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红楼梦新版元春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看差了。也罢了,这府里也留不住她了。明儿就叫了媒人来,到外面不论找个什么人家,把她嫁了吧。”

元春道:“母亲这么做,对纤云倒是一个好收场。只是,纤云是大哥哥屋里的人,只是因为爱之太切,才做了糊涂事。府里当然是留不住了,但也还得先问一下她自己的意思。她也是一个有血气的人,要是一时左性,想不开,坏了性命,岂不是我们的罪过?”

王夫人想了想,才道:“也罢。这事还就让抱琴去问一问,看她是什么意思。愿意嫁人,我们就给她好好访一户人家,把她当个女儿嫁了,也一样的陪送。要是不愿意嫁人,也看她自己怎么个打算吧。至于那姓赵的,本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这样的身份和地位,倒不好寻她的不是,也不好和她计较,不能让老太太和老爷不高兴。还是由她去吧——只看今后有个什么样的收场吧。”

元春见王夫人这么说,便应了下来,又见王夫人困倦了,便同王熙凤携了宝玉,辞了出来。回到贾母这边,贾母睡中觉未起,便又回到后面自己小院中去。

王熙凤便吩咐平儿开始收拾东西。

宝玉嚷着要到外面玩去。元春便让司棋、侍书和入画一起把他带出去,陪他玩耍。

元春心里有些舍不得,这么一两年来,两人在一起,同吃同睡,形影不离,如同一个人一般。如今这么生生分离,心里不禁酸楚。

王熙凤见元春面色悒悒,知道为着自己的离去才这样的,便笑道:“你又何必作出这样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好歹不上两三月,我仍然来这里,咱们还不是一样的好啊。”

“不一样的。你再来时,就不是我的凤姐姐,而是我的琏二嫂子了。那中间又隔了多少层规矩了。你自然和琏二哥住到另一个院去,你们天天得守着他过日子,又怎么还能像如今这样?何况,你来了,不上几月,我便又要离开这里了,还不知这辈子能不能再回这里来呢。总而言之,我们是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了。我们的好姐妹日子算是到头了。”元春说着,忍不住掉下泪来。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16议婚姻熙凤暂离府 逢佳节元春庆生辰2

王熙凤见元春如此,也忍不住伤心,但也还得打起精神说到其他的地方去,把话头岔开,才算把气氛又缓过来了。

晚饭的时候,王熙凤便把自己要回家去的意思回了贾母。

贾母知道是王夫人把快成亲的事告诉了王熙凤,也知道她是为这个才回家去,便乐呵呵地道:“凤丫头也该回家陪陪父亲母亲去,也陪不了多少时日了。倒是我们过意不去,硬拉着在这府里住了这么些时日,过年也没能回去。并且好多东西也该预备预备。回家去多多替我问候你老爷太太吧。”

王熙凤应着,陪着说说笑笑,只是也没了往日的兴头。元春基本上没说什么话,只坐着陪她们笑。贾母也明白小姐妹的心情,也不说明,说了一回话,便让她们回房去了。

抱琴已经去看过了纤云回来,对元春和王熙凤道:“纤云的意思是不想出府,知道大少奶奶已经容不下在那边屋里,不拘做哪个院里一个粗使丫头也成。实在容不下她,她就剪了头发做姑子去,反正不愿嫁人,也正好可以赎她的罪孽。”

元春想了想,道:“这事倒不好办了。还是回了太太由她定夺吧。”偕了王熙凤,一起到王夫人院里。

贾政已经回来了,正好在王夫人屋里说话。周姨娘打起帘子,让进了二人。

元春和王熙凤请过安,坐着说了一回话。

赵姨娘屋里的丫头小喜鹊过来,说环哥儿吃过奶,还是吵着不肯睡。

王夫人道:“赵姨娘还是回去哄环哥儿吧,不用在这里服侍了。”

赵姨娘便忙忙地过去了。她本不愿来王夫人这边来伺候当差,只不过碍于府里的规矩,不得已每天还得过来。所以,她每次过来之前就对小喜鹊吩咐好的,到时候了,就来禀报,以贾环为托辞,离了这里就好。

王夫人也明知其意,只不愿和她计较,也不愿自己为此等贱妇污了名声,还得对她和颜悦色,一团和气。如今见赵姨娘走了,心里反而清爽,转头问元春:“纤云那里问过了没有?”

元春答道:“问过了。她的意思是不想出去,随便在别的屋里做什么都成。实在不行,情愿出家做姑子。反正就是不愿嫁人。”

贾政奇怪道:“纤云是哪个屋里的?怎么听得有些耳熟。”

王夫人便把纤云的情形大致说了一下,只没提纤云推李纨的事来,只说自贾珠死后,纤云便和李纨有些不睦。

贾政道:“既然是珠儿屋里的人,就不能太亏待她,免得外面的人说我们刻薄下人,少恩寡义。这些事我也不管,还是太太自己惦量着办吧。”他本就是个百事不管的人,只略提一提便丢开了。

元春和王熙凤见时候不早了,便辞了回自己这边来,卸了妆,脱换了衣服,预备着睡下。

元春见王熙凤要走了,便到王熙凤的屋里来,共拥着一床被,说了半宿的话。

第二日一早,王熙凤先打发人回王子腾家回话,说自己要回去住,让家里预备着把房间洒扫准备着。

午后,王熙凤穿戴整齐了,才到府中各院中去辞了,然后回到贾母院里,给贾母行了大礼,又给王夫人也行了礼,才出门去。

贾母和王夫人等亲自送到仪门外。王熙凤拉着元春的手,不忍松开,又密密切切的说了好半天话,才登车离开。

元春见王熙凤走了,顿觉身边冷清了许多,自己便如孤雁一般,不胜凄清。王夫人每日里要当家理事,母女二人也没有过多的知心交流。府里便再没有其他人可和她说说话。宝玉已三岁多了。无聊之余,元春便只得每日里以教宝玉念书写字为务。贾母见她用心教习宝玉,宝玉的礼仪学识也渐有长进,心中也很是高兴。

纤云最终还是出家做了姑子,就住到与贾府有诸多香火之情的地藏庵去了,法名了缘。

元春把纤云和赵姨娘从前来往的事悄悄回了王夫人,只想让她明白,赵姨娘的心思和手段是起来越隐蔽了,以后得加意提防。

王夫人早看不过赵姨娘的张狂,心里一直隐忍,只为了家庭的和睦,不想惹老太太生气,如今见赵姨娘心思歹毒,威胁着自己和孩子们的性命和地位,那心里便再也忍不下去。但她也不欲让贾政和贾母知道这些事,便把赵姨娘叫来,重重地申斥了一顿,让她安份守己,否则决饶不了她。

赵姨娘自己做过的事自己清楚,虽然抵死不认,但经过王夫人的一番正面敲打,也便警悟,不敢再轻举妄动。

李纨的身子愈来愈重,王夫人元春每日里去慰问看望。贾母有时也去看看,便不去,也要派人带些时鲜果点过去。

转眼新年就到了。贾母早嘱咐过王夫人,今年得好好给元春过生日,因为她在家的日子也不多了。王夫人自然尽心照办。

除夕,贾母率府中各男女到祠堂祭过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