干柳树的木头等。其次钻的过程也非常长,而且旁边还要放许多干树叶,干稻草一类易燃物质,一旦木头有稍许火星,火星就可以掉在极其干燥的材料里,逐渐把它们引燃。
由于钻木取火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情,陆子龙早就有改进取火的方法的打算,但一直没有空闲,现在终于有了时间。
火镰是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在中国古代曾被长时间使用。
火镰具体诞生的时代,已不可考,至宋代火药被发明,火镰的使用价值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不仅是百姓日常生活的用具,一些火器也须借助火镰击发。如《水浒传》的第84回:"自有引火的药头、火刀、火石、火筒、烟煤藏在身边。"这一时期,火镰就已具有了军事用途。
及至明末清初,烟草传入中国,火镰更是成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不仅家居必备,还增加了随身携带、随时取用的需要。
这一时期的火镰,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增添了大量个性化的设计。如火镰的体量大小,敲击火石的朝向,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喜好定制。
普通的火镰,除刀刃部分外都会用皮革包裹起来,方便使用者持握,敲击取火,顶端的位置还设有系绳的孔扣,可用绳子悬挂在身上或装入特制的荷包中。
而一些世族贵胄、富商大贾为了彰显身份和富贵,用金银或白铜制作火镰的持把,上面雕饰各种吉祥图案,或者镶嵌玛瑙、红珊瑚、绿松石之类的宝石,使之炫目耀眼。
一些悬系火镰的绳带,也是用银子打造连缀而成,极显奢华之气。在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当中,火镰于实用性之外,还有着身份道具的作用。
就和现在的手机一样,虽然都是通讯工具,但是却有很多品牌,有很多的额外的炫酷的功能。
甚至到了清代,火镰还成为定亲的聘礼之一,以寓娶媳贤淑,能够尽心侍奉公婆。
火镰的制作比较简单,它由火石、火绒、火钢三部分组成。
火石就是燧石,若无燧石也可用鹅卵石充当,河滩上遍地都是经过河水冲刷并于石头间相互碰撞、摩擦留下的质底比较坚硬的鹅卵石,数量巨大,取材容易。
火绒就是火绒草(艾蒿)的嫩叶。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自身还具有抗菌、防霉、防虫、镇咳祛痰的功效。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居家常备艾,老少常无患"以禳毒气的习俗。艾蒿也是非常常见的植物,在原始山林尤其是河滩边遍地都是,取材也非常方便。
古人将新鲜的火草采摘回来,趁潮将“火草”背面的条状绒棉撕下,晒干后捻成团,再蘸上硝或硫磺就制作出火绒,这样的火绒遇到火星便能引燃。火绒也可用棉絮等做成。
虽然“鹿部落”附近有很多火绒草,但是由于陆子龙没有提前准备,现在天寒地冻的也不好找,于是他用圆盘锯锯下来干燥的松木屑蘸上硝石制作了火绒。
至于火钢就更好做了,就用一小块硬度不太强的普通钢条,经热处理及打造成弯弯的镰刀形状成为火镰的主件。
由于材料很容县寻找,很快陆子龙就制作好了几个简单的火镰,他试着用火石和火镰摩擦了几次,每次都能迅速的点燃火绒,这让他很满意,于是交给“工业部”下属的“机械司”(机械部),让陆铁匠安排人大量制作。于是很快“鹿部落”便又出现了一件快速生火的“神器”。
顺便说一下,中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古代的“火柴”就出现了,比英国人沃克发明的安全火柴早1245年。
中国原始火柴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士,由于他们发现了硫磺。硫磺易燃的特性便被他们发现并利用制作出“法烛”。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布帛杂事·法烛》记载,汉代淮南王刘安招揽术士延八公等撰写《鸿宝方毕方》,书中就有“法烛”一项,法烛就是后来所说的发烛,都是火柴的前身。因当时法烛并不是人们急需之物,所以并没有流行开来。
1986年,英国人罗伯特·斯普尔经过考证,提出火柴是中国人发明的观点,发明者竟然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宫女,第一根火柴发明时间,正是北齐灭亡的那一年——北齐承光元年(公元577年)。
当时,北周攻打北齐,北齐物资短缺,尤其缺少火种,做饭都成问题。艰苦的环境激发了宫女的灵感,发明了史上第一根火柴。当时北齐后妃和一班宫女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火镰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神奇地发明了原始火柴。
北齐被宿敌北周灭亡之后,一些后妃宫女流落街头,贫苦无助,就以贩卖“发烛”为业。她们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群买火柴的“小女孩”。这在《资治通鉴》中有明确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发烛为业。”
北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一书中提到,有人用松木条浸染硫磺,贮存起来备用。与火一接触,就会燃烧起来,火焰如同谷穗。
这种神奇之物,当时称为引光奴。后来,它还成为一种商品,起了一个名字叫“火寸”,“火寸”类似于今天的火柴。
到了南宋时期,发烛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但范围不广。元代,“余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淬儿,用于发火。”这种发烛和现代火柴的功能很相近。
发烛需要用暗火引燃,就是以“阳火”触碰“阴火”,引燃发烛,它实际上是一种引火材料,与现代意义的自发起火的火柴是有本质区别的,但这也足以体现我国古代先民领先世界的胆识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