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道题出自《诗经》,武清的理解为加大与西域诸国的交流,但此时安西四镇被吐蕃占领,西域和大唐的往来贸易时有中断,比之以前大为减少。所以武清认为,应该以强大的军事力量重新夺回安西四镇,打通贸易通道。而且还可以加强海上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并收税。如此便可以吸纳他国之先进文明来增强大唐之实力。
第二道题出自《道德经》,对于这样一道题,武清则是论述了大国气象和大国胸怀,以及皇帝的胸襟,变相地批判了高宗心胸狭隘。
第三道题则是比较难,治国思想,《周礼》里面规定了国家范畴,封建制度,军队制度等等。武清想了想,在泛黄的竹纸上写下了“封建论”三个字。
而此时,武清没有察觉到,有数名考官偷偷地望着武清,就包括主考官郑益。
郑益不禁点头,说道:“看来今年的状头要落在武清头上了。”
“也不一定,那宋之问,沈?缙冢?跸r亩际俏牟胖?俊!庇腥司头炊粤恕?p>; 郑益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辩驳。
只见武清写道:“天地之始,果有人乎?吾不知也,人之初有贵贱乎?吾亦不知也。盖闻天下九州,始于禹帝。封建之制,始于周公。。。。。。”
总之武清在这一篇策论里阐述了封建制的危害,武清提出,帝王可以把爵位作为一种荣誉封给那些有功之人,不能实封食邑,而且爵位不能世袭,即使能够世袭也要有功劳才行。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大唐的人口数量,减缓土地兼并,增加朝廷税收,增强大唐帝国实力。最终就会看到,少有所教,老有所养,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一片繁荣景象,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当日头洒下最后一抹光辉,隐入西山之后,武清终于写完了。距离结束至少还有三根蜡烛的时间。
武清招来考官,表示自己已经答完,可以交卷了。自有胥吏把武清的考卷封装写上姓名送到主考官的签押房中。
武清则是满脸疲惫地出了吏部别院,便看到老娘武氏等人牵着马车等候在外面,他露出了微笑。
第八十七章 流放
科举放榜需要十日,所以武清想先解决了跟裴家两妹子之间的那点事情。
武清骑着汗血马来到了修善坊,这里离南市只有一坊之地,比较远离天街,不过这边房租比较便宜,故而裴家暂时安在了这个坊里。
武清来到了一处宅院,院门有些陈旧,他下了马,走上前,打响了门环,片刻门开了,出来一个仆役打扮的老者。
武清拱了拱手,说道:“敢问这里可是裴清裴大人的家?”
“正是,公子此来所为何事?”那老者面带微笑。
“晚辈是来拜访裴家二位小姐的,在下是他们的故人。”武清只好这样说了,他也不想让人家父母知道他的来意。
那老者脸上忽然警惕起来,说实在的,这段时间上门拜见大人的公子可不少。昨日那个什么张员外家的公子都来登门拜访了。可也没这么直接要见二位小姐啊。
但老者还真怕是小姐的朋友,毕竟二小姐喜欢结交绿林中人,时不时有绿林中人路过,二小姐都要接济一下,于是便说道:“说来不巧,昨日一早,二位小姐启程去了扬州。”
“扬州?”武清一愣,前日应举,昨日休整了一天,没想到竟然错过了。
忽然间,一股索然之意袭上心头,武清没有想到裴氏姐妹不辞而别,竟然没有纠缠自己,难道是因为自己前几日的不作为让她们彻底伤心呢?他感到一阵愧疚,拱了拱手,牵着马,一步一步走出了修善坊。
十日后。
端门外,各地的举子们聚集到了这里,因为这一日是放榜的日子,登科及第,鲤鱼跃龙门也就在今日。及第者将进入吏部下一轮栓选,名落孙山者,只能等待来年再来应举。
铜锣声一响,自有吏部官员揭开红绸。瞬间那金榜便呈现在举子眼中,引起一阵骚动。金榜自有金吾卫士兵围护。
而此时吏部官员便大声念道:“乙第状头并州人,武清;第二名相州人,沈?缙冢坏谌??v萑耍?跸r模坏谒拿?谥萑耍?沃??。。。。。”
有唐一朝,皇帝认为没有人能达到甲第的程度,所以所有的进士都是从乙第开始算起。
两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在人群中听到自己的名字后,两人欢呼起来。
一人抱着另外一个兴奋地说道:“舅舅,我们都中了!”
“延之,舅舅还是比不了你啊。”说话的年轻人身材高大,也算得上是仪表堂堂,留着两撇短须,颇有几分儒者的气质。
一旁有一人叹息一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