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辉放下电话后,眉头不由就皱了起来。
“怎么,有事?”宽敞古朴的茶舍里,杨卫国靠在厚厚的竹椅上,微笑看着姜云辉,神态看起来很和蔼。
杨卫国是秘密抵达湖岭的。当他即将出任福兴省代省长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无数人争相给他打电话表示庆祝时,才现他的电话早就已经打不通了,而他人也离开了武溪,不知所踪。即便姜云辉,也是杨卫国抵达湖岭后给他打了电话,他这才知道。
杨卫国这次来湖岭,除了来看望姜云辉之外,也打算利用上任前的一些时间,亲自走一下福兴的各个城市,希望能够对各方面的情况有所了解。搞经济展是他的强项,可作为一名合格的省长,除了经济展之外,官场内外的许多学问也同样很重要。
因此杨卫国不希望曝露踪迹,因此姜云辉也是孤身前来,在城郊找了一处僻静环境又好的茶舍,正和杨卫国相谈甚欢,不料此时电话却响了起来。
略作思忖之后,姜云辉就问道:“杨叔叔,你听说过陈总理想要将聚乙烯化工厂设在湖岭的事吗?”
接到副市长赵劼的邀约电话后,姜云辉就觉得有些奇怪。虽然同为市委常委,可因为分工不同,他和赵劼之间的交往却不多,突然邀约,其中必定有什么原因。因此姜云辉就打了几个电话了解情况,谁知这一打听,当真是令他吃惊不小。
按理说,他作为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管的是党务和政法,不应该胡乱插手政务工作,可这聚乙烯化工厂的事牵扯实在太大,不由得他不过问几句。
杨卫国闻言也显得有些惊讶,“我知道聚乙烯化工厂这个大项目是陈总理还在西北时就开始提出并着手推进。不过后来他上调中央后,这个项目就暂时搁置了,直到他这次登上总理宝座,又才重新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却也磕磕碰碰的遭受了诸多非议。但没听说要放在湖岭啊?”
“那对于刘松凯这个人,杨叔叔你了解有多少?”
“他啊?”杨卫国不愧是从都出来的,见多识广,一听就笑着说道:“有一种人叫做掮客,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就是在中间起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从而赚取佣金。你可别小看这些掮客,真正上档次的掮客大多都有着别人难以匹及的关系网络,能够轻而易举的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他们的收费大多都很贵,不是熟人介绍通常还很难请到他们出马。这个刘松凯,就是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一个。”
姜云辉就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刘松凯是掮客就心生鄙夷,反倒是心生警惕。他在证监会工作期间也曾经和不少掮客打过交道。掮客也分很多层次,有能耐大的,也有能耐小的。但通常能够称得上掮客的,都不是泛泛之辈。
都说人有人道,鼠有鼠路,掮客既然能够以此讨生活,就有各自的本事和神通。小到跑官、消除不良影响、企业融资上市,大到跑部跑项目跑资金,只要你有钱,几乎就没有什么不能办的。他们往往和许多上层人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某些大人物的代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自己,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些大人物的意愿。许多大人物不方便出面解决的问题,也通常会交由他们来处理。
因此,即便出身背景不同凡响,姜云辉对这些掮客也不敢过于掉以轻心。
“对了,你打听他干什么?难不成他和这个聚乙烯化工厂项目还有什么关联?”杨卫国就有些惊疑的问道。
“他托我们市的一位副市长约我明天吃饭。我刚打听了一下,很可能就是为了这个聚乙烯化工厂项目。”姜云辉说道:“按理说这么大的项目落户湖岭是大好事,可我还是有些担心,这个项目所造成的污染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其他地方都不愿意接手?”
