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宋市井生活日常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而事情闹到了这一步,一向硬骨的尤氏更是不愿意动用张家的钱财,免得到是和离时说不清楚。因此尤氏把原先买的补品一股脑的炖给妙儿补身体后,自己则坚持要等到尤大牛帮她把陪嫁的田产卖了,才拿那些钱来买补品。

但妙儿之所以把自己封闭起来,全是因受了张光和崔氏的刺激、回忆起那些不堪的往事,继而想起远在另一个时空的母亲,最后因不能陪着母亲到老、太过伤心才把自己封闭起来。

妙儿的病说到底其实是心病,因此哪怕妙儿的身子已经慢慢的好转起来,但因心病没除、妙儿依旧不愿开口说话,依旧自我封闭、不和外界交流,把尤氏急得一天比一天憔悴……

张大郎兄弟起先还不晓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随后慢慢的也从旁人的嘴里得知了事情的始末,因此他们看着母亲和妹妹因父亲偷人而日渐憔悴,心里自是对张光和崔氏恨之入骨,尤其是破坏了他们一家人平静生活的崔氏,张大郎兄弟恨不得把她这个害人精给赶得远远的!

而打从妙儿晕过去后,尤氏就衣不解带的一连照顾了妙儿好几天,期间张光有几次想和尤氏好好的谈一谈,但都被尤氏以没什么好谈为由给拒绝了,且尤氏自始至终都坚持要和离,无论张光说什么都坚决不改变心意,让张光最终恼羞成怒、扬言尤氏最后一定会后悔!

而妙儿的身子在尤氏的细心照顾下、很快就彻底好转了,只是妙儿依旧不愿意开口说话。尤氏一边着急、一边用最笨的法子照顾妙儿,随后她自己的病情竟在短短几日间加重了几分,最终也终于撑不住倒了下去……

尤氏病倒后,虽然只能躺在床上休养,但却坚持不请游医、只按照以往的方子抓些不大贵的药煎熬了喝,毕竟张家眼下家境大不如前、大房一下子多了两个药罐子,难免会比别房人多花些银钱……

尤氏不想被马氏挤兑,于是便偷偷的把自己那份钱省下来、打算花在妙儿身上。哪知和尤氏吵翻了脸的张光却偷偷的翻了尤氏的箱笼,把尤氏最后压箱底的、打算给妙儿买补品的那些银钱给拿了去!

这张光偷偷的把那些银钱拿了去后,竟到城里的牙行挑了个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丫鬟回来,买了丫鬟后他还故意把那丫鬟带到尤氏面前示威,似乎以为只要这样尤氏就会害怕、就会像以前那样紧张他,然后主动向他低头、从此绝口不提和离一事。

只是张光实在是太天真了,他和尤氏虽然当了十几年的夫妻、可他却一点都不了解尤氏的性子———尤氏一直是个敢爱敢恨的人,爱的时候她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但一旦不爱她便绝不会再有一丝留恋。

因此张光买回来的那个如花似玉的丫鬟、自是不可能再让尤氏吃醋,反而让尤氏怒气冲冲的下了床、冲到张光面前质问他:“把我压在箱底的那些银钱还给我!那是我给妙儿买补药的钱!你不能拿去花!”

张光为了让尤氏吃醋,故意搂着新买的丫鬟、不以为然的说道:“什么你的钱、我的钱?我回来后禾花那丫头都不来服侍我,且还敢天天甩脸子给我这个主人看,我便索性自个儿取了银钱、上城里买了个新丫鬟回来……”

“你压在箱底的那些钱我已拿去买了这个新丫鬟,你要是急着用钱,就让牙郎把禾花那丫头领走,那丫头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不过也还能换几个钱吧!”

“你真是……咳咳……”

尤氏气得伸手指着张光的鼻尖、想要大骂他一顿将他骂醒,但尤氏才只说了几个字、就被张光气得捂着胸口咳嗽———这张家的情况已是大不如前,张光不但不想着如何赚钱、让家里恢复往昔的光鲜,竟还拿家里为数不多的钱去买新丫鬟!且这钱还是要给亲生闺女养身子的买药钱!

—————————6月7号第二更,写妙儿的这个梦魇,是为了让她以后在感情路上有一个障碍,因为父母的缘故妙儿不大相信男人——————

第七十八章    和离不易

这张光可以说是无耻男人中的极品,因此尤氏的质问他依旧没当一回事,且这钱花了也就花了,尤氏一时也拿张光没有法子,更是不能好端端的把禾花给卖了,因此尤氏最终也只能徒劳无功的回屋独自生闷气……

像张光这样的男人,尤氏看清他的真面目后、自是恨不得立马和他一刀两断,不再和他有任何瓜葛,免得日日恶心自己!

