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权利吗?!……宋美龄悄悄出现在先生身旁。蒋介石嗅到夫人的熟悉气息,但是他没有动弹,他的思想依然在浑沌初开的天地万物之上翱翔。
蒋介石青年时代三次东渡日本,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那个岛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全民族万众一心凶猛好斗的尚武精神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同虎视眈眈的邻国相比,他名义上领导的国家是个什么模样呢?工业落后,国力贫弱,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更有一些居心叵测的捣乱分子,到处无孔不入地扩大势力。国家内政不统一,民心涣散,抗日的后果无异于以卵击石,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人坐收渔利。事实很快证明蒋介石的远虑并非多余。
〃九·一八事变〃后仅五个月即一九三二年二月,江西共党利用蔡廷锴十九路军进行〃一·二八淞沪抗战〃和政府自顾不暇的时机,朱毛红军主力两下井冈山,大举进攻赣、闽两省,四月份竟然攻占福建省南部重镇漳州。蒋介石于五月指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与日本人签订〃淤沪停战协定〃六月即调遣六十万大军围剿井冈山。抗战抗战,委员长需要时间懂吗?他需要平定内乱,巩固权力,治内在先,攘外在后,然后才能像明治天皇或者唐宗宋祖那样,领导一个威震四海如日中天的强盛的东方帝国。难道贵为党国至尊的蒋委员长甘愿把大权拱手让给日本人不成?那些学生只会嚷嚷抗战,全不顾国体国力实际,这样正好让人火中取栗,断送他蒋委员长的江山。蒋介石嘴角轻轻抽动一下,脸上有了忿忿的表情。天光终于大亮起来。极目远眺,扬子江蜿蜒曲折,鄱阳湖烟波浩渺。但是一片阴险的云雾却从山谷中涌出来,渐渐遮盖地平线,遮盖了那一轮即将喷薄欲出蒸腾而起的灿烂朝阳。……可是有些时候,意外的危机总是潜伏在四周,并且局势的发展往往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五次围剿,共产党穷途末路逃窜陕北,本可一举剿灭,可恨张学良意气用事,使围剿最后功亏一篑。养虎为患,纵虎归山,张汉卿轮为党国千古罪人。问题是眼前所谓〃统一抗战〃的局面已经形成,好比围棋中的双活,共产党显然棋高一筹,他虽在重围之中,你却一时奈何他不得。眼前日本大兵压境,委员长虽然指示北方各省坚决抵抗,但是往后的局面究竟是战是和尚难逆料。〃九·一八〃至今六年,当初他便深知与日本人迟早难免一战,因此抓紧时机做了许多战争准备工作。除了整编和加强中央军,从西方购进大批先进的军事装备外,他还亲自批准耗巨资在上海和南京之间,沿长江、太湖各修建两道秘密的国防防御工事。但是这场战争的爆发毕竟还是来得太早一点,好比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尚未来得及恢复元气,就不得不摇摇晃晃站起来迎接敌手挑战。……此战一开,无论与日本人拼到底,还是准备再一次退让接受屈辱,以空间换时间,其结果都必将大大削弱他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何况还有一个名义上各党派联合实际上由共产党操纵的〃抗日统一阵线〃,和被这个阵线煽动起来的全国民众轰轰烈烈的抗日风潮,这股风潮推动他抗日,就像推动他一步步走向深渊一样。他身为中国的头号独裁者,不管战与不战,他都无法抗拒这股潮流的汹涌夹裹和身不由己的被动。〃骑虎难下〃,他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个形象的成语。娘希匹!如果你胯下骑的不是毛驴而是老虎,你的骑术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况且现在委员长胯下同时骑着共产党和日本人两头嗷嗷乱叫的斑斓猛虎,他该怎么办呢?……翻滚的云雾好像涨潮的海水很快吞没了庐山,含鄱口的亭阁被絮团般的云雾笼罩,天地重新陷入一片白茫茫的浑沌之中。
