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征服者汉朝 > 第33章 三舍(第1页)

第33章 三舍(第1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朗朗读书声如天籁之音在一间间校室内传出,校室外刘病已闲庭信步慢慢走着,还没到下课休息时间,他并不准备打搅学子们苦读。

学校三级制,也就是上舍、中舍和下舍。

下舍就是刚入学还需要启蒙的孩童,这一阶段按照刘病已的设想是两年,但未必是两年,下舍学子跟着教授认字,等到一年期满后会进行一次考试,考核能否过关,就看能认能写多少字,合格的升入中舍。

其实在刘病已的认知当中,用《诗经》《离骚》这一类经典来给学子们启蒙不太合适,如果可以的话,他很想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这些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的启蒙书给弄出来,若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推广普通话,整一个汉语拼音……

当然,这些同样是言之过早。

中舍就是死记硬背,学习科目《离骚》、《诗经》和《论语》,本来刘病已还打算把《周易》、《尚书》、《春秋》和《礼记》加进去,后来想想算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也就是说中舍学子想要升到上舍唯一的途径就是把这三本书给背下来,什么时候背纯熟了,什么时候进入上舍。

上舍教释意,就是把中舍背的三本书,书中的意思全部弄懂,融会贯通。

另外中舍没学的四科可以选修,当然,不选不学也没关系。

因为能够进入上舍,那么就表示能够进入刘病已的视野,那么也就不需要继续待在学舍继续攻读,他会把人带去长安住处亲自教导。

之所以学儒学,是因为主流,而且刘病已对于儒家的忠君思想还是持肯定赞赏态度的,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读书人最后成为不忠不孝的白眼狼。

但是光学儒可不行,学儒学到精深,固然是能写一手好文章,固然能风花雪月,所向披靡,但是……

后世两千年儒家名臣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更多的则是只会吟风弄月,夸夸其谈之辈,这些儒家臣子书读的肯定不错,否则也不可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历经千辛万苦,从读书人堆里面杀出一条血路,进而迈入仕途。

但是书被那些腐儒读死了,只会读书,不会理政的官员多到根本数不清,说他们尸位素餐、碌碌无为都算是褒义评价了,身为底层官员靠各种师爷,爬上高层有幕僚团队,这样的官要来何用,那为什么不直接用师爷用幕僚?

至于贪污腐化,这个锅刘病已没想过让儒家来背,毕竟儒学的道德经典培养的是浩然正气,没有哪本经典是让儒家人去当上下其手,大肆敛财的混账东西的。

到了后世现代难道就没有贪污腐败了?后世人可是义务教育一步步走上来了,和儒家有个毛线关系。

矫枉过正本身就是失策,以后世为鉴,站在历史上那么多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天下,刘病已也不至于犯这等目光短浅的错误,更不会去胡乱的推卸责任外加一棍子打死一个学派。

从学术角度来说,刘病已需要思潮爆发式的百花齐放,但不纯粹是百家争鸣,那样只会陷入无休无止的学说攻讦当中,为了打击干掉其它学派而无所不用其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弊远远要大于利。

当然,如果条件具备,刘病已甚至想要用义务教育的方式来开启民智,但是他更清楚以当前的形式,想要实现全民教育难度无异于登天。

找到平衡点,要是兴学和开支能做到自负盈亏,那绝对可以尝试,甚至在不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的情况下,减免学费,鼓励民间,也可以试试。

从实用角度来讲,他需要的是懂得民间疾苦,懂经济,懂军事,懂各行各业,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带动国家富裕乃至强军的各类人才,才是一个健康国家永远都不会嫌多的。

这类人才用现在的培养手段,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又或者这个家那个家都不可能全部具备的,因此刘病已只能自己动手。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涯都不怕,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从出狱之后,刘病已但凡有时间就会将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所有还能记得起来的知识点全部用自己的方式记了下来,这个不怕泄密,因为就算被人看见也没用,估计会被当成天书。

校舍山长……刘病已觉得山长这个词实在拗口,所以还是以校长称之。

校长是一位年纪四十三岁的半百小老头,名叫李贡,一所学校有校长很正常,没任何人觉得奇怪,但是教长……也就是专门负责学校纪律的教导主任,估计从古到今还是独一份。

校长李贡、教长虞咎,两位属于这处校舍的管理层,也是上舍学子唯二的教授。

上舍学子如今一共十三人,全部都是最早一批被刘病已收养,还住在华阳街刘宅的孩子,如今最大的十一岁,最小的十岁。

当初收养这十几个孩童之后,刘病已亲自教授他们十三人读书认字,然后自己从夫子那里学到多少就一股脑全部照搬过去。

“今天我来是要把上舍十三学子全部带走。”刘病已说了一句,李贡和虞咎自然不会有半点意见。

说实话,只有设身处地才能感受到刘病已的伟大和魄力,收养乞儿,以一己之力将一百多名衣不蔽体,风餐露宿,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冻毙饿死的孩童从地狱当中拉出来。

如果不是刘病已,这些孩童就算不被冻饿而死,等待他们的命运也可以想象,比如被带进宫阉掉成为新生代宦官,或者成为豪门大户之家的小厮、杂役乃至奴隶……

让这些孩童衣食无忧,可以心无旁骛的读书,这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壮举,不管刘病已这么做是仅仅出于善心还得拥有更深层次的目的,此举都堪称伟大,足以让天下间所有人肃然起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