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宋市井生活的描述 > 第57部分(第1页)

第57部分(第1页)

随后的日子,妙儿每天都过得十分繁忙,除了明着要应付崔氏的使唤外,妙儿暗地里还要抽空和刘婶学厨下手艺,以及定期溜到王氏屋里学打算盘和算账。除此之外,妙儿还得每天抽出时间来写大字、和练习早就学上手的针黹女红……

总之,在北宋想要当一名合格优秀的小娘子,妙儿付出的努力,一点都不比当年日夜苦读、长年备战迎接高考付出的努力少!

但妙儿却深知,如果前世高考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继而让毕业以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那这一世努力的学这些小娘子该会的本事,也同样是在为以后的人生做打算———有这些本事傍身,妙儿就算是不嫁人、也能靠着它们来养活自己!

而妙儿只要有了足以傍身的一技之长,那就可以尽早独立、自强自立的过上自由自在的日子,不必再呆在崔氏的眼皮底下、也不用再看别人的眼色过日子了。

这些道理让妙儿每天都十分勤奋,也让她的勤奋和自强自立深深的感染了张大郎,让张大郎为了能让弟妹过上安稳的日子、夜夜都挑灯苦读。并且为了多一个人替年幼的弟妹撑起一片天地,张大郎还强逼张三郎和他一起苦读,反复嘱咐张三郎千万不要辜负了母亲对他的期望。

在这样特殊恶劣的环境下,张三郎慢慢的收起了以前的玩心、把精力都花在读书上面———张大郎每天埋头苦读多久、他就跟着一起读多久,甚至为了能赶上张大郎、张三郎私底下还经常偷偷的多用功,想着笨鸟要先飞、再怎么样也不能差张大郎太多才是……

于是慢慢的,原本书一直读得不怎么样的张三郎,也逐渐获得了夫子不少的嘉许,课业成绩也进步了不少、成为了学院一匹崛起的黑马,大有追赶上张大郎的趋势!

日子就在妙儿兄妹卯足劲的自强自立中过了小半年,这小半年来最让妙儿觉得骄傲的是她的厨艺突飞猛进、已隐隐有了超越刘婶的趋势了,不过妙儿平时都只能跟在刘婶身旁打下手,从来没独自施展过身手,这让妙儿一直觉得有些技痒和想要跃跃欲试。

因此这一日趁着崔氏带着张五娘回娘家、张光也一起外出的机会,妙儿郑重其事的宣布她决定要大展身手、亲自下厨做上一顿丰盛的午饭,好好的犒劳两位兄长!并且为了让大家伙儿对她刮目相看,妙儿还一并把隔壁的白汤圆给请来了!

话说这些年来,白汤圆还真是守着当年的誓言、一如既往的喜欢妙儿!且打从当年白汤圆当着大人的面,豪言壮志的说长大了要娶妙儿后,之后他就老是围着妙儿转,平日里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妙儿面前……大有自个儿的媳妇儿、自个儿疼的意思!

可惜白汤圆小时候是个小胖子、长大后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胖子,并且今年已经十四的白汤圆,身形也已经由小时候的糯米圆子状态、进化成加了陷的大肉包状态了!

这让妙儿虽然从小和他一起长大,和他也勉勉强强算是青梅竹马,可妙儿却打死都没办法对白汤圆生出什么非分之想来,只把他当成像张大郎一样的兄长。

且先不说白汤圆如何,却说张大郎兄弟一见妙儿宣布要大展身手,两人马上就开始期待午饭,并迫不及待的把妙儿赶到了厨房里、让她马上开干,别只顾着夸下海口、到头来却连盘小菜都端不出来,或是把饭菜给都煮糊了!

张大郎兄弟的话妙儿听了可就不乐意了,觉得她受到了轻视!因此为了证实自己的确是拥有一身“傲人的厨艺”,妙儿故意把想要帮忙的刘婶给推出了厨房,并当场放出豪言、说她一人就能搞定四菜一汤,让张大郎兄弟不要小瞧了她、等着吃美味佳肴就行!

