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缭乱三国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向儿!免了!皇上睡了!”

张向狐疑,京城闹得如此场面,少帝居然能安然入睡。

车内的少帝和陈留王更本没睡,外面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陈留王伏在少帝耳上轻声说:“你我得想办法逃!”

“如何逃?”

“我说不上。到时候你随我跑便是!”

张让与张向又说了会话,交代了些事情,张向也确定了少帝确在车里。张让正要命宋典他们启程,前往张向的孟津暂避。才走了几步路,张向就向自己的衙役使眼色,然后表情狰狞向张让他们道:“走!哼!哪里走!你们这群乱臣贼子,你们的死期到了,一个都休想走。”

“张向!你”张让气得直抖,张口结舌,诧愕不已。张向已大喝一声挺身而上,一刀砍向张让,张让后退了一步,没被砍着,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正在混战中,只见远处一支军队明火执仗冲这边而来。原来张向知道自己衙役人少,来之前早已派人去联络洛阳方面的人。洛阳得到消息后,因袁绍还在收拢兵马,尚书卢植当即遣河南中部掾吏闵贡的部队前往救驾。

趁着混乱,陈留王悄悄敞开车窗,又在少帝的腿上捏了一把。随后他们相继钻出了车窗,滚落到道旁的芦苇丛中。马蹄、人腿贴着他们的脑袋踏了过去他们顺着岸边爬。芦苇叶子从他们的脸上拂过,露水滴到他们的手上颈上。渐渐地人和马声在减弱,而蛙声和不知名的秋虫声蓬勃起来。陈留王拭着泪说:“此间不可久留,我们且到河对岸。”于是两人把衣带结在一起,小心翼翼的涉水过河。也许因为旱季水浅,竟被两人顺利的渡过了河。过了河,天际也已朦朦亮了,他们又饿腿又酸痛委实走不动了。此时荒鸡一声鸡鸣传来,令他们精神一振。举目看去,前面是一处岗坡,坡下杂草浓密。

陈留王便说:“我们在哪草丛里歇一歇吧?”

少帝说:“好。”

两人一躺进软软的茅草,马上感受到一股特有的温馨,比躺在宫里雕龙绣凤的床榻要舒服得多了,两人委实累了,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了。

又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他们又听到了杂乱的马蹄声和人讲话的声音。声音由远而近,显然不是一两个人,讲话的声渐渐清楚起来。只听一人在说:“大哥放心,我已让曹安带先我出城的五百人追上老爹和夏侯渊的车队,有一千人保护,一路应该安全些了。”

后一人“恩”了一声,显得有些无可奈何地说:“也只能这样了。”前面那人继续解释着什么。

当这些人走得更近时,陈留王刘协竖起耳朵仔细分辨,前面那人的声音好像在哪里听过,总于忍不住好奇,伸出小脑袋向外望去。真巧马队有人朝这边看,看见有人叫了起来“什么人”叫声惊动马队停了下来。立时有人拨开草丛前来查看。草丛被拨开时,刘协一眼就看到曹智坐在马上,列在马队前,急忙喊了声“曹大夫。”

来人自然时曹智与曹操,曹智是在昨夜三更时分才找到曹操。曹操因反对何进和袁绍的屠绝宦官计划,所以被袁绍安排在北宫堵截张让的退路,屠杀北宫宦官的事交给了袁术。也可以说曹操并未正真参加屠杀宦官的行动,兵马也未有多少损失。可怜的曹操现在虽说是禁军副将,但袁绍只派给他典军的那一千人马。曹智找到曹操后才从部下口中得知太后和皇帝已被张让劫持出逃。曹智马上准备追赶,曹操却要尽忠职守。

曹智不得不苦劝曹操和他一起走吧,这里还有什么好留恋的,现在就这么乱了,董卓一来比这还要乱。初始曹操只是苦笑摇头,曹智知道曹操还割舍不下自己的这份前程和对大汉王朝的希望。曹智只得使出杀手锏,和曹操摊牌,告诉他自己已把老爹及家人给绑回了老家谯县,自己也已带人抢了宦官十常侍的家。你曹操要不走,我曹智也就在这和你一起等死。曹操听后虽说气不打一处来,但木已成舟。曹智趁热打铁跟他说了找到太后与皇帝的重要性,曹操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紧接着,曹操向袁绍请命以寻找圣驾为由和曹智一起走了。袁绍也正腾不出手和人马管这事,当即就允了。也就有了现在少帝、陈留王和曹操、曹智相遇记。

