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宋市井生活的描述 > 第59部分(第1页)

第59部分(第1页)

这崔氏早早的就晓得徐家的举动,因此消息一传到矮岭村来,崔氏马上就找上张光、把徐家的意图一五一十的告诉张光,还刻意把事实夸大、把徐家说得十分嚣张跋扈,一点都没把张家放在眼里。

崔氏说完还假惺惺的为妙儿担心,满脸忧虑的说道:“老爷,这徐家都已经开始相看别人家的小娘子了,可是一点都没把我们张家放在眼里啊!我们得赶紧想个对策、别让徐家欺到我们头上才是,否则我们张家的脸可就丢尽了!”

张光一向懒得理会这些琐事,因此他直接把处置权交给了崔氏:“你是孩子们的娘,这件事你自个儿看着办吧!你想个法子让徐家不提出退亲,也别让我们张家丢脸就是……”

崔氏得了处置权心里暗暗窃喜,面上却是一本正经的保证道:“老爷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好好处理,一定不会叫四娘受了委屈!”

崔氏在张光面前说的话倒是好听,但一转身她马上背着张光、开始替妙儿物色新的夫家,一副想给妙儿重新定一门亲事的样子。

张个消息一传出去,刘婶立马大惊失色、暗道不妙,更是匆匆忙忙的找上妙儿几兄妹:“大事不好了,那崔氏想替四娘重新定一门亲事!说是我们家抢在徐家前头把亲事定了,就能打也在重新相看小娘子的徐家的脸、替张家出一口气!”

张大郎一听事关妙儿的亲事、当下就急了:“这徐家本就恨不得编个借口把亲事退了,崔氏眼下这般做,不就主动给徐家送去一个退亲的借口?!还打人家什么脸,这徐家的脸打了妙儿以后还怎么嫁过去当他们家媳妇儿?”

张大郎的话让妙儿记起了巧娘偷听到的消息,也一下子想到了崔氏这么做的目的:“我看那崔氏这样做,就是故意要给徐家送去一个退亲的借口,只要徐家主动提出退亲,届时崔氏只要说一切都是误会,那徐家可就有些理亏了……”

“不过即便一切都是误会,崔氏这么一折腾,我的名声也就被她给毁了,哪怕明知是误会,徐家也会坚持要退亲吧!这样一来,崔氏就有机会把她妹妹塞到徐家去了,”妙儿说着略微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把巧娘偷听到的事告诉张大郎兄弟:“大哥、三哥、刘婶,前几日巧娘无意中……”

张大郎兄弟听完后脸色十分顿时更加难看,张大郎更是少见的训了妙儿一顿:“妙儿,这么重要的事,你怎地到现下才告诉我们?你要是早说,我们就能早早的提防崔氏了,也不会让她有机会去散播谣言抹黑你!”

妙儿闻言有些心虚的吐了吐舌头,撒娇道:“我以为只要我小心提防着崔氏、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就行了,才没告诉大哥你们、免得你们替我担心,只是我没想到崔氏竟会让人到徐家村去捣乱!”

“胡闹!你定是不想嫁去徐家,才故意隐瞒此事!”

自家妹子什么品性张大郎又岂会不知?

因此张大郎一言就把妙儿的那点小心思给戳穿了,让妙儿无法再蒙混过关,只能一脸郁闷的嘀咕了句:“谁让那徐四郎小时候欺负过我?哼!我才不要嫁给那个坏小子!”

“妙儿,你这个傻丫头!别的我就不说了,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自个儿找到更好的归宿、不要徐四郎了,和你被崔氏害得只能不要徐四郎,这二者之间可是有着大大的不同!”

“若是事情的结果是后者,那我们多窝囊、娘底下有知又该多失望?娘临走前费了那么多心思、替你安排了这门亲事,可不就是不想让那崔氏插手你的终身大事?可你却白白给了崔氏这么一个机会,让娘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张大郎这一席话把妙儿说得万分羞愧、无地自容,也让她彻底的醒悟过来了———是啊,哪怕她再反感这桩亲事,也只能由她来决定要不要退亲,决定权不能落在崔氏手里!

