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猎骨之心证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觉得奇怪,雷兴翰外表文质彬彬(相对于其他军人而言),为人谦逊有礼,怎么能把众多性格迥异的将领管得伏伏贴贴。刘国民没有带过兵,他没有部队生活的体验,其实部队生活让他感到厌烦。他是无法真正体会部队对一个意志坚定、雍容大度、思路清晰的指挥官的渴望的。但是他从这两天,雷兴翰从未离开过他的视线,也没有不停暴跳如雷的打电话,却能从容掌握调度各支部队,尤其是喝止挥兵急进的孙振堂(不知为什么刘国民有点怕孙振堂)上面,他感到一丝震撼。

专家组的临时更换,令雷兴翰等人非常不满,这他刘国民是看的出来的,少年老成的雷兴翰虽然没有明显的表示,但他手下那班部将就表现的太没涵养了。将心比心,如果是由他刘国民先组个班子,忽然又插进了外人,他也会不高兴的。因此他尽量表现的收敛一点(甚至主动卸去了军职),以免搞的不团结,现在最重要的是同舟共济嘛。刘国民端起咖啡杯,轻轻呷了一小口,左手中指上的戒指碰在杯柄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

鲍枢奎自顾自喋喋不休地跟他汇报着最新的经济进展,因为小小的咖啡桌被那讨厌的咖啡具占据着,他的一堆文件资料不得不放在地板上,刘国民的机要秘书急忙搬了个垫脚凳过来,把他的文件放在上面。

“……对外贸易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且随着外贸品种的增多,订单接踵而来。”

“特区的外贸出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进化到“电子时代”——由古柯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原台资)率先“研制”的晶体管收音机受到国际热捧,首批定货即达10万台,其实是有多少要多少,古柯的商务代表考虑到生产能力,只答应了10万台。这种收音机音质好、故障少、最主要是外型美观体积小适合手提,只有一本牛津大字典那么‘小’,而同时代的收音机大多是立式落地的,小一点的也有电脑机箱那么大。外商交口称赞,声称古柯牌收音机将改变欧美的时尚生活哩。”念到这里,鲍枢奎咧开嘴笑了一下。

刘国民也礼貌的笑了一下,这个鲍枢奎就象个过分辛勤的园丁,工作的不得要领。

“老鲍啊,你对目前情况有什么看法?”刘国民轻言慢语地提到正题。

鲍枢奎长出了一口气,象没有准备好功课的学生终于被老师点了名一样泄气地放下文件。

他丢下文件,从口袋里掏出包香烟,不客气地在刘国民洁净优雅的阳台上点着,全然不顾刘国民惊奇的目光——鲍枢奎竟然在不惑之年染上了烟瘾。

“咝,”鲍枢奎深吸了一口,白色的烟雾从他的鼻孔里火车一样钻了出来。

“老刘,说实话,我当时就不主张这么快动武,你又不支持我。本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准备工作应该尽量长一点。现在倒好,经济方面千头万绪,派往欧美的网络没有铺开,就要仓促面对复杂的局面。”鲍枢奎对搞政治本来就胆虚,要他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我知道了,目前最重要是稳定局面,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出现没有引起恐慌就是最大的成功。边区建设的事情你要多费费心,一定要强调经济建设为主,部队的规模要控制。”

“恩”鲍枢奎被刘国民的话感动不已:“夔龙计划……”

“嘘——”刘国民伸出食指打断他,微微向傍边灌木丛生的椰树林指了指,冲鲍枢奎狡颉的笑了一下。金色的戒指在早晨的阳光中耀眼的一闪。

第四十七章

让自己都觉得搞砸了事情、惶惶不安的黄振伍等众将领倍感欣慰的是,雷兴翰没有一丝一毫责怪的意思,他真诚的向各位将领祝酒庆贺,必要的发言也一如往常的轻描淡写,毫不刻意地逐一亲热的揽着部下的肩膀嘘寒问暖,一贯从容平静的笑容自然的没有任何夸张掩饰的痕迹。让直肠子的众将领们感动几乎热泪盈眶。

只有战役过程中一直伴随在雷兴翰左右的冯天铭和朱运泽知道,表面平静的雷兴翰经历了怎样的狂风恶浪。

雷兴翰是那种少数能把轻重掂量的很准的人,更是这类人中少数可以真正判断应该怎么作才是正确的人。对于大局的进展来说,他个人的威望显得不那么重要,甚至可以舍弃。他真诚地向刘国民、鲍枢奎等专家请教解决补救的办法。雍容大度、举重若轻的态度让一向对他不服的冯天铭自叹不如,更让忠实助手朱运泽钦佩不已。

虽然刘国民等人对军事行动的评价不高,雷兴翰也认识到自己对局势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但另一方面,他又是收获极大的,部队显然在很多方面不近如人意,但是协调统一性非常好,老部队和退转役人员表现出了较好的军事素养,起到了带头作用。新兵也在残酷的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这比长期和平条件下的演习更能锻炼人,更能看出官兵品质的优劣。

尽管高级指挥人员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时显得手法稚嫩,但这毕竟是一批最高只有旅级单位演习经验的军官,指挥着一支没有经过充分合成训练的部队,过分的要求是不现实的,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的顽强求胜精神让人振奋。而且也没有出大的差子。问题出在总部的决策,出在他自己身上。

在计划之初总参突然换掉了自己挑选的专家团,而换上了以刘国民为首的专家团,他认为意图十分明显——说好听点是用更好的专家队伍为他保驾护航(确实刘国民专家团比他本来的水平要高明许多),说难听点那就是担心他一人独大,任意而为给民族带来不利影响。

有人监督协助当然是好的,雷兴翰这样说服自己,但内心难免有一些芥蒂。

通过这次战役他试探了政府和民众对战争反应的底线,令他称奇的是:鲍枢奎毫不客气的跟他大吵大闹,刘国民却表现的极为理智,在公开场合为他打圆场,而且机智的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使他不得不对这个拍档重新审视,也许是自己太多心,太谨慎了,误解了他。

但是刘国民的心思太过缜密,这使部队生活思维的雷兴翰十分不习惯。在部队,无论多大的矛盾,大家都可以坐下来谈谈,就算解决不能问题,起码也可以了解对方心里想什么。而刘国民却总是躲躲藏藏的。虽然跟他单独相处的机会也有,但交谈总是不顺畅。这也使他心里十分不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