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书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有些看过我的书的读者说:“小巫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片面。在我看来,学习并非不重要,而是我们很多时候误解了孩子的学习,在评判儿童认知方面也使用了不恰当的衡量标准。如果有读者朋友觉得我不“重视”学习,那是因为我不支持给孩子灌输书本知识,让孩子把生命的能量损耗在获取某些技能方面。我一向坚信,一个安全感牢固、自信心坚定、自我意识强大、生活体验丰富的孩子,不会被书本知识难倒。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基本生存得到保障之后,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孩子就像外星人来到地球一样,他什么都没见过,如果不刻苦学习弄明白这个世界怎么回事儿,他就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存活。因此,我们总是说,孩子的每一动都是在学习。尤其生命头几年,儿童生活在他的行动当中,行动和思维不可分割。孩子活动的时候,说明他的大脑在积极运转;孩子什么都不做的时候,说明他的大脑也放慢了脚步。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的就是,对于人类儿童来说,认知并不意味着坐在屋子里念书,而是不安分地到处探索、攀爬、触摸,等等。简单地说,儿童认知的模式就是亲身体验,就是一个词:玩耍。

玩耍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直接表达。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玩耍,鼓励他们,给他们玩耍的自由。

这个时候,你爬了进来,好奇地打量着地板上的插头,抓起来,把玩着。准备转身去上班的我转回身来,坐在你的旁边,安静地观察着你。你举起插头,用它去触碰着墙上的插座,一遍一遍地尝试着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你是那样地专注,我知道你在working,在学习,在探索,我不去打搅你,只是静静地看着你,让你慢慢来。半个小时过去了,如果你要继续,我会用更多迟到的时间,来换取保护你不受任何打扰探索世界的时间。……走出门外,几片薄薄的乌云中透着亮光,眼前的一切都似被着重地强调了轮廓,显得格外清晰。空气是那么地透彻,我最喜欢的阴晴天来了。一阵秋风吹来,让人感到格外的清爽。毫不犹豫地挎上背包,这样的天气当然不能选择开车,边走路边戴上耳机,传来了清脆动听的吉他声,看着远处天空中飞着的一只变得很小却很清晰的风筝,这一刻,我感到很快乐。(子晏爸爸的日记)

如果你看完这一段,第一时间的感慨是“插头!怎么能让孩子玩儿这么危险的东西”或者“难道你提倡让我们都迟到吗?扣除的奖金你给我发”云云,此刻;我请你放下书,深呼吸,而后再看一遍。

这一章节大部分文字都在讲年龄段很小的孩子,大孩子的父母可能觉得不耐烦,没有用。我的体验是,即便我自己的孩子已经大了,却仍不敢轻易放过论述小孩子的文字,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帮助我以再次更新的目光去看我的大孩子。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并非局限于上学考试取得成绩那几年。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们需要具备远见,要看长期的成效。我们要着眼于孩子的后劲儿,而不是急功近利,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贪玩是儿童天性

隆冬雪后的一天,户外阳光明媚,我带着女儿和另外一位小姑娘艳丽到楼下院子里玩儿。她俩分别拿了一只小铲和小耙子,找到一栋楼后一片小树林,开始挖地上的积雪。我建议她俩把铲下来的雪块放在楼台上,让太阳施展“魔法”,把雪块和冰块变成水。她俩兴奋地赛着挖,看谁挖出来的雪块大,一块一块地摆放在楼台上,看着它们从固体变成液体,滴滴答答地往地上滴水。看了一会儿,两人又讨论了一下太阳好不好,我们能否靠近,挨得太近了我们是不是也化了。

那个位置恰巧挨着楼顶排水管出口处,地上结了一些冰,也积了一些水。她俩发现这个宝地之后,又开始忙碌地剁冰、铲水、挖土。我女儿嫌自己的耙子盛不上水,跟艳丽交换她的铲子;艳丽发明了耙子盛水的办法,示范给我女儿看。两个三四岁的小姑娘专心致志地玩儿了一个多小时,满头满脸满身的泥点儿,最后心满意足地离开树林,到游乐场荡秋千去了。

