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历史在这里沉思全6册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那幢石库门房子,人称“李公馆”——同盟会*李书城在此居住。李书城的弟弟李汉俊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他和李达一起负责*“一大”的筹备工作。李汉俊说,他家房子大,可供开会之用。这样,*“一大”就在“李公馆”底楼的餐厅里举行。

那天,代表们按照马林的紧急决定刚刚散去,那个陌生男子就带着一群法国巡捕前来搜查。这表明马林当机立断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那个闯入*“一大”会场的陌生人确实是密探。

翌日,会议转到浙江嘉兴东湖举行。*“一大”在东湖的游船上顺利闭幕。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查找:那个闯入*“一大”会场的密探,究竟是谁?

当时,出席*“一大”闭幕式的总共有十四人:其中*“一大”代表十二人(周佛海因病没有出席会议),共产国际代表两人。

当事人后来在各自的*之中是这样回忆那个密探的形象的:

据包惠僧回忆那个密探是“穿灰色竹布长褂”;

李达说是“不速之客”;

张国焘说是“陌生人”;

陈公博说是“面目可疑的人”;

刘仁静说是“突然有一个人”;

陈潭秋说是“一个獐头鼠目的穿长衫的人”。

——这便是留存在当时目击者们脑海中的印象。此外,再也没有更详尽的文字记录了。

由于没有详细的线索,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查清这个闯入*“一大”会场的密探。

我在创作“红色三部曲”的时候,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查清了这一历史谜案。我的查证,得到了许多*党史专家们的认可。

“红色三部曲”总共150万字,是写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红色历程。“红色三部曲”由三部长篇组成,即《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这套“红色三部曲”在大陆、香港、台湾分别出版,产生广泛的影响:

我用三句话,概括“红色三部曲”中三部长篇的主题:

《红色的起点》写的是“中国有了共产党”;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写的是“中国共产党有了领袖毛泽东”; txt小说上传分享

“雪藏”了26年的《追寻彭加木》(6)

《毛泽东与蒋介石》写的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打败蒋介石”。

在《红色的起点》一书中,我详细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历程,内中就涉及那个突然闯入*一大会场的密探。

密探为什么会突然闯入*“一大”会场的呢?

经过查证,是出席*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引起了密探的注意!

马林,这个来头不小的“赤色分子”1921年4月在奥地利维也纳被捕又获释之后,成了各国警方密切注视的目标。

马林在1921年4月动身来华。马林来华是列宁向共产国际推荐的。列宁在推荐书上写道:斯内夫利特(即马林)作为共产国际代表去中国,他的任务是查明是否需要在那里建立共产国际的办事机构。同时,责成他与中国、日本、朝鲜、东印度、印度*和菲律宾建立联系,并报告它们的社会政治情况。

正因为马林早已引起注意,所以他在来华时途经科伦坡、巴东、新加坡、香港,都受到了严格的检查。

马林尚在途中,荷兰驻印尼总督府一等秘书于5月17日、5月26日、5月28日三度致函荷兰驻沪代理总领事,密报马林行踪,并寄去了马林的照片。荷兰外交大臣也于5月18日致函荷兰驻华公使,要求公使“将荷兰危险的革命宣传鼓动者出现在远东的情况通报中国政府”。

1921年6月3日,意大利的“阿奎利亚”号轮船徐徐驶入黄浦江。马林刚刚踏上上海码头,密探的眼睛便盯上了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