因此尤氏一回到屋里,就拉着刘婶大倒心里的苦水:“怎么有他那样的父亲?孩子都被他害得不言不语、日渐消瘦了,他竟还有心情专门上城里挑丫鬟!且还把给闺女治病买药的钱拿去花了!这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了,我要马上和他和离,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住去!”

一旁的刘婶听了脸上有了欲言又止的神色、似乎想要劝尤氏几句,但不等刘婶下定决心开口、尤氏就已经自顾自的往下说道:“刘婶,你说我是不是干脆现在就把细软收拾、收拾,然后马上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去?”

“那姓张的一会儿和崔氏那小蹄子鬼混,一会儿搂着那新买的小丫鬟快活,这家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也呆不下去了!且我既已经决定和他和离,何不索性早早的离了张家回娘家去,来个眼不见为净?”

尤氏说着竟真的动手收拾起细软来,刘婶见了只能硬着头皮开口劝了她一句:“夫人你先冷静、冷静,别因太过气愤而做了那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决定!明明是大老爷和那崔氏对不住夫人,夫人你怎地反而要回娘家去、主动给他们腾地方?是他们该躲着夫人你才对!”

“你指望张光那不知羞耻的男人主动躲到一旁去?你太小看他的无耻了,你没见他事后不但不知悔改,还偷了我的钱、买了个如花似玉的丫鬟回来!这样的男人我还跟他过什么日子?早早的和他和离、各过各的才是正理儿!”

张光有多无耻、刘婶心里自然也是一清二楚,但刘婶毕竟比尤氏年长,遇事考虑的也比尤氏多,因此她其实并不赞同尤氏为图一时之快、真的和张光和离。

因此刘氏听了尤氏的话后先是语塞、一时说不出话来,多年她沉默了一小会儿、就重新开了口,才斟词酌句的劝起尤氏来:“大老爷这次的确是做得有些台过分了,可和离一事夫人你却是万万提不得啊!没错,这四乡八里日子过不下去、最终和离的夫妻的确是有不少,可夫人你见过哪个妇人和离后、能把孩子从夫家带走?”

“咱家的三位少爷和四娘可都是上了张家的族谱、冠了张家的姓,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夫人你就算是几个孩子的生母,和离后也不可能把他们带回尤家,且他们都姓张、真回到尤家去身份也尴尬———他们只是个外姓人、算不上是尤家人啊!”

刘婶可谓是一言就把尤氏给惊醒了,让她清楚的看到一直被她忽视的问题———刘婶说的没错,妇人和离大归娘家时、是不能把生下的孩子带走的!毕竟宋人十分重视血脉的继承和传承,尤其是张家这种曾经风光过的家族、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家血脉脱离张氏一族的。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形,但想要出现例外的情形、只能除非女方的身份十分尊贵,是皇帝亲封的公主、县主、郡主等等。身份如此尊贵的女方,和离后就有权利把生下的孩子都带走,但即便她们把孩子带在身边,也不可能给孩子改姓———皇亲国戚的姓,也不是你一外嫁女生的孩子想冠就冠的。

也就是说,尤氏要是坚持要和张光和离,那就只能放弃四个孩子的抚养权,孤身一人的回尤家去……

尤氏自然是舍不得和自己辛辛苦苦生下、拉扯大的孩子分离,因此听了刘婶的劝解后,尤氏便陷入了沉思、重新思考和离一事,想用更合适的办法来解决她和张光之间的问题,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条件是———尤氏绝不能和四个孩子分开!

且先不说尤氏最终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却说张大郎兄弟见妙儿打从撞见张光偷人后,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再也没开口说过话,心里着急过后便有些病急乱投医,决定好好的整治崔氏一番、替妙儿和尤氏出气,心里也期望他们替妙儿出了心里的那口恶气后,妙儿能够恢复正常。

而那崔氏倒也是个有眼劲、沉得住气的人,她一见张光为了和尤氏赌气、故意买了个如花似玉的丫鬟回来,便聪明的以“没脸再在张家呆下去为由”、一脸羞愧的提出辞别,说是哪怕会被小叔子逮个正着、也要回自个儿的娘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