〃大令,今天看来白等了。〃宋美龄轻轻挽住蒋介石的胳膊,柔声说道,〃我陪你回去吧。〃
蒋介石仿佛突然惊醒,身体晃了晃,他这才感到站立久了,腰腿有些酸胀。
〃哦大令,我们运气不大好,恐怕是我的心不诚。〃蒋介石安慰夫人,〃……隔日我陪你再来。来人,通知在山上的中常委到‘美庐来见我。〃
著名的庐山〃美庐〃别墅。
这是一幢外表看上去色调灰暗和并不特别显眼的欧洲哥特式建筑,二层楼体,尖顶拱廊,门前有条哗哗作响的东谷河,围墙四周有兀立千年的巨大古松。别墅由花岗石堆砌而成,那种随点性很强的不规则格调,与搂后参差嵯峨的山体岩石正好融为一体,体现建筑师取法自然的艺术匠心。别墅的原主人是一位名叫巴瑞的英国女上,因为仰慕中国第一夫人的风采,特将别墅赠与蒋宋夫妇,蒋介石亲自取名为〃美庐〃。此后蒋夫妇每年上庐山都在此下榻。但是好景不长,仅仅十多年后的一九四九年,江山易主,〃美庐〃改称〃庐山管理处180〃号,成为另一位新主人毛译东的避暑山庄。著名的〃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即下榻此处并做出罢免彭德怀的决定。一九九二年岁末,海外华人报纸纷纷转载大陆一条新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庐山别墅群包括著名的〃美庐〃别墅,其长期租用权(五十年)已经全部拍卖给海内外集团和个人。国民党中常委临时会议已经进行了一整天。
面对日军大兵压境和中国何去何从的严重局面,中常委们一反平时在蒋介石面前小心翼翼唯命是从的态度,竟然个个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会议争执激烈。
〃……我早就说过,日本人野心大得很,民国二十年他们占了满洲,你们同他们签订了那个国人唾骂的‘塘沽协定’,这还不够,后来又签了何梅协定’。这不是引狼入室是什么?国民党副委员长、蒋介石的换帖拜把兄弟冯玉祥粗声大气嚷道。冯在二三十年代中国政坛曾经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地方军阀中有相当号召力。所以蒋介石不得不委以一个挂名的副委员长,〃……现在我的公馆天天都要收到好多信,都是要求上前线抗日杀敌的。国民都不甘愿做亡国奴,我们这些当大官的人是不是应该检讨一下自已的态度立场?!〃蒋介石微微皱了皱眉头。
冯玉祥的话无疑使在座许多人感到刺耳。关于抗战的种种话题,早已成为国民党内各派政治势力相互利用攻击的敏感武器
〃焕章兄此言谬矣!〃外交部长王宠惠耸耸肩说:〃如果当初不是政府忍辱负重委屈求全,坚持以时间换空间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计,岂能有今天四方平定万众一心的统一局面?”
〃‘九·一八前不是还有人处处反对中央想拥兵自重吗?”国民党中政委副秘书长、蒋介石的智囊心腹陈布雷不动声色地刺了冯玉祥一句,他指的是一九三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国不安民不宁又谈何抗日!〃冯玉祥是个行伍出身的粗大,不善于同秀才打嘴仗,于是微微涨红脸,又不好发作。
