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九转金丹电视剧免费观看 > 科普杂拌儿盐井和井盐(第1页)

科普杂拌儿盐井和井盐(第1页)

——(原载1945年12月《开明少年》)

屋子里的深井

盐井是一口井吗?

“盐井当然是一口井。”

你说对了。那么,盐井跟普通的水井是不是一个样儿呢?

“当然不一样,”你会说,“水井里的水是淡的,盐井里的水是咸的,里面含得有盐。”

就只有这么个区别吗?

这样一问,你就迟疑起来了。水井谁没有见过。盐井既然也是一口井,跟水井会有什么不同吗?

不同的地方多着哩,且听我慢慢道来。

水井大多在露天,盐井却全在屋子里。水井的井口有洗澡盆那么大,盐井的却只有汤碗口粗细。水井,浅的六七米,深的有一二十米。盐井却深得惊人,最浅的也有300来米深。深的呢?翻上一两番,竟有近千米呢。

“有这么深?”

就有这么深,深还不希奇。值得诧异的是那近千米深的井,全是人工凿成的。

“汤碗口粗细的井,人怎么能钻得进去呢?”

是呀,人钻不进去,却要凿得那么深。这还不值得诧异吗?

最早的那口盐井

话总得从头说起。假如咱们决意要凿一口盐井,那么得先请一位凿盐井的老内行来选定一个开凿地点。老内行会告诉咱们:盐井该凿在哪里,打哪儿凿下去,才会得到盐水。

“那位老内行的眼睛,竟能看透近千米深的地府?”

谁晓得他看得透看不透。那些人就像看坟地的阴阳先生那么神秘。他到盐井多的地方,看定一个地点,拔掉地面的草,抓一把土送到鼻尖上嗅一嗅,像那么回事儿似的点两下头:“好,这儿就是,打这儿凿下去,包管没有错。”

“真有这么准吗?”

谁知道呢!凿下去有没有盐水,盐水多不多,还得看咱们的运气。不过我想,只要盐井多的地方,地底下总多少有点儿盐水。

“依你这样说,最早的那口盐井,地点是怎么选定的呢?”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可是越想越糊涂。据说汲井水熬盐的方法是秦朝李冰发明的。传说不足全信,可是我们至少可以认定,在2350年以前,四川已经开凿盐井了。在汉朝留下来的墓砖上,就有汲水熬盐的图像。

“哪时候的人怎样会知道上千米深的地底下有盐水呢?怎样会知道该从哪儿凿下去才会得到盐水呢?”

别打破砂锅问到底了。盐井的地点既经选定,咱们就把凿井的工人请来,挑个好rì子开工动土吧。

这才是开头儿

工人先把地面的浮泥挖开,跟凿水井一样,掘成个大坑。掘不到多深,泥层就到了底,下面是石块。石工便下坑底去,继续往下凿。“再往下凿会见水吗?”

当然有水,还有挖下来的泥土,凿下来的石屑。坑浅的时候,水,泥土,石屑,全用人工担出来。挖深了,就在坑口安个轮轴,还是用人工,把水和泥土石屑,一古脑儿提出来。

“这不是很简单吗?工人尽管往下凿,凿下来的东西尽管往外提,不就越凿越深了吗?”

事情可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凿到10米多深,坑口就很容易坍塌。一坍塌不但前功尽弃,还会伤人。为了预防坍塌,凿到10米以下,就要用一个一个石圈垒起来,挡住周围的泥土和不十分坚固的岩石。

石圈是用3米来见方的石块凿成的。从10米来深的坑底,一个个往上垒。两个石圈之间还要涂上石灰,使它非常密贴,不让圈外的淡水流到井里来。石圈垒上10来个,就跟地面齐平了。

“石圈的窟窿有多粗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