“呵呵,原来如此啊。想要促成这件事情,你这里肯定是绕不过去的。”杨卫国倒也不感意外,只是轻叹了一声说道:“至于这个项目,官方的论调说的是只要配套了相应的治污设备,就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不过我听说,中科院的几位院士曾经联名上书国务院,希望不要在国内修建这么大型的聚乙烯化工厂。因为其所造成的污染极大,恐怕即便花几百年时间去治理也难以彻底消除。”
“那我就坚决不同意这个项目落户湖岭。”姜云辉断然道:“杨叔叔,你即将是福兴的省长了,也应该向上头反应一下,湖岭是一个经济高度达的城市,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一旦这个化工厂进入到湖岭,必将对湖岭的环境和展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这个无需你多说,我是肯定会向上级领导表达我的意愿的。不过你也要作好心理准备,陈总理一旦决定了的事情是很难更改的。况且,这也是他上任之后拍板的第一个大项目,倘若处处碰壁,你让他这张脸往哪儿搁啊?”杨卫国面色凝重,似乎对姜云辉的提议并不看好。
“难道说一张脸就强过湖岭上千万人的健康?”姜云辉忿然道。原本他对陈总理的印象还蛮好的,总觉得陈总理是一个有魄力,能干大事的人。可就这聚乙烯化工厂的事,却将这些印象全都破坏殆尽。
为了面子工程,就能无视湖岭上千万人的生活和健康?这样的领导,未免也太过于自私了吧?
杨卫国就摇摇头说道:“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你以为聚乙烯化工厂的危害陈总理就不知道吗?可他为什么还要坚持?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度展,我国对于聚乙烯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国家产能不足,不得不依托进口。”
“而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就是看准了我国这方面的不足,纷纷动起了歪脑筋,想要以此来钳制和制约我们。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兴建聚乙烯化工厂也是迫在眉睫的事。相较而言,上大规模厂,总比小厂所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小。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姜云辉就语塞了。正所谓所处的高度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或许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当了市委副书记后,他也才能真正体会:为什么许多老百姓看来很简单的事,政府却往往素手无策?许多时候并不是政府官员不作为,而是许多事情根本就是在作艰难的抉择,不论如何选择,都会面临许多问题。
就拿当初那么困难的时期,许多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可中央领导却执意要举全国之力来展核武器一样。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穷兵黩武,可历史却证明了,如果没有核武器,不论经济多么达,中国永远都跻身不进世界大国的行列,也无法震慑四周宵小。而没有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想要闷头展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也许从陈总理的角度去考虑,兴建这个化工厂只要能够缓解国家展对于聚乙烯的短缺问题,那即便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也是能够承受的。况且,这所谓的污染也只不过是一些学者的分析和猜测,并不一定就真会如此严重。只要花大力气配套完善的治污设备,或许也能在可控范围内。
但对于姜云辉来说,展是永恒的主题,并不急于这一时。而一旦环境污染了,想要重新治理和恢复,那所付出的代价,就远远乎了人们的想象。
“就算陈总理有他的全盘考虑,可这个化工厂也不见得非要建在湖岭啊!”理解归理解,可姜云辉仍然难以接受,“依我看来,这个化工厂完全可以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样即便有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也不至于太大不是?”
“哈哈,你啊你,不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于狭隘了吗?当真是事不关己高挂起?”杨卫国就笑着说道。
姜云辉脸微微一红,却又一扬头,理所当然的说道:“那是当然,在其位谋其政。我是湖岭的干部,所思所想的当然也是湖岭的事,别的地方我我也管不着。”
“其实依我看来,将化工厂建在湖岭不见得就是陈总理的意思,也可能是某些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作这样的盘算。这样吧,我回去之后打听打听,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我们再作打算。”
姜云辉转念一想也觉得杨卫国说得有理。陈总理日理万机的,或许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件事。多半正如杨卫国所说,是有人想要促成此事而从中获利,刘松凯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想通了这一点,心头原本悬着的石头也就放了下来。真要是陈总理的意思,恐怕自己再反对也无济于事。而现在只要事情一天没有敲定下来,都还能有挽回和弥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