豪言放出去后,妙儿马上动作利索的开始干活———先是弯身从米缸里勺了一碗米,熟练的把米淘洗干净后倒到了锅里,加了水后把锅放在灶上熬粥。灶上熬着粥的同时妙儿也一刻都没闲着,而是手脚伶俐的洗了一把菜叶子,三下五除二的摘了后加到了粥里,让白粥煮完后会多几分清甜的菜叶香味。

这菜粥要熬些功夫才行,不过熬粥的空挡妙儿却可以做许多事,只见妙儿先去了攀膊戴上,戴好挂在窗下的竹篮子里取了块熏肉,按在砧板上细细切成片;

切完熏肉妙儿紧接着又取了一小块姜,待姜切成细细的黄丝后,妙儿才放下刀又从米缸里勺了碗白米,淘干净后泡在了热水里,打算待会儿和熏肉、姜丝一起闷个砂锅饭。

淘干净的白米在热水里泡了大约一刻钟后,妙儿便取了一只小砂锅架在泥砌的小炉灶上,倒米前先取了块肥猪肉擦了擦锅壁、让锅壁能沾点儿油,随后再把泡好的米倒进锅里,加水,烧开,然后夹出炉中几块木柴,调成小火,慢慢的闷着;

等到米饭闷到七、八成熟了,妙儿才揭了盖儿往砂锅里加了厚厚的几片熏肉、撒上切得细细的姜丝,最后再打上一只鸡蛋、料加齐了后妙儿利索的重新把盖儿盖上,只留两块木柴在炉里燃作小小火苗,继续闷饭。

妙儿把稀饭和咸饭都一并做上后,趁着这两个主食还没做好的功夫,又切了一块猪肉、捣了一小碗蒜泥、削了两条黄瓜、洗了一把白崧,还抽空把特意加菜,买回来的鱼给拾掇干净了,打算待饭烧得差不多了,就动手做蒜泥白肉、黄瓜炒肉、红烧鱼并醋溜白崧。

妙儿偷偷的跟着刘婶学了厨艺后,才晓得原来宋人炒菜的方法和现代人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宋人炒菜不放盐!且一般的小户人家,也因油是金贵的物事而做菜时很少放油,最多也就是拿块肥猪肉擦一擦锅底、沾点油腥味儿就算是放过油了,并且那块擦锅底的肥猪肉还会反复的使用!

而宋人炒菜之所以不放盐,乃是因盐在食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把盐当做课以重税的对象,北宋朝廷亦是如此,因此宋人才会觉得炒菜放盐是一种十分奢侈的行为……

当然,食不能无味,宋人虽然舍不得往菜里放盐,但“酱”朝廷是不征收重税的。因此宋人便喜欢用酱做出各式各样的菜式来,许多北宋有名的菜肴都是沾着咸浓的酱来吃的———例如后世十分有名的,由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东陂鱼”等美味菜肴。

——————————————————6。29第一更,晚上还有一更——————————————

第十四章    妙儿下厨(二)

与北宋相比,盐却是现代菜肴必放的调味料之一。因此妙儿穿越后对那些沾了咸浓的酱的菜肴,吃一、两次还觉得挺新鲜的,可天天都吃、她很快就觉得不习惯了。

这让妙儿从小就盼望着吃上一回放了盐炒的菜,并且妙儿还眼巴巴的垂涎前世的各种美味菜肴近十年了,垂涎到这第十个年头时,妙儿已不再想吃什么让人流口水的美味菜肴了,只想着痛痛快快的用油、用盐炒一回菜来吃个饱!

因此妙儿这回难得有机会大显身手,炒菜时她自是痛痛快快的按照现代炒菜的习惯,使劲的从盐罐子里挖盐洒到菜里。这种炒法的特别是,菜色和菜味不会被咸浓的酱味所污染,能够让菜肴很好的保持色香俱全、原汁原味……

因此当妙儿把蒜泥白肉、黄瓜炒肉、醋溜白菜,并香喷喷的红烧鱼端上桌时,张大郎几人俱是大开眼界,并都一副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大快朵颐的表情,让妙儿见了心里有了小小的得意和骄傲———这下他们该知道她的厉害、不会再小瞧她了吧?

待妙儿把故意熬得稀稀的菜粥、和香喷喷的砂锅闷饭盛上桌后,性急的张三郎马上迫不及待的抢先夹了一筷子肉、一口塞到嘴里嚼了起来,哪知张三郎才嚼了几口、就很不给妙儿面子的一口吐了出来,只见他端起碗大口、大口的灌了几口白粥后,才一脸哀怨的吐出三个字来:“咸死我!!”

“很咸?”

妙儿见状一脸不信的自个儿夹了块肉片放到嘴里,那肉片一入口妙儿差一点就条件反射的把它吐出来———看来是太久没吃盐了,让她刚刚炒菜时因为心里怨念,一下子放了太多盐了!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厨艺和面子,妙儿故意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把肉片嚼了几口后硬吞了下去,吞完面不改色的说道:“我尝了下觉得不会很咸啊,就着稀饭吃正好!”妙儿说完才端起稀饭喝了一大口。

可惜张大郎和白汤圆显然更相信张三郎的表现,只见他们看了看桌上的几道菜后,最终都不约而同的把伸出去的筷子缩了回去,选择端起碗一个劲的扒饭,表现出宁愿吃白饭喝白粥,也不要吃妙儿做的那几碗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