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彭城广场地下商业街 > 第4章 烙馍 米线 羊肉串(第1页)

第4章 烙馍 米线 羊肉串(第1页)

第四章烙馍。米线。羊肉串

如果一个人命中注定和你有缘,那么你们很快就会再见。

中午,徐良醒来,依旧独自面对冰冷的房子,他躺在床上,点起一支烟,回味昨晚的梦境。

做个梦,还做成了连续剧,梦中又回到柴门小院,自已干着小炉匠的营生,对门女子的面容愈加清晰,和开Q5的女人逐渐重叠,似乎预示着某种前世今生的神秘联系。

胃的抽搐让徐良开始想念食物,他忽然馋起了米线。

彭城人把吃米线叫做喝米线,以此来形容米线的爽口丝滑。

徐良第一次喝米线是十五岁时在黄河新村菜市场的米线摊儿,女同学带他去喝了一碗牛肉米线,大碗两块五,小碗两块,加一个茶叶蛋五毛钱。

高三毕业那年暑假,徐良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云龙湖万人游泳场游泳,中午顶着大毒日头出去,半路上在巨龙商厦喝一杯饮料机现打的苹果芬达,让二氧化碳带走暑气,黄昏时分回家,去母校操场上练一会儿单双杠,最后以一碗米线结束。

那个夏天充满了湖水的腥味,芬达的气泡,米线的鲜香,张学友的歌,还有少年对未来的憧憬。

后来徐良离家千里读大学,在北上广漂泊,每次回老家,总会喝一碗米线以解乡愁。九八年底,家从黄河新村搬到东三环外的民富园,徐良喝米线的地点也变成了民富园路口往南几十米的红旭米线。

等徐良起床洗漱完毕,已经是下午了,他不喜欢扎堆,中午米线店需要排队,却充斥着附近学校的中学生,太闹腾,不如下午闲逛过去,慢悠悠地享用,顺路再买一包烙馍当晚饭。

红旭米线店充当的是东苑中学第二食堂的作用,学校周边遍布文具店、眼镜店和小吃店,且常年门头不变,说明都是长期经营的老商户,不像徐良在上海家门口的商业街那样隔三差五就重新装修,换来换去最终全都变成了房屋中介。

此刻店里没有其他顾客,老板娘坐在柜台后面打毛衣,挂在墙上的电视机里放着综艺节目,徐良点一碗牛肉米线,老板娘放下毛衣,动作娴熟的开始操作。

徐良背对着门坐着,听到门帘掀起的动静,未见人,先嗅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回头,竟然是Q5女人,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徐良悄悄把座位朝向调整了一下。

女人显然是常客,进门就喊大姐给我来一碗米线,大乎儿的辣椒。

大姐笑答:自已舀,吃多少舀多少。

女人坐在另一张桌子旁,和徐良斜对脸,今天丸子头变成了披肩发,围着厚厚的围巾,她将LV包包放在椅子上,掰开一次性筷子,仔细的刮着木屑。

徐良想说点什么,又无从开口,他本就是社恐的人,再说总不能对别人说我梦里有你吧,那简直就是骚扰了。

米线烫好了,一大碗摆在面前,鲜红的的榨菜,深褐的是肉酱,碧绿的是蒜苗香菜,雪白的是米线,桌上有饮料瓶装的香醋,有自家炸的辣椒酱,红亮亮的勾人食欲。

女人落落大方走上前来,抓住了徐良桌上的醋瓶子:“借用一下。”

“拿去用,我不放醋。”徐良说。

两人各自低头喝米线,墙上的电视机传来播音员的声音:“中央气象台预计,从明天开始,新一股冷空气将来袭,这也将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的冷空气……”

小时候每到寒冬腊月,院子里的水龙头总会冻结,需要烧热开水往上浇才能化冻。徐良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年,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光。

“大姐,明天得给孩子加毛裤了。”女人说,得到回应后又转向徐良:“师傅,你穿的也不多啊,不冷么?”

“还行。”徐良有点束手束脚,他有心想继续话题,畅聊一下,但是转念一想又何必呢,女人背LV,开Q5,就算单身,和落魄的自已也没有可发展的空间,与其浪费精力,不如做个缩头乌龟,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

“师傅,门口的车是你的不?”女人很健谈,思维跳跃也很大,迅速转换了话题,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也不气馁,直接甩出必杀技:“有需要车险可以了解一下,这是我的名片。”

原来是个做保险的,徐良释然,他还寻思人家为啥对自已情有独钟呢,答案在这儿等着呢。

“加个微信呗。”女人得寸进尺,徐良顺水推舟,这些做保险的推销员无孔不入,总是这样热情似火,路上遇到陌生人都能聊半天,这都属于基本操作。

女人的微信名叫“AAA平安保险韩霓”,头像是标准的职业照,穿着职业装抱着膀子昂首挺胸,朋友圈也没什么私人内容,全都是保险相关内容。

徐良很快喝完了米线,放下碗,扫码付款,向韩霓点头道别:“走了。”

韩霓碗里一片红艳艳全是辣椒,她客气回应:“慢点~”

走出红旭米线店,徐良没看到昨晚的奥迪Q5,路边一黑一白,黑的帕萨特,白的宝马三系,大概韩霓以为帕萨特是自已的座驾吧。

回去的路上,徐良买了一包烙馍,卖烙馍的大姨慈眉善目,小板凳上放着保温的泡沫箱,装着上午刚烙出的烙馍,两块五一包,比在烧烤摊上点烙馍便宜多了。

徐良心中顶级的美食,就是烙馍卷羊肉串。

想什么来什么,这不就接到老同学钟科长的电话,约他晚饭出来尅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