曹智、曹操本未注意这边的情形,只当是有一两个早起的小孩,应看见官军害怕,所以才在窥视。但一听这声叫,曹智立时觉得不对,“曹大夫”这个称呼只在皇宫是有人这样叫他,在外别人一般称呼他“曹都尉”或“曹将军”曹智立马喝退挡住他视线,正准备动手拉陈留王刘协和少帝刘辩的人,朝草丛中一看,不得了。这时曹操也看到了,立时翻身下马,快步冲到只在哆嗦的少帝刘辩跟前,拨开士兵跪拜着大呼“禁军副将司隶校尉曹操叩见皇上、陈留王,臣救驾来迟。”曹操、曹智带来的兵卫一听,瞬时呼啦啦拜倒了一片。

第十七章 董卓来了

当听到“太中大夫曹智”时,少帝停止了哆嗦,兴奋的站了起来。令他感到心安的是最起码这对人中有他认识一个曹智,记得在北宫,在母后的安排下,刘辩接见过这位负责他皇帝言行的近臣,母后也大力褒奖过他。在十四岁孩子眼里曹智就是个好人,特别是经历昨晚的种种,在这种情况下刘辩见到曹智,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曹智还没和刘辩说上话,就听曹操继续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有臣护驾,请陛下还都吧。”刘辩、刘协对视一眼,这一夜对他们来说真是吃尽了苦头,想想还是回去的好。

“国不可一日无君”也足见曹操对汉王朝的不死心,君王和国家对他来说还是最重要的。昨晚是逼不得已跟曹智走,现在他成了救驾的功臣,他那还肯走。曹智心急如焚,这皇帝是见到了,太后哪去了?不是说少帝刘辩何太后一起被劫持出宫得吗?曹操护着少帝跟保护他爹似的,让曹智一直没机会向少帝问太后的去向。

曹操、曹智带着人马,护着圣驾向洛阳城前进。没走多久,前面出现一队人马,原来是河南尹王允、骁骑校尉袁绍等大臣,带了千余马步军,也寻到了这里。他们看到皇帝和陈留王都安然无恙,不由拍手称庆。他们对少帝说:“祸国殃民的阉党已除,而宫中的大火也已扑灭,陛下无须担忧,天下从此便会安宁了!”

河南尹王允这句话刚落地,就听前面传来羌笛声,循声望去,只见地平线上卷起滚滚烟尘,烟尘中有无数大旗在飞动,无数矛、槊在闪光。刹那间,一支比袁绍、曹操的禁军人数更多、更强大的队伍狂飙的冲了过来。

这是董卓的凉州军,仅从旗帜上就可看出来。凉州军旗甲鲜明,特别是他们的骑兵,这是凉州军最引以为豪的,他们的战马几乎统身披甲,马上的凉州军个个长得比较粗糙,大概是久经沙场的关系。曹智认为董卓故意带上这些凶神恶煞似的士兵,为的是给人以一种征服一切的气势。

你看袁绍不是已被这种气势震摄了吗!说实话从脸部表情上看得出很多大臣被这种气势震摄了。袁绍、王允、卢植等大臣一看是董卓的番旗大吃一惊。忙令自己和曹操的部队止步、收缩,将皇帝和陈留王保护在当中。这时大家都在想同一个问题,这董卓怎么来的这么快,这何进、袁绍矫诏的圣旨前晚才发出去,他今天就到了,这未免也太快了。卢植的话使大家大概弄明白点董卓为什么来的这么快。原来前段时间司隶区将领向尚书卢植报告过董卓擅自将他的凉州军东移,一直移到司隶区的扶风、河东两郡,距离洛阳才不过四五百里。那时候正是何进、袁绍和宦官为争帝位发生第一次火拼的时候,谁也没闲心去追究董卓这事。这就让董卓有机可趁,昨天已接到圣旨就带兵赶来了,而且他在洛阳早有眼线,向他报告洛阳的一举一动。张向派人向朝廷举报张让等的去向时,他也得到了密保。董卓肯定的判断皇帝也在这一区域,所以董卓带兵不入洛阳,直奔北邙山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