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征服者汉朝 > 第21章 名门之后(第1页)

第21章 名门之后(第1页)

夫子从来没留弟子吃饭的习惯,这一点包括刘病已在内。

然而今日夫子破例,不但没有责罚没能理解否卦的张彭祖,还热情的邀请两人留在学馆家中作客。

张彭祖不想享受这份荣耀,这家伙觉得和夫子一起吃饭就是煎熬,而且中午吃的不爽,还准备去刘病已那蹭饭打打牙祭。

但是没得选择,夫子邀请你还敢拒绝,那是不给面子,以后基本也别混了……

不过刘病已很乐意,就算不乐意也要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架势,这是一名合格的政客必须具备的素质。

夫子老妻已然亡故多年,儿子在东海老家经营家业,女儿已经嫁人,这学宅里就他孑然一身,显得很孤僻。

不算大的院子也没个下人,不过打扫的很是整洁,一看夫子就是个讲究人,不像后世某些所谓艺术家的仿佛不把自己住的地方搞的跟狗窝一样,不把头发弄的乱糟糟的,就仿佛无法标榜自己是艺术家,不够特立独行一样。

等到两人跟随夫子进了后院,只见其中一间屋子里面走出一人,看上去差不多三十岁左右,照面就拱手道:“夫子今日授课,可是让学生好等。”

“先贤之学,不可一日懈怠,长倩造访,也不能坏了规矩。”澓中翁淡笑道:“这两个小子是老夫三年前收的学生……”

“原来是说出四句豪言的少年才俊,在下萧望之,失敬失敬。”

看萧望之那并没有多少尊敬和意外的眼神,刘病已已然知道今天夫子为何要让他们来,还留他们吃饭了……

敢情是这萧望之因为横渠四句想要认识认识他这位少年才俊……

对于萧望之刘病已有些印象,知道此人乃是兰陵人,被朝廷迁徙全家到了杜陵邑。

刘病已之所以对萧望之有所了解,是因为四点,一是这家伙出身名门,乃是大汉丞相萧何的孙子,第几世忘了。

另外,此人曾经被邴吉丙吉推荐给霍光,可这家伙为了展现傲骨,又不爽霍光的倨傲而一直得不到霍光的重用。

其三此人还是汉元帝的老师,正儿八经的太傅,不过最后被宦官石显害死。

其四是因为韩延寿,韩延寿乃宣帝朝名臣,儒家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然后被判了死刑,之所以挂的这么惨,是因为萧望之弹劾他贪污还僭越,这两件事说白了可大可小,但是想来宣帝更看重萧望之,于是送韩延寿归了西。

对于萧望之这样的官N代,刘病已并不排斥,更何况此人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还算不错,至少算不上是奸臣酷吏,更何况对于忠臣、奸臣,他本身就有自己的判断。

在刘病已看来,这天底下就不存在绝对的奸臣,儒家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不说蕴养了多少浩然之气,但是他们在出仕之前,肯定是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念,只不过步入仕途之后,在政坛这座超级大染缸内,最终被染成了五颜六色罢了。

比如刘病已印象当中最为深刻的奸臣……大明王朝严嵩严阁老,这是其中的典型。

什么样的君王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臣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宣帝朝的忠臣在他统治下未必不会成为奸臣,同样,奸臣也不一定不会流芳百世,垂名千古!

“萧兄名门之后,步入朝堂必是一飞冲天,病已来日若有机会入仕,还望萧兄能够多多提携。”刘病已话说的很诚恳。

在大汉朝,皇族子弟可以为官,所以萧望之并不觉得这是客套,不过还是略微意外的看了眼澓中翁旋即道:“看来夫子已然介绍过了。”

澓中翁倒是很意外,他可什么都没说,可最得意的弟子竟然知道萧望之是萧何后人,看来刘病已确实已经有了出仕之心。

不过在澓中翁看来,刘病已的入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毕竟他是武帝曾孙,祖父还是受巫蛊之祸冤死的卫太子,就算皇帝再宽容,也不会毫无防备之心,那么就注定刘病已即便入仕,也不会爬的太高。

与入仕相比,澓中翁更希望刘病已能够潜心做学问,而且极其肯定,只要刘病已肯静心研学,日后必为大儒,其成就也必然远胜于他。

张彭祖纯粹就是个陪衬,澓中翁没介绍他,萧望之似乎对他也不是很感兴趣,只能一脸尴尬进退两难。

几人客套了一番便各自入座,菜式依旧是老几样,因为没有仆役、厨子,这几道看上去和色香味完全没有关系的菜还是萧望之亲自下的厨。

刘病已没想到出身名门还走上仕途的萧望之竟然肯出入鲍肆,于是一番违心恭维。

最让刘病已意外的是夫子竟然拿出了两壶酒,不是酸不拉几的发酵酒,而是烈酒黄河春!

汤氏在长安乃至周边几个陵邑都是一等豪商,名下店铺众多,于是为了酬谢汤白远赴新大陆之壮举,刘病已直接将蒸馏酒技术传给了汤白。

可以想象,就算如今华夏人大多还喝不惯烈酒,可总有一天烈酒会风靡整个天下,届时作为挖掘第一桶金的汤氏必然赚的盆满钵满,说富可敌国都不算夸张。

这年头商人地位远没有后世那么低下,儒家彻底做大以后恨不得把所有非儒阶级踩到粪坑里面去,对于武夫和商贾更是如此。

然而即便到了后世哪怕儒家人说的再如何冠冕堂皇,还是一边黑着商人的银子,一边骂商贾浑身铜臭。

等到明代,那些士大夫家族经商富的流油,还哭着喊着皇帝不该与民争利,然后把本该纳税富国的银子拿出来穷凶极奢,走一趟青楼打赏小妹个千八百两跟玩似的。

大汉豪商巨贾可不是官府眼里可以随意宰杀的肥羊,由商而仕,由仕而阀的比比皆是,以至于最后能够成为左右政权的超级力量。

三国时期,表面上看是魏蜀吴争霸,可实际上何尝不是各地门阀之间的角逐,甚至没有门阀的支持,曹操这样的枭雄都没有丝毫崛起的可能!

所以为了皇权稳固,将门阀彻底消灭,乃重中之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