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猎骨之心证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第16军军长    李忠义

第18军军长    黄守中

第5路军总指挥  邓 文

第6路军总指挥  刘桂堂

骑兵挺进军总指挥 孙良诚   参谋长  傅同善

察哈尔自卫军军长 张砺生

参谋长  阮玄武

抗日救国军属下

之第1军军长   张人杰   参谋长  李庭华

之第4军军长   米文和

蒙古军

之第1军军长   德穆楚特栋鲁普

之第2军军长   卓特巴扎普

之自卫军军长   富龄阿

华侨抗日志愿军总指挥 武国福 政治部主任 范毅夫

之第21师师长 杨松光 政委 张根忠

总部直辖4个独立团和1个卫队团。

警备司令  张允荣

交通司令  高树勋

会场上情绪激昂,各路将领穿着各式制服慷慨发言,痛斥日本狼子野心,南京政府卖国求荣,引来阵阵喝彩。穿着长袍马褂的地方代表们唯唯诺诺,暗自计算着得失。

冯玉祥为了表示对抗日志愿军代表的重视,特意安排武国福、范毅夫、杨松光、张根忠坐在左首,座次仅次于方振武和吉鸿昌。

武国福暗中观察各路将领,揣摩他们的性情是不是跟历史文献上记载的一样,不时和范毅夫低声交流着。历史上的察哈儿民众抗日联军只存在了两个来月就在蒋介石政府和日伪军的联合围攻下,弹尽粮绝、土崩瓦解了。武国福的任务就是尽量维持住这只抗日武装,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特区的华北前进基地。

果然,察哈儿民众抗日联军虽然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批部队和热心青年,但问题也很多:首先是经济和装备问题,由于不被南京承认(而且还被认为有敌意),联军的装备很差就不足为怪了。冯玉祥和吉鸿昌等爱国将领变卖了自己的家产来给部队购买装备,但那也是杯水车薪,而且由于武器来源有限,很多要从黑道高价买来,将领们的家产早已用光了。

二是编制混乱,部队来源五花八门:有原西北军、东北军、方振武部队、蒙古义勇军、察哈尔自卫军等等。虽然都是抱着一腔热血来抗日,但出发点也不一样,有的确实是忧国忧民的志士、有的是为了追随老上级、有的是担心世道一变自己原来的利益受到损失,甚至还有极少数是想当乱世英雄,看能不能火中取栗。加上联军总部财力微薄,各支队伍人员和装备大多靠自己筹措,难免勾心斗角,患得患失。这样匆忙组成的部队,如果碰到硬仗或外部高压,分崩离析是很正常的。冯玉祥显然看到这一点,但是也无能为力,现在他就是一面旗帜,大家冲着他的盛名聚到一起,他要是倒了,队伍肯定散。

三是群众基础不好,虽然全国各地对联军纷纷来电来函支持捐助,冯玉祥也属于同情GCD的开明人士,对GCD发动群众的做法非常赞赏。但联军鱼龙混杂,完全还就是旧军队的那一套习气,丝毫没有发动群众、得到群众支持的观念。

武国福暗中和范毅夫商量着,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冯玉祥达成一致意见:接受特区的复兴中华理念,由特区提供武器装备,把联军整编成侨军那样的部队。然后发动群众,巩固根据地。但是时间紧迫,只有两个月时间。而且现在直截了当地跟冯玉祥谈的这么深,谁知道旧军阀出身的冯玉祥会有什么想法。

范毅夫非常担心总部方面能不能提供这么多装备和为这些装备提供充足的弹药、维修——毕竟联军有十多万人啊!他知道政府为了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军费开支控制的很严,统帅部已经开始为了军费跟政府暗中较劲,而且空军方面运力也已接近枯竭,维持他们这17600人已经开始勉强了。为了支持前方部队,连总部首长出门能走路都不开车(可鲍枢奎等声称为了不引起特区民众反感,居民车辆用油却照常凭票供应)。他们能再组织更大的空运吗?

会场上气氛热烈,将领们纷纷鼓掌请侨军代表也说两句,武国福不便再与范毅夫商量。

他笑容满面的站起身来,挺拔身姿向冯玉祥、在座的将领和士绅们敬了军礼,迎来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