如果换了其他的一些家长,他们可能不会“纵容”这两个孩子这么玩儿。因为在这些成年人眼里,这样玩儿让孩子手脏了、衣服湿了脏了、手冷了、身上也冷了,还可能冻病了。他们也许根本不允许孩子在冰天雪地里停留,而是最好呆在温暖的家里,跟着他们念书认字、背诵诗词。

事实上,这样玩儿,有助于孩子认知雪和冰的模样、质地和手感,观察冰雪融化的过程,体会太阳的温度与冰雪之间的关系,了解泥土在冬天的触觉,通过一系列踩、踏、剁、挖、铲、盛、搬运的动作,锻炼她们的协调性,开发她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那种安静的学习来说,这种又脏又乱的活动才是适合儿童年龄段的学习。

玩耍,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一件特殊礼物。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体尚没有说话、走路、自理的本事,大脑却已经具备了归纳、提炼、认知的能力。这种天生的智慧,需要与自由的玩耍相结合,宝宝才能按部就班地健康成长。

在成年人看来,让儿童自由地玩耍,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会弄脏了身体和衣服,会弄乱了家里的摆设,有时会搞得灰头土脸,有时又弄得全身湿透,甚至有时会出危险。

让宝宝自由玩耍,对成年人来说的确比较麻烦,既需要我们事后勤奋地收拾和洗刷,又需要我们巧妙地引导和保护。我们多费心不怕麻烦,换来的是宝宝身心健康的发育和成长。如果我们怕麻烦,将宝宝的玩耍视为调皮捣蛋,阻止宝宝的玩耍,我们则阻止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妨碍了他们智力的进展,拖累了他们成长成熟的脚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对身体的探索是最基本的智力开发

都说让宝宝自由探索是好事,探索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说探索开发宝宝的智力,我怎么才能知道他智力哪方面得到了开发呢?

小宝宝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在生命开初的几个月,婴儿探索最多的,是自己的身体,因为对于一个新生儿来说,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和反应都是前所未有、新鲜未知的。从呼吸、*、吞咽、咳嗽、打喷嚏,到饥饿、困倦,乃至大小便,许许多多我们成年人习以为常、难以觉察的感觉,对小婴儿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经历。

这种对身体的探索,会贯穿整个身体发育阶段,而有意识的探索则集中发生在头两三年。你会看到小宝宝津津有味地吃手指头、不屈不挠地扳着脚丫子伸进嘴里、饶有兴致地玩弄自己的手,甚至在纸尿裤里排泄的时候他们会停止手头的工作,聚精会神而又露出不解的神情。

在婴儿期,小宝宝的探索对象还包括他环境中的一些物品,尤其是那些对他有所回应的物品。实际上,他最喜欢探索的,是对他进行积极响应的——人!而在生命初始,对他响应最积极的,就是妈妈和爸爸。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当父母的在儿童探索中的角色,因为我们也是他们的探索对象,而且是最重要的对象。

为什么说人是儿童探索活动中最重要的对象呢?因为探索活动首先开发的,是小宝宝的情绪,在开发情绪的基础之上,探索活动开发他们的智力。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们的情绪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可以这样说,情绪将宝宝构建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将宝宝形成一个社会性的人。身体反应、情绪感受在先,认知能力和智力活动的开发随之而来。身体接受的信号激发感觉和情绪,这些感觉和情绪继而激活认知功能,让宝宝觉察和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并试图诠释、归类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总结出前因后果,还有把握和左右引发这种情绪的环境。因此,探索—感受—情绪—认知—尝试(再探索),形成一个延绵不断的循环,在这种循环中,宝宝逐渐长大。

在最初始的几个月,宝宝逐渐将身体的感受、父母的回应,与情绪挂上钩:欢乐意味着温暖、乳汁、拥抱和轻柔的哼唱声;与之相反,难过意味着饥饿、寒冷、困倦、过强的刺激,还有自己的呼唤得不到及时的响应。父母跟宝宝的交流,让宝宝积累起情绪感受的数据库,并简单地分类成好和坏两种。

接下来,宝宝进行的重要探索活动,就是识别他人的情绪,并根据这些识别来调整自己进一步的探索行为。比如,他把一个东西使劲儿扔到地上,妈妈惊叫一声,批评宝宝,捡起来告诉宝宝不许再扔。宝宝听不懂妈妈说了些什么,但是妈妈的激烈反应却让他感到十分有趣,于是他再次把东西扔到地上,并且饶有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