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任务结束后 > 第73部分(第1页)

第73部分(第1页)

李家人自来了京后就不曾离开,但他们自身没有多少谋生的手段,不得已又再次自卖自身,同时隐瞒了身契还在别人之手的事情,买下他们的那家也没多注意便重新跟他们签了身契,只这种外来的人,很少能够被当做心腹培养,新主家也不是什么有底蕴的人家,多少有些暴发习性,很是收拾了李家人一顿。

因为尝到了逃奴的甜头,李家人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准备逃走,偏偏被发现了,然后少不得受了些家法,知道了厉害,老老实实地过了这几年。

王平远远地看了一眼,见得李家人虽被管束但性命无忧,只要勤勉,想来以后也能平静生活,便不多做理会。生养之恩早在之前便已经还过了,没必要非把这一家子找来供着,让自己烦心。

穆博远逝世五年后,其妻苏氏病亡,厚葬于穆家祖坟,得世子亲笔撰写祭文一篇,过继三子为其子,守孝灵前。

“苏氏好女,晴若初阳。”

祭文中有此一句暗藏了苏晴的名字,让老侯爷看出了端倪,没有哪家丈夫会特特记住弟妹的名字,所以……

“孽子,你……”想要责骂,但看着在灵前哀毁不胜,胡子拉碴的大儿子,老侯爷的多少话都堵在了嗓子眼儿,骂不出来了。

世子目光无神,并未理会老侯爷的叫骂,他第一次见到苏晴还是在新婚次日的敬茶时,那位颜色殊艳的女子迈着从容的步子跨过门槛,来到堂前,晨起的光芒披在她的身上,宛若五彩霞衣,光耀难挡,那一刻,他的心狠狠地跳动了一下却又不得不压抑着,这是弟妹。

同在侯府之中,少不得有几次见面,每一次,对方都会恭敬地喊一声“大伯”,疏离而淡漠……然后,情难自抑。

“父亲放心,从此后,二弟后继有人,不会断了香火的。”心中悲痛,面上并不显露,这般说着,却是下了另一层保证。

老侯爷无可奈何地看着大儿子,叹息道:“罢了,你以后好好地吧。”

世子恭敬应了,伊人已逝,不好好的又能怎样呢?从来和她生死相许的都不是自己。

堂前的这一出传到世子夫人耳中,只引起她的些许疑惑,并没有往歪处想。大伯和弟妹什么的都是常人难以想到的,何况,那位深居简出的弟妹实在是再规矩不过的一个人,很是让人放心。

因其突然离世,世子夫人也是颇有悲伤,常在人前感念这位弟妹的好处,让京中都感慨世子夫人的贤良。世子自此之后再无纳妾之举,也就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的了。而威远侯府的风气因此一清,倒是意外之喜了。

第133章

【主线任务:官居一品。】

再次从婴儿时期成长的王平早早就接到了任务,只不过等他略大了些,才知道这个任务到底有多难。

科举他又不是没考过,也曾中过探花郎。就算世界和世界所学不同,但封建制度下的盛行文章总是差不多的,哪怕这个世界最大的学说流派不是儒家,其中心思想也脱不开忠君爱国,教化民众那一套,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即便他此生又是寒门子弟,但只要学习上过得去,总也能上去的。——最初他是这样想的,好好学习,好好考试,等到考了好名次,就开始熬资历。他自认做事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差到处处仇敌,再有多个世界学习到的知识,总能够升上去的。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身为农家子的他在发现村中没有私塾,便是最近的县城都不见学院,书铺里的书等同金价的时候,还抱着一丝侥幸地想,也许是这边儿比较偏远呢?

等好容易求得一次机会去了附近的临阳城,他从别人的闲聊中才发现,这个世界还未曾采取科举制,推行的是举荐制,相当于九品中正制,即以门第论才能,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垄断了朝堂政权。

这种情况犹若一盆冷水浇在头上,王平,这一世名叫林阳的五岁孩童再一次感觉到任务难度到底提升了多少。

【这是正常的任务难度,未曾经过你降低的?】

【是。】

在这样的制度下,他根本毫无晋身之梯,不要说官居一品,就是想要当个小吏恐怕都不能够,还有那些士族旁支等着这样的机会呐。

以一己之力推动一个制度的执行,他倒是能做到,但做到的前提是他已经身在高位,至少官居一品,还需要皇帝的配合。——这对现在的他,一个农家儿子来说,都是虚妄,根本无从谈起。

要如何做呢?

首先,还是要学习。其次,便是找到能够让自己向上爬的阶梯,最后,才是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奋进。

确定了目标之后,王平就很努力地向着这个方向走,先是想方设法去了临阳城的书院,在院墙外头听里头的背诵声然后来了一个过耳不忘,特特展现给下课归家的先生,然后得了对方对于他才华上的欣赏,被先生带在身边,有了读书的门径。

然后是想办法结识士族子弟,与一个或者几个能够帮助自己得到品级的成为好友,还要结交一些同样有上进之心的寒门之子,算作攻守同盟,不至于势单力孤,之后便是借助舆论宣传自己的才名,争取在才德声望上做到人所共知。

仅仅是这些还不足够,为了完成任务,王平“邂逅”了临阳士族胡氏旁支幼女胡灵,最终得以让她担任中正官的伯父把他评为了“中上”,向吏部举荐,得以按品授官。

有了官职之后,王平也没有贸然触动科举制度这把利刃,反而老老实实地从微末小官当起,一步步往上攀升,随之一同攀升的则是他的才名,诸多名篇佳句的出现让他成为寒门中最为夺目的新星,渐渐走入了上方的视线,让人在提起的时候只能够感慨一句“可惜是寒门出身。”

当时说这些话的人却不曾想到,有一日,这个寒门出身的竟是官居一品。

这二十多年,好像一直有什么在背后催促着,王平前所未有地努力,直到官居相国,听到任务完成的提示音在耳边响起,王平才算是松了一口气,顾不得谦虚,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来。

未曾留须的俊美容颜一直是让不少世家贵女暗自动心的,此时此刻,配上这般微笑,更是风华无双,让帘后那位听政的太后都微微怔了怔,终于明白了为何这位明明并非士族出身,却有着“如玉君子”之称。

“……无事退朝——”太监拉长了语调喊着,被喊声惊醒的小皇帝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下边儿,还不等多看两眼,就被苏公公亲自抱了起来,转交到奶娘的手中,带到后面去了。

皇帝走了,便轮到大臣依次退走,按照规矩,应该是一品大员先走,然后才是品级靠后的官员,武官那边儿自有大将军领头,走到时候还对王平道了一声“恭喜”,文官这边儿,新任相国的王平无疑是最大的官员,应该领头的,不及转身,却被苏公公叫住了。

排在后头的文官见得那两个有事要谈,便悄然散去,少顷,大殿中就剩下了王平和苏公公。

对着苏公公拱了手,应邀往偏殿而去,早有宫女烧好了茶汤,摆放在桌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