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宋遗事宋江36人有排名吗 > 第31部分(第1页)

第31部分(第1页)

“他们在外面多年,又赤胆忠心,怎么会没有话说呢?陛下干吗不抽空在便殿约他们单独谈谈,总没有坏处的。从来遇到大事,皇上单独召见两府大臣——哪怕是个别人垂询,都很常见。祖宗以来,也常这么做。陛下该不会有什么顾虑吧?”

皇上未置可否,却突然说道:“你知道吗?朕不好名。”

这是哪儿跟哪儿呵?欧阳修蒙了,踌躇着问道:“陛下是说不好虚名?”

“帝王邀名,总是不好。朕一向很不以为然。”

欧阳修不好贸然发话,一面迅速调整思路,尽可能靠近皇上,一面谨慎地选择着措辞:“皇上圣明。虚名当然不可务。不过呢,真名是由实事而生的。古人说实至名归,就是这个意思。古往今来的英明圣主,那名字也不是浪得的。”

欧阳修瞥见仁宗极为专注,知道这个话题或许是他心中的一个死结,索性放开去说了:“所以呢,虚名虽不可好,实名却不妨一求。尧、舜及夏禹、商汤、周文王等三代君主,都不是好名的人,可英名圣德却如日月经天,世代称颂,谁也没法儿遮掩抹杀。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有万古不灭的丰功伟绩。假如他们也谦默自守,毫无作为,那名声自然也就隐而不显,要与他们的晏驾,一起灰飞烟灭了;就是有谁想要虚名,也没法儿要。当今天下,国弱民穷,危机四伏,狂徒造反于内,夷狄交侵于外,实在已经内外交困。而王侯将相,大多文恬武嬉,因循守旧,根本不思进取。除了仰仗皇上睿智独运,大智大勇,带领一批仁人志士大刀阔斧地改革朝政,兴利除弊,国家社稷怕真要万劫不复了!这样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陛下怎么能为了避免邀名之嫌而放弃江山社稷?果真如此,我怕子孙后代会说陛下矫情失职,而陛下似乎也无可辩白!”欧阳修说到激动处早已声泪俱下,也顾不到措辞及皇上能否接受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宋遗事 第十一回(4)

“皇上果真要有所作为,一新朝政,即如尧、舜及三代之君,就会名贯日月,想避名也避不了。陛下奋乾纲,明听断,就会有英睿之名;行威令,振奸宄,则有神武之名;斥奢侈,变风俗,有崇俭之名;澄冗滥,轻聚敛,有广爱之名;喜直亮,恶谀媚,有纳谏之名;务咨询,畅壅阻,有勤政之名;责功实,抑侥幸,有求治之名;圣贤之道称名教,忠宜之训曰名节,倡导张扬,则有教化之名。”人在激动的时候往往会有超常能量,真是一点不假。否则,欧阳修一口气怎么能亮出那么多光环?静下来,他自己或许也会惊奇吧!

仁宗果然有些目眩神迷了,凝着的眉头渐渐开朗起来:“朕意已决,且等传诏吧。”

究竟传什么诏虽没明说,从语气、表情也可以猜个###不离十,欧阳修欢天喜地地走了。

隔天就下了诏书,升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他的枢密副使的缺,则由资政殿学士兼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富弼升任。怪的是,他们两个都坚辞不受。

范仲淹说:“执政官怎么能因为谏官而升任,这职我不能任。”硬是纳还了诰命。

参知政事只比丞相低一级,不啻就是副丞相,由几个谏官举荐,似乎的确不大合适。但这几个人除了因为公事与他有些瓜葛,并没有格外的私交。欧阳修举荐最力,他与范仲淹也同样没有个人利害。范仲淹贬到饶州,欧阳修不是因为为他说话,也倒了霉吗?后来范仲淹安抚陕西,写信要聘他为书记官执掌文字,既是仰慕他写得一手好文章,无疑也有报他援手之恩的意思。欧阳修却不领情,说:“我替范大人说话,全是公事公办。与范大人一道受贬可以,再要与他一道高升,公也变成私了,万万不可!”明里则给范仲淹回了封信,说主持文书事宜,需要四六文字当行,而自己恰恰疏于此道,长于四六文字的人比比皆是,还是另请高明吧。信里还顺便建议他超拔孤寒,使屈沉下僚的才智之士能为国家一展身手,不亢不卑。范仲淹也没往深里想,还认为他恃才自许,不愿屈就,也就罢了。

既无私交,范仲淹坚辞不受,就纯粹是因为名分了。

至于富弼一再辞命,主要还是那一块无法解脱的心病,怕人说他是因为出使契丹受到升赏,那可是有人要他纳命的!与其因为升赏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不如韬光养晦,稳当一点好。

可这一次朝廷却铁了心,想辞还真辞不掉。

元昊派来和谈的使臣辞别回西夏,仁宗要在紫宸殿接见,大臣们先得排班等候。范仲淹与富弼仍旧只排老班,不入新位。

仁宗指着他们两个说道:“擢用你们二位,都是朕的意思,既与谏官举荐无关,也不因为出使契丹,你们不要再推三阻四了。今儿你们不进枢密、参知政事的班次,朕也就陪你们站这儿了。”

他不只是说说,真在金龙宝座前站着不动了。到这个份儿上,范仲淹、富弼只能磕头谢恩,接受任命了。晏殊因为避亲,请辞去同平章事、枢密使,皇上也没同意。

几个谏官,很快也得到了回报,王素赐了三品官服,余靖、欧阳修、蔡襄则都赐了五品。皇上还特意当面夸奖他们:“你们都是朕亲自挑选的谏官。一向遇事敢直言不讳,所以特别嘉奖。你们要再接再厉,不辜负朕的希望才好呵!”

四个谏官,当然只有感激涕零了。

有一个人,就是石介,原本也可以得到一份赏赐,可惜福薄,到底没能得到。

四个谏官,一门心思举荐石介也吃这一碗饭,连宰相都通过了,无奈范仲淹死活不同意。他的理由也很实在:“石介这个人刚正无私,天下闻名,这是不错的。但他性格怪僻,喜欢标新立异,做什么都合适,就是不适合做谏官。他要做了谏官,一定会让皇上做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皇上要是不做,他就会叩头流血,扯衣服折门槛,无所不为。皇上虽富有春秋,从来没有什么失德的事情,朝廷政治,也有各位大人举措,不会有大纰漏。要是叫石介做了谏官,难免无事。那时大家尴尬,怎么办才好?”

一席话说得大家面面相觑,是呵,谁爱没事找事,找个甩不掉、丢不开的麻烦来纠缠!石介的谏官就这样吹了。当不了谏官,谏官的赏赐自然也就得不着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大宋遗事 第十二回(1)

天章阁笔砚待重臣

风雨夜疾草十事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