〃冯先生在察绥前线同日本人较量过,请问对敌人的战力有何地教?”轮到军政部长何应钦发言。民国二十二年冯玉祥在察哈尔高举抗日同盟的大旗,纠集旧部及抗日武装二十万之众,与日军打过几次硬仗,由于种种原因仅过百余日就烟消云散。〃这正该我问你的!〃冯玉祥厉声说道。这位蒋的拜把兄弟在中原大战失败后被剥夺了军权,虽不能拥兵自重,却以敢在公开场合批评蒋而闻名。〃……你既然身为军政部长,眼下敌人大兵压境,你们军部有何对策?〃何应钦胸有成竹地打开公事皮包,翻出一摞发言材料来。在国民党内,何部长以坚持〃绥靖政策〃即避免与日本人正面冲突而闻名,这使他落得了一个不大光彩的美名:〃亲日派〃。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何应钦并不理睬冯玉祥的质问,他把目光转向会议主持人也就是最终决定大计方针的领袖蒋介石,后者颔首示意他往下说:〃……众所周知,共产党鼓吹抗日是个阴谋,目的在于刺激日本进攻华北和中原地区。中日火并,共产党便可以从中渔利。来庐山前我请日本武官喜多诚一转告他的政府:中日如果开战,势将两败俱伤,唯有共产党取胜。不信的话,十年后见分晓。〃现在的局势是;中日之战迫在眉睫,日本人在华北步步紧逼,国内抗战呼声日高,军队中也有部分将领要与日本人一拼胜负,这就正好中了共产党的奸计。敬之认为,和则存,战则亡,政府惟有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战争爆发,才能保存实力以图将来洗雪国耻。〃〃……何部长身为军人怎么总是鼓吹和谈?你如果害怕日本人就让不怕死的上前线打仗好了,冯玉祥炮筒子脾气发作了,拍着椅子扶手叫道。反正他早就不想当这个有名无实的副委员长,上前线打仗他决不会犹豫。〃敬之见的话决非危言耸听,冯先生应该冷静一些才是。〃中宣部长邵力子还有汪精卫、王宠惠等人纷纷劝道。
〃在座诸位常委对故我双方军力战力恐怕并不完全了解,我在这里不妨向大家简单通报一下。〃何应钦自恃是委员长宠臣不把冯玉祥放在眼里。一个行伍出身的大老粗,要不是挂了一个副委员长的空头衔,他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对他军政部长大叫大嚷吹毛求疵?〃……先讲我国情况。我国现有陆军一百九十一个师,五十二个独立旅,九个骑兵师,四个炮兵旅,总兵力约二百一十万人。装备情况为,每师兵员一万零九百二十三人,步骑枪三千八百余支,轻重机枪三百二十八挺。各式火炮四十六门。以上装备仅限于中央军整编师,而地方部队的兵员装备只达到中央军的五成左右。〃海空军情况;截止今年六月,我国共有飞机六百零三架,其中能够用于作战的只有三百零五架,并且大多是上次欧战时英美各国淘汰的老式飞机。海军共有舰艇六十六艘,以江海岸炮艇为主,总吨位五万九千余吨。〃日本方面;步兵常备师团十七个,兵员三十八万人,如果战争爆发;一个月内可以三倍动员。也就是说可组织装备一百一十余万人。日军每师团下辖四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山炮联队,一个重炮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辎重兵联队,兵员二万二千人,马五千八百匹,步骑枪九千五百支,轻重机枪六百五十挺,各式大炮一百零八门,战车二十四辆,运输车辆五百到一千辆不等。战时每师团还要增补战车、高炮、探照灯、通讯器材、航空支援和红十字队等,战斗兵员可增至三万左右。〃日方海空军战力就更非我军能比;日空军共编有九十一个航空中队,作战飞机二千七百架,为我军九倍。海军舰艇二百余艘,总吨位一百九十万吨,并且拥有六艘航空母舰,是世界第三大海上强国。更重要的是,日本国力强大,钢产量为我国一百五十倍,每年能造飞机一千五百八十架,大口径火炮七百余门,汽车坦克一万余辆,舰船五十多万吨。而我国重工业落后,上述装备完全依赖进口……〃(以上数字见《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目统计荟萃1931──1945》,海军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版)〃我看何部长未免太悲观了!”冯玉祥越听越冒火,他觉得何应钦整个就是一个投降派,〃我也来同你算笔账。你说说,日本有多少人口?”
