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宋朝称丈夫叫什么 > 第43部分(第1页)

第43部分(第1页)

比如娶了他阿姐后,家里钱当然是老婆管着,家里事是老婆说了算,不许对老婆摆脸色,不许对老婆高声说话,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婆说东不能说西,老婆说跪着不能站着,更不要提什么外面的相好,马上要统统断了关系……

那是他季辰虎才能干的事。

他姐姐嫁给王世强他没办法插一句嘴,才会被那悔婚的小子踩到他头上来,活生生打了他的脸,但嫁到坊里他还管不了吗?

在她并不表态,似乎是对这类“家规”的默认中,许家六兄弟个个都是鸡飞狗跳在坊中四处说亲。

三郎完全不打算让“姐夫”借机上位,插手坊中事务,这门婚事就是给阿姐找个听话老公让她开开心心过日子,谁都已经看明白了。

坊中流言四起,再也没人关注四明王氏悔婚的事情,就连已经娶了老婆的许老五,他老婆冯娘子肚子里还怀着胎,都哭哭滴滴央着许淑卿到她面前递私话儿:

他们夫妻也是打小的情份,成婚半年十分恩爱,求大娘子看在她肚里孩儿的份上,和三郎求求情,不要生生折散了他们……

因为南坊里始终留传着由宗主指定男女奴口婚配的传统,就算她用汪婆子这样的媒婆制度来取代,也仅是顺势而为把这种权利转移到了唐坊手上,以求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习惯。

汪婆子身为季辰虎的养母,当然有利于南坊坊民们接受这样的改变,却同样也使季辰虎依旧拥有这样的权威。

两者相冲突的时候,她无法改变季辰虎就是南坊山大王的现状,他要是突然不同意许老五的婚事,南坊坊民大半都会默默接受,包括这位哭泣着的冯娘子。

许家兄弟里只有许老五一个人算得上是性情温和,他婚前没有在大街上揍过相…好,成婚后也没有听说打过老婆。

他也是六兄弟里唯一一个擅长坊中内务的街正,平常和北坊里的坊民相处也不错,季辰虎把眼光落到许老五身上,并不是没有原因。

毕竟,他也要顾忌季二郎对这桩婚事的意思。

虽然他并不认为,季二郎和他是真正一家人。

因为季辰龙和宋商走得太近了。

近得让人怀疑他究竟是不是中土遗民的后代,他穿宋服看宋书,用宋纸书宋墨,这倒也罢了。宋人的衣裳用具是不错,更何况坊主也是如此;

他托人从明州买来了书院里印刷的科举试题集,试着写写策论其实和别人也无关;三郎季辰虎也时不时会托人从大宋走私一些他能看懂的兵书军阵图;

但他要仿照宋人的制度。让南北坊里的街正管事们全都参加最严格的宋文考试,然后才能上任,却是让南坊里几乎所有坊民都视之如敌。

南坊坊民的识字程度远不如北坊。

坊里有流言说是他根本不是坊主的亲堂弟,而是东海上常见的漂流人,是海上海难事故后漂流到扶桑的宋人小子。

所以季二郎不能做坊主。

尽管季辰虎和他是一个小村子里长大,但他并不禁止这样的胡说八道在坊里流传。

她时常想着,三年前这一场让人瞠目结舌的许季联姻大闹剧来得适到好处。那时南北两坊搅得鸡犬不宁,东坊西坊忙着看热闹,她被四明王氏悔婚的暗流传言在坊中才没有真正掀起大浪……

同样。她没有马上禁止坊民们议论这桩她根本不可能答应的新婚事,反而用可有可无的态度对季辰虎胡扯的这门亲事推波助澜,让坊民们津津乐道于各种小道消息:

比如她到底会挑哪一个许家兄弟成婚;许家老大成婚后怎么摆平外面的相好;

许家老四心眼最多,这小子一定有娶坊主为妻的意思。说不定这季许联姻的主意就是他给三郎出的。但现在困于“姐夫”不能插手坊务的“季家家规”,他应该是何等的苦恼;

还有许老五和冯娘子那对苦命鸳鸯,会不会被坊主拆散……

甚至,她也没有禁止坊中流言,没有阻止坊民议论二郎是宋人小子的传言。

虽然她明知这话是南坊大屋里传出来的。

被四明王氏悔婚后,她需要喘息的机会,需要让坊民们不记得坊主被羞辱却没有彻底反击的软弱。

尽管她是在等待反击的最好时机。

她没有忘记四明王氏在唐坊扎下的根有多深,深到了谢国运就算建了两座箭楼扼住了进坊海路。也无法和王世强在东海上一较高低。

所以明知道三郎在排挤二郎,她也只能先自保为上。

她明白。三郎之所以一改“阿姐的事她自己能摆平”的习惯常态,并不是没有合理的原因。

他突然在家里摆出了“他是男人他是一家之主”的姿态,忙着给她看婚事,忙着替她安排听话老公,让她下半辈子在他的羽翼下舒舒服服过日子,不就是因为悔婚这件事?

他不就是发现她被欺负后没有马上反击,她管不好自己的事情,没能耐把悔婚的羞辱十倍百倍地讨回来,所以他才更加认为,她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只能由他来保护吗?

对他们三姐弟最熟悉的王世强,何尝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当然知道坊里的形势,知道只要他一撤回对她的支持,坊中这样的改变就是理所当然。

因为三郎已经长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