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不想再讨好别人 > 第二章 七个特征证明你是不是讨好者(第2页)

第二章 七个特征证明你是不是讨好者(第2页)

当我在进行一个项目时,我是否曾考虑过应该独自完成其余的工作?

·我有没有频繁地希望自己不是在做手头上的活儿而是做其他的事情?

通常讨好者对应该要做的事和事情理应如何展开有着强烈的观念,以至于他们觉得除了继续往下进行之外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即使直觉告诉他们自己需要把精力花在其他方面。讨好者好像以为,“要是某些事情出了状况或某个人需要帮助,我就有责任出面解决。”

通过和汤米的咨询谈话,我渐渐地掌握了他的情况。他并不是家中唯一一个有讨好行为倾向的人。在汤米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在当地经营了一家汽车修理店,因而顺理成章地,他年少时大部分时光是跟在爸爸身旁工作。回想起来,他告诉我,“我爸爸是那种从来不对任何人说一个不悦字眼的人。他真的非常友善,只要有人来他总是停下手边的活儿和对方侃大山。”

“听起来他是个容易交到朋友,很不错的人。”

“唔,是呀,你可以说他是一位好好先生,但有的时候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我挑了挑眉毛示意汤米继续说下去。

“爸爸深信他自己绝对不能做任何令人失望的事,因此他时常对人应允许诺,到头来给自己制造麻烦。举个例子,假如有人需要一个新的离合器,并告知他当天下午要开车离开小镇。他就会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把离合器的事情办妥。然而他其他工作的进度却落得远远的,只好加班到深夜解决其他客户的疑难杂症了。”

“他有没有抱怨过其他人强加给他的最后期限呢?”

“简直是无时无刻啊!我估计他教导我关于何为服务行业的话题至少有五百多回了,就是他有义务以客户的开心酬谢他们。对任何的要求他都义不容辞,哪怕到最后他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无疑,父亲的思维模式在汤米的印象中留下了烙印。

人们以遵从他们的责任为荣,这值得称颂吗?是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的。真正的责任感在自由意志的感召下履行的。然而有些负责的举动无异于做苦役(打扫卫生间或做支出报告),只有当人们行使了个人的权利时,个人才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其他均为义务劳动。汤米的例子则说明了,他需要认识到虽然父亲一贯的助人为乐是好事,但是在情况不允许时他是可以拒绝对方的请求的。

2、迅速不顾个人的合理需求

没有人能够彻彻底底自给自足地生活。从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期待其他人回应我们表达的与自身安康息息相关的需求,从而我们获得了自身的满足感。

回想一下你一生中追求幸福和成功所需的因素,有爱、协作、联系和鼓励。事关生存所需的是金钱、食物、住所和衣物。情感所需的营养是来自个人经历中感受到的信赖、笑声、和伤心之时宽慰的肩膀。这些和更多没有提及的,是你在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并形成人生观的时候所必需和重要的因素。

讨好者觉察到需求是生活中与生俱来的部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相互依存。只是,讨好者对这方面的需求是不平衡的,他们时常更倾向于欣然响应其他人的需求而否认他们自身的必要之物。

我们来回顾一下安妮塔的情况,她想习得平息丈夫和父亲愤怒的方法。为了满足他们任何一个人的需求,她置自己于不顾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要是泰德希望在车库里面干活且不想被他们任何一个孩子打扰,安妮塔就会负责调节双方。她会对女儿们说,“不准去车库打搅爸爸”。此外,泰德在制定他自己的出行计划时,她不能保证他会顾及她事先安排好的活动。况且,只要家庭和睦他能够享受安宁,也就毫不在意安妮塔强行担任起执行者的角色了。

“总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她抱怨道。

“你曾经和他谈过这个问题吗?”

“唉,我以前说过,”她说着,气馁地叹一口气,“但我都是在浪费口舌对牛弹琴。”

在咨询的过程中,安妮塔和我讨论出她表达自身合理需求有三种方式:

她能允许自己向其他人说不(当其他人的要求和她本身合理的或紧急的需求相抵触时);

她能更坚定地指导他人(更恰当地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方法);

她能替自己做主(即使在不被别人理解的情况下,至少首当其冲地满足了她自己的需要)。

例如,在一个周六,安妮塔要去办点急事,且不想被女儿妨碍。她知道泰德有空去照看她们,尽管他认为女儿们很可能会干扰他看电视播放的足球比赛。要是在平时,她会顺从泰德的喜好,而我指导她去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请他帮忙是过得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