〃九千一百万。〃〃中国呢?”〃四万万六千七百万。〃〃中国国土?”〃一千一百四十二万平方公里。〃(注:这是当时中国国土而积)
〃日本面积?” 〃约三十七万平方公里。〃
〃这就对了!〃冯玉祥拍案而起,叫道:〃论人,我为敌五倍,论地我为敌三十倍。加上我堂堂中华民族,正义之师,保家卫国,人人奋勇杀敌,个个抗日争先哪有不战而屈,甘心做亡国奴的道理?就算你要和日本人未必愿和中国老百姓未必愿意受辱。谁要是打算让出华北,他就得问一问,我答不答应,全国老百性答应不答应?!〃冯玉祥的话显然给主和派增添了强大的压力。
〃七·七事变〃之后全国民众抗日情绪高涨,势如大潮不可阻挡,如果政府一味迁就割土让地,就势必拂逆民心威信扫地。〃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这句古训所蕴涵的警戒意味足以令每个执政者不敢挫以轻心。〃焕章兄请坐下来,有话好好讲,不要发火嘛。〃蒋介石没有表情地做个手势,用眼晴示意军政部长讲下去。
〃……众所周知,现代战争都以钢铁和国力取胜,应钦决非主张议降,而是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决不要与日本开战。〃何应钦转向蒋介石寻求支持。
〃依你之见,中日开战,我国能支持多久?”蒋介石问。 〃多则半月,少则上天,中国一定亡国。〃何应钦回答。
〃哦嗬嗬,嗬嗬,你们听听,你们听听……〃冯玉祥牙疼似的冷笑道。
〃此言并非应钦发明,乃故总理孙先生之名言。孙先生曾经有云:中国若与日本绝交,日本在十日以内便可以亡中国。〃何应钦站直身体毫不示弱大声说道。
蒋介石脸色很难看。孙总理的话他曾在一篇关于〃九·一八〃东北问题的演说词中引用过,但那不过是他用以搪塞国内舆论的挡箭牌。孙中山的话是在十几年前说的,现在何应饮加以引用则使他难堪,今天的中国国力军力都远非孙中山时代可比,中日之战前景固然不妙,但是他心里有数决不至于十天半月亡国。〃委座钧鉴,应钦个人决非贪生怕死之辈,身为军人,就当马革裹尸,精忠报国。但是应钦所虑,乃是党国之前途,民族存亡之大计。此战一开,我军纵战至一兵一卒,但是天上没有飞机,地上没有坦克,江河湖海到处都是日本人的军舰,这样的仗有希望取胜么?……如果不能取胜,百姓惨遭屠戮,江山毁于一旦,即使我辈捐躯沙场,我们能够逃脱亡党亡国的历史罪责么?!……〃军政部长声音越来越高,动情之处,不由得声泪俱下。一股阴冷的悲观情绪好像虫子一样爬上人们心头全场情绪黯然。蒋介石心中十分恼火,又不好发作。娘希匹!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他该怎么办呢?会议久久冷场。要不是副秘书长陈布雷在一旁悄悄提醒应该散会休息,这会还不知开到何时了结。〃畏垒哪,白天你和岳军搞的什么名堂?〃蒋介石和宋美龄坐在〃美庐〃半圆形露天阳台上,同夜访的不速之客陈布雷、张群打招呼。
这是一个晴朗的庐山之夜,牯岭镇和四周别墅群亮起星星点点闪烁的灯火,给黑漆漆的大山点缀了些许华丽与生动的气息。
张群,字岳军,中政委秘书长,同陈布雷并称蒋介石的两大心腹和智囊人物。白天的会议上,这两个足智多谋的秀才都不动声色,稳坐钓鱼台,对冯、何的“和”“战”之争不置一词。蒋介石凭着直感,觉得这两人准定另有想法。〃院长认为和战孰利孰弊?〃张群单刀直入地问。 〃我正想听听你的高见。〃蒋介石很感兴趣地盯着这位幕僚,后者缓缓摇起一把折扇。
“……敬之见之言,对党国一片赤忱,难能可贵。中日开战,中方必败无疑。〃张群当然明白蒋介石此刻处境,就不慌不忙说道,〃冯焕章主战亦有道理且不说乱党煽动,即以当前国民抗日呼声高涨来看,主和亦不可取。‘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依张先生之言,和、战均不可取,政府是否只好束手待毙?〃美国回来的宋美龄不大喜欢中国政界这些摇鹅毛扇的人,她觉得他们个个都有些阴阳怪气,就在一旁插言。
〃大令,让岳军说下去。〃蒋介石不高兴地摆摆手说,他比夫人更能洞悉这些幕僚的思路。
“……和、战之争并非一无可取,并且和与战也不是绝对对立之物,老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