刘婶见妙儿被张大郎训得可怜兮兮的垂着小脑袋,赶忙出言替她解围道:“大少爷,四娘年纪不大才会由着性子胡来,她现下已经知道错了、你就别再训她了。再说了,我们现下想个对策出来也不迟,大不了你亲自上徐家走一趟、把谣言澄清,整件事不就水落石出了?”

————————————————7。1号第一更,晚点还有第二更——————————————————

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

刘婶提了点子后,改而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张大郎几人说起崔氏替妙儿再议亲的坏处:“这一女许二家,自来便是件极其坏名声的事!这女子一旦定了亲后、还和别家的小子有了婚约或是纠缠不清,那今后可就是浑身长嘴也都说不清楚了!听说因这样的事闹到官府去的人家有不少呢……”

刘婶的话让张大郎几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张大郎自是想着除了赶去徐家澄清误会外,还要马上阻止崔氏替妙儿和别的人家议亲,这样才能让这件事不再恶化下去。而妙儿则听了刘婶的话后,则想到了前世查论文资料时、看到的一则小故事……

那则故事具体讲了些什么、妙儿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大约记得故事讲一庄姓女子先与王某有了婚约,后对柳某一见钟情、依着三书六礼的规矩下嫁给柳某。王某知道后大怒,拉着新婚夫妇上了官府,状告庄家一女许二夫,要求官府将庄氏判与他为妻。

当时柳某在官老爷面前替自己辩解道:“某于外姑(案即岳母)王氏处纳采娶妻,非越礼私诱、乃是明媒正娶,家人大小皆熟知之。”

但即便柳某是按照三书六礼的规矩娶了庄氏,但县官却依旧把庄氏判给了王某,理由是“王家先下彩礼,合归王家。”

这个故事在当时极具代表,因此妙儿当时查古代婚姻律法时,曾仔细的研究过,也做出了总结———官府在判决庄氏究竟是王某之妻、还是柳某之妻时,是不会去询问女方当事人的意见的,只会按照律法规定来下判决。

而律法明言规定,只看谁先下彩礼、先定婚。而这则故事里是王某先下了彩礼的,随后庄氏才与柳某“偷成婚约”——即偷偷的与柳某订立婚约。

因此柳生虽然也是“纳采娶妻”,却被官府以王家纳采在先为由、把庄氏判给了王某。这说明古代结婚的礼俗虽然复杂,但是纳采(下彩礼)才是最关键的一点。而且柳某的“纳采”虽然不是公开进行,但是它对于确定柳庄结合乃是“夫妻”关系,不是“夫妾”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证据!

且先不细说古代的婚姻律法如何,却说妙儿记起这则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后,马上记起当年张徐两家定亲后,尤氏很有先见之明———当时尤氏别的都说可以慢慢商讨,但却要求徐家必须先下彩礼、把亲事定下来!

也就是说徐家既已纳彩,那就算崔氏再把她许给别的人家、把亲事给搅混了,妙儿也不怕有人故意来闹,只要拿律法规定来当凭着,那这场闹剧最终只能根据徐家已先纳彩、而要以徐家为先!

不过这条律法却不能保证徐家不因嫌弃妙儿而退亲……因此让崔氏不再使坏给妙儿再议亲、不给徐家退亲的借口,才是最关键的一点!

这点妙儿觉得不难做到———只要把北宋律法搬出来吓唬崔氏,崔氏毕竟只是个见识浅薄的妇人,那些妇人间的弯弯道道她虽然敢玩,但这并不代表她敢触犯律法!因此只要把律法搬出来,崔氏一定会就此作罢,不敢再随意替妙儿议亲、以免惹上官司!

只不过妙儿当时查的是唐代婚姻律法,她不能确定北宋是否也有这样的律法,于是妙儿略微思忖过后、开口对张大郎说道:“大哥,你能不能上衙门去打听看看,看那些因一女许二家而闹到官府的人家,官老爷最终都是怎么决断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