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能力,而在于你的态度。越放松,越能超水平发挥,越紧张,越是患得患失,缚住了手脚。
李默刚登基,李锋又是青云直上当了左相,如今右相还空缺,他一人掌管三部三司,多少双眼睛看着他俩。所以,他们更是殚精竭虑,想要做的尽量圆满,一出问题,便受打击。其实,今天的局面,根本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他们不是掌握局势变化的人,只是局里面的棋子。只要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用游戏者的心态去好好周旋,而不是一味妄图去掌控,事情就会容易的多。
这一次,李默沉默良久,有时起身站立,面向天际;有时坐在那里,摸着杯子发楞。小竹趁他不注意,把煎好的汤药吹温了放到他手上,他直到喝完都没发觉那是药。
天色渐渐黯淡,小竹命人拿过披风给两人加上,然后让女官通知晚膳做个热汤,其他的菜等他们出了亭子再做。
天色完全暗了,宫人已经点了灯笼在沿道候着。李默终于回过神来,“传谏言张念拟旨。”
“诺!”侍卫忙不迭的跑步离去。
张念并不是和二哥一起到京城来的,李默和小竹结婚以后,他也没有再去私塾,而是回张家村了。
宫变之后,小竹的父母离开,随之消失的还有张家村村长,张二虎和张念的父亲,张家村和李家村合并为一个大村子,交给其长子张大龙管理。
后来李默传诏将张念接到京城,因为其年纪小(刚过十四),所以先封了个谏言,随身拟旨并参与国事讨论,随旁协助他和李锋。
一会张念便携笔墨锦帛过来。身量虽未足,却自有一股庄严之貌,与张二虎有些相似之处,都是虎虎生威之势。
“传朕旨意给李相,你只需写‘投壶’二字即可。”
张念抬头看了李默一眼,并不言语,一笔而蹴。当日他也是参与者,提起这两个字,便知皇上所指当日之事,只是不知为何皇上突然提起此事,写给丞相又是何意。
“你速将此诏亲自交到李相手中,他自然会明白。如果你有什么不清楚的,直接问李相即可,便说是朕让问的。”李默见张念走远的身影,暗自希望李锋能了解他的用意。
惊雷已响,暴雨将至,他倒要看看,这局江山战到底谁是胜者!
第 37 章
早上小竹还是睡意正浓,一边的李默已经起身去明阳殿。
昨天用完晚膳已经戊时过半(晚七点至九点),她欲回宁馨宫,却被李默拉住,到乾坤宫的寝宫中等他吃过汤药,他还不放她走。厮磨到子时(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躺下后两人一时又睡不着,说了一会话,最后才迷迷糊糊睡去了。
小竹起来梳洗后,还是觉得浑身疏懒,不胜倦怠。也不明白李默病后怎么还有如此好的体力,难道那颗丸药有那么神奇?有没有人也送她一颗啊……
回到宁馨宫,处理了几件宫人来奏的事情,心飘到了明阳殿,中午,李默留臣工共膳,然后继续议论。
据司膳女官何一边续水添香的近侍回报,里面争论非常激烈,有几位老臣痛心疾首,居然有一个痛哭不已。小竹特别问起皇上和左相,宫人回说,两人面色平静,不置一词。
看来昨天李默已有了计量,而二哥接了旨以后也明白了皇上的心意,两人现在只是借此事观察众臣的反应,并不指望能有什么结论或益助了。
一连两天,众人都在明阳殿议事,小竹夜晚也还是被李默拉着滞留在乾坤宫,李默还让她干脆把她的东西搬到他的寝宫,小竹不置可否,一笑带过。反正他正忙,也没管到底有没有搬。
人心最是难测,何况是帝王的心思。今日搬入容易,他日,要搬出之时,不是他尴尬,便是她伤心。又何苦?
别怪她不相信他,李默现在不足二十,还没有定性。近两个月才接触帝都的生活,之前生活在村子里相对封闭,继位后又纷争不断,他还未知这个位子可以带来的奢华享受和各种权利带来的乐趣。
在现代,她也谈过几次恋爱,她知道,人在年轻时会有什么心态,总觉得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等着,下一个会更好。等到懂的珍惜的时候,身边的那个才是幸福的。可是要两个人都知道珍惜,又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他懂得珍惜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或许因为他不会失去,一辈子也不会懂得什么叫惜取眼前人。
如今,她唯一可以相信他的,是他会一直尊重她的位置,不让其他女人凌驾她之上,伤害她。
喝着碧玉为她泡的桂花茶,享受着秋日的凉风,小竹觉得,她是不是应该考虑点别的事情了。
碧玉为她收集的桂花装了整整两个小匣子,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那日之后,碧玉差人弄了各式干花给她,发现她只留下桂花,别的让给其他娘娘送去后,就只为她收集桂花了,说是要等桂花不开时,还让她可以享用。现在内宫的桂花已经被她弄的差不多了,她还让侍卫到附近的桂花林去取,被小竹知道后拦下了。
不过这阵喝花茶的风已经刮到了帝都各处,不少名门氏族知道后纷纷仿效,由此可见,在高位者需要多么谨慎自己的言行。或者自己一时之好,可以产生想象不到的效果。因此,她要好好想想,如何运用这个,为百姓做点什么。虽然她现在想不到,但是只要她努力去做,总会做得成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