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陕北民歌把你的白脸脸调过来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俩人制定了一个计划,竟让母亲神不知鬼不觉的从青楼里逃了出来。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人生地不熟之处。之所以停到这,是因为母亲身上带出的钱不够了。他们买了这间草房,又草草的办了婚事,就这样过起来了清苦却其乐融融的日子。

当时父亲在本地谋了份教书的活儿。每月二钱银子,只够粗茶淡饭。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是俩人从来没有吵过嘴。在郑瑞安眼里,父亲永远那么温情,母亲永远那么慈爱。

………【索魂发 第四章 梦回前尘 第三节 古琴】………

最让他难忘的是自己五岁的时候,父亲突然从外面带回一个长方形的扁木头,上面规则的横着一些铮亮的铁丝。

他听到母亲一声惊呼,接下来就泪流满面。

母亲管那个长木头叫“琴”。

原来父亲是怕自己外出教书,母亲在家寂寞,就当了祖传的玉佩,买了这架琴。

于是,父亲白日不在家的时候,母亲就轻拈琴弦。初始,还有些生涩,可是很快的,铮铮淙淙的声音就像流水一样从琴上泻出。

郑瑞安温完了父亲留给他的功课,就坐在母亲旁边看她弹琴。他头回发现母亲结了茧的手指是那样灵活,像两只啄米的小鸡。

母亲看郑瑞安对琴着迷,便试着教他弹琴。

没想到郑瑞对音律很是精通,母亲只略略点拨,他就能够触类旁通。这让父亲和母亲很是惊喜。

自此,郑瑞安一边读书,一边学琴。他的聪颖很快远近皆知,甚至被冠以“神童”的称号。

可是幸福的日子毕竟是有尽头的。

郑瑞安八岁那年秋天,他端坐在院子里弹琴。

母亲刚教会他一曲《寒鸦戏水》,他正用心练着,身旁的小黄狗也摇头晃脑的欣赏着。

突然,一群人冲进院子。还没等郑瑞反应过来,他们就冲进屋里,随后母亲的惨叫声就传了出来。

郑瑞安拼命要挤进屋子,可是堵在门口的人一个耳光就把他扇了出来。

他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只听见母亲不停在哭,不停在哀求。

他立刻向院外冲去,他要把父亲找回来。

可是半路上就看见正拼命往回赶的父亲,原来是好心的邻居已经去送了信。

等到他和父亲跌跌撞撞的赶回家中时,正看见那群人拖着衣衫不整的母亲往一辆马车里塞。

母亲看到他们,死命挣脱了跑过来,扑倒在地上。

父亲上前去讲理,可是立刻被人按在地上一顿暴打。

他和母亲要去救父亲,却被人死死按住,只见得父亲由惨叫到无声,由挣扎到一动不动。

那些人还边打边骂。

也就是从那时起,郑瑞安才知道父亲和母亲的那段故事。

终于,不知道他们是打累了,还是父亲不再反抗了,那群人离开了父亲,有人还不解气的踹上一脚,可是父亲似乎已经没有知觉了。

母亲呆呆的看着这一切,好像也失去了知觉,直到有人驾着她又要拖她走,她才猛的挣脱了身子,连滚带爬的扑到父亲身边去。搂起父亲的头,撕心裂肺的哭起来。

又有人要过来拖母亲,母亲用力的甩开他们的手顺手拔下了头上的簪子,那是头天父亲用帮人写信赚来的钱从集上给她买回来的。

一瞬间,头顶的长发像是从山顶滚落的雪球一样铺散下来,直盖到地上。

母亲攥着簪子,来抓她的人吓了一条,生怕自己被伤,忙后退了一步。

母亲笑了,笑得无助而凄惨。她迅速的举起了簪子,飞快的向自己扎去。

旁边的人